B超探头需不需要消毒?又一起感染爆发事件
谁说B超感控不重要?这不造成院感暴发了!原创 2018-04-23 董宏亮 感控plus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董宏亮
编辑:左岸
导读
一般来说大家总觉得医院感染暴发主要集中发生在ICU、神经外科等科室,对于功能科室如B超室不会造成所谓的医院感染暴发,因为大家一般都觉得做B超接触的是患者完整的皮肤,就像测血压一样,没必要对袖带进行消毒,而且超声探头多金贵,消毒液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肯定会对探头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即便是感控要求对超声探头必需进行清洁消毒,在现实工作中也是很难做到的。
诚然,B超室等功能科室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较少,概率较低,但概率低不表示不发生,就像一次驾车不系安全带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很低,但是我们还是会系上安全带,这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促成是诸多的车祸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其实医院感染暴发也是一样的道理,所有的措施就像要由系安全带一样。
今天分享一篇国外文献报道,由于B超凝胶污染造成14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14位患者先后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脉冲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患者感染病原体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5%以上,基本属于同种同源情况。
该暴发事件发生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一家超过1000张床位的大型医院,在该院的三个ICU自2016年1月8日至6月15日,发生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这起暴发事件是由于B超使用的耦合剂污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造成的,14位患者均使用超声引导中心静脉插管,而在后续的调查中在耦合剂中也培养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作者分析认为很有可能是耦合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污染而造成的。
感染患者者情况
同源性分析
污染的医疗用品无疑会将患者置于高度感染风险之中,特别是涉及无菌操作如插管等侵袭性操作使用到的医疗物品。我们一般无法确定每一个物品都绝对安全,但我们必需保证操作者每一个步骤都是依规定而执行。看似繁琐的院感要求也实属无奈,执行者习惯就好,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对于医院感染暴发,国内医疗机构都是讳莫如深,鲜有学者能够主动报道和研究这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我们听到的医院暴发都是经媒体报道造成患者死亡等的恶性事件,这使国内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是院感科对临床的各种要求,降低感染,一方面却是极低的院内感染率,低风险事件当然没人关注和关心,因此希望大家客观看待医院交叉感染事件,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努力提升医疗品质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讳莫如深,对负性事件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其实是对这个行业最大的伤害,我们不要金玉其表!
B超探头如何消毒,参考以下文章:
干货丨欧洲放射学会超声工作组超声波感染预防和控制
话题丨超声探头应该怎么消毒?
再谈超声探头清洗消毒流程
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丨超声探头的清洁消毒指南
再谈超声探头清洗消毒流程
参考文献
Abdelfattah R, Aljumaah S, Alqahtani A, et al. Outbreak of Burkholderia cepacia bacteraemia in a tertiary care centre due to contaminated ultrasound probe ge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98 (2018) 289e294.
点击“阅读原文”搜索更多感控资讯
阅读原文阅读 1102636 投诉
留言 B超室等功能科室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较少,概率较低,但概率低不表示不发生!赞同,同样应该重视! 赞同,同样应该重视!
是的,概率低不等于不发生,但是领导和科室都感觉有消毒功能的耦合剂成本太高,把警示资料下发。 越是小概率事件越容易忽视,医院感染暴发要么0要么1,更需要关注这些易忽视的部分 已转发超声科主任进行学习,谢谢分享! 其实国内并不是没有因超声检查引起的感染事件,只是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意识太薄弱了,也就忽视了 尽管目前国内通过公布的经证实的超声感染传播案例有限,但是不应自满,因为真实的感染发病率是未知的,概率低并不代表不发生,就像系安全带一样养成习惯,医院的感染措施其实就是系安全带。防患以未然{:1_1:} 各医疗机构在看到该文后应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如果科室不重视探头消毒,下次类似事件就可能发生在你的身边{:1_1:} 概率小往往容易忽视,但问题发生就可能是暴发性的。 使用不消毒的探头给患者进行检查,若是发生院感事件,下个被撸的会。。。。。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院感无小事,应防微杜渐。感谢版主的分享,谢谢。 {:1_17:} 探头消毒事关民众健康,希望各级医院院感部门、B超科室能按标执行。 希望得到重视,{:1_1:} 耦合剂自身带菌不容小觑,使用不消毒的探头带菌检查引起交叉感染不容轻视。 国家卫计委对B超检查中的感染控制要求:
1、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
2、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持。
3、根据医用探头被污染和传播污染导致的风险程度,将探头分为低度风险、中度风险及高度风险三类。针对不同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清洁、消毒方式。
{:1_1:} 人们在关注各级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过程中,B超探头消毒的规范要求,以及存在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风险确鲜为人知。超声检查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主要存在于超声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消毒处理。因超声探头频繁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直接与病人接触,带菌量较多,种类繁杂,超声探头微生物污染是导致医院内感染一个潜在的严重危险因素。
在探头是否消毒这一方面,我们做检查从没注意过!感谢分享!学习了。{:1_1:} 医用超声诊疗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易操作、低成本、无电离、无创或低创的诊疗手段,其核心部件就是超声探头。在操作过程中超声探头和耦合剂可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和粘膜,在急诊或者其它诊疗中甚至可接触患者的开放性伤口。超声探头存在院内感染传播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腹部超声探头常见的细菌定植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严重,铜绿假单细胞、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检出。潮湿的毛发部位的超声探头(腋窝、腹股沟等)污染更严重。
阴道超声探头存在病毒污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特别是体内超声探头可接触到患者的粘膜和体液,应该达到高水平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