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和消毒,哪个为先?
本帖最后由 ﹏☆.静雨轩 于 2016-10-26 08:50 编辑我们院感人会经常在规范中看到清洁和消毒两个词?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一下大家:
这两个词的顺序是应该:
1、先清洁,后消毒呢?
2、还是先消毒后清洁呢?
就从空气、物表、手、医疗器械、洁具这几个来分析一下顺序,大家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作,到最后我来汇总。
我先从空气来分析一下:
对于空气来说应该是先消毒后清洁。
为什么呢?
不论是紫外线还是化学方法消毒,都是先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还要有一个通风。所以对空气来说,我认为是先消毒后清洁。
如果不正确,大家可以指证。
这个问题,不是让大家去做选择题,而是问答题:哪些情况下是先清洁消毒?哪些情况下先消毒后清洁?大家可以分别从空气、物表、手、医疗器械、洁具这几个方面列举。
我希望大家具体,而不是“严重污染”“或者规定就是这样”这些模糊的词,要明确哪些是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工作是临床去落实,尽量的去具体,有具体的界定标准。比如10ml就是界定大量和少量血液体液污染的一个标准。
比如规范中的“终末消毒”,规范上没有规定消毒的顺序,是先空气消毒,还是先物表、地面消毒?还是都可以?要给临床一个明确的答案。
于己及人,以消毒…清洁…消毒…清洁为最好,第一步消毒,为尽量保护第二步清洁工作者而设;第三步消毒,弥补第一步可能出现之不足;最后清洁,尽量去除消毒物之残留。谢谢! 物表、医疗器械根据污染的程度,污染程度轻,一般是先清洗再消毒:被污染严重的话,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 清洁、消毒先做那一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待处理物品或表面的污染情况而定。
如果是一般的表面收到一般微生物的污染,还是应该先清洁、后消毒,再去残留。
如果是高致病性微生物或不明原因感染的污染,则应该先消毒,在按照上述流程(清洁、消毒、去残留)处理。
不论怎样,清洁、消毒过程中的职业防护都不能忽视。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6-10-26 07:35
清洁、消毒先做那一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待处理物品或表面的污染情况而定。
如果是一般的表面收到一 ...
所以我让大家一起来把它确定一下。你可以选择物表来明确回答:什么情况下先消毒后清洁?什么情况下先清洁后消毒? 二进制 发表于 2016-10-26 06:13
于己及人,以消毒…清洁…消毒…清洁为最好,第一步消毒,为尽量保护第二步清洁工作者而设;第三步消毒,弥 ...
是很好,但是临床能否落实下去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能一概而论吧,还是得看具体情况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6-10-26 07:35
清洁、消毒先做那一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待处理物品或表面的污染情况而定。
如果是一般的表面收到一 ...
赞同老师的观点!个人还是主张常规下,首先应先强调清洁,然后在清洁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消毒或灭菌的质量。清洁是一切消毒和灭菌的基础,这几年国内外各界对清洁都越来越强调和重视。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6-10-26 07:35
清洁、消毒先做那一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待处理物品或表面的污染情况而定。
如果是一般的表面收到一 ...
你是认为一般正常流程是先清洁后消毒再清洁。对吧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6-10-26 07:35
清洁、消毒先做那一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待处理物品或表面的污染情况而定。
如果是一般的表面收到一 ...
非常赞同!看情况而异,采取不同的对策。 赞成:蓝雪0816 老师的观点,规范就是怎么要求。 ﹏☆.静雨轩 发表于 2016-10-26 08:11
你是认为一般正常流程是先清洁后消毒再清洁。对吧
个人赞同这样的观点:一般情况下,是先清洁后消毒再清洁。 我赞同“蓝雪0816 ”版主的主意见,谢谢!学习了。 规范只能够从普遍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细致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chenqiong 发表于 2016-10-26 08:17
赞成:蓝雪0816 老师的观点,规范就是怎么要求。
你如果仔细看规范的话,就是先清洁再消毒或者清洁、消毒。 清洁、消毒先做那一步,不能一概而论。如感染病人手术器械是先消毒,再清洁,再灭菌。 同意蓝雪老师的看法,最主要的是落实。 ﹏☆.静雨轩 发表于 2016-10-26 07:59
所以我让大家一起来把它确定一下。你可以选择物表来明确回答:什么情况下先消毒后清洁?什么情况下先清洁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HIV、SARS-CoV、结核、鼠疫杆菌、炭疽、霍乱、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汉坦病毒、天花以及各种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这些患者的病室,不论物品还是表面,均应按照消毒-清洁-消毒-去残留的流程进行清洁消毒工作。 朱迪 发表于 2016-10-26 08:30
规范只能够从普遍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细致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规范这样定没有问题,但是落实的时候就要分先后了,我的目的就是哪些情况在前,哪些情况在后,这样对临床才真正的有指导作用。
比如规范中的“终末消毒”,规范上没有规定消毒物表的顺序,是先空气消毒,还是先物表、地面消毒?还是都可以? 北大人民曹煜隆 发表于 2016-10-26 08:08
不能一概而论吧,还是得看具体情况
我的问题不是让大家去做选择题,而是列举什么情况下需要先清洁消毒。什么情况下先消毒后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