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379
- 最近打卡:2025-08-07 08:27:27
|
回复 #21 hxwsw 的帖子
这例病人是个男性77岁的糖尿病病人,6月13日因自刎后送来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大约5个小时,医生给予全麻下作缝合伤口及气管切开,术后即送ICU监护,预防用药予以头孢西丁(应该说是覆盖了厌氧菌),14~17日用头孢曲松,14日送的痰培养17日报告示铜绿,药敏只有舒普深为S,于是17日改为舒普深,19日起病人出现发热,肺部有湿罗音,诊断为院内肺部感染,加用莫西沙星针。后曾多次送痰培养,均为铜绿,2次血培养,1次是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可能是污染),1次阴性。
俺和临床达成共识,认为标本要送,药敏要看,但第一怎样正确地送标本,检出的铜绿很可能是定植菌(ICU的常见菌)而非感染但它占优势,第二要结合临床,比如这样的病人很可能在术前已有血液的误吸,因此必有厌氧菌,治疗时不仅仅看铜绿,还有可能存在其它未报告的细菌的感染,治疗上应覆盖。
遇到这样的病例,临床医生送样后与细菌室沟通,请他们先作涂片,看看是否有阳性菌存在;细菌室对于这种ICU籍的铜绿,若能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告诉他++的意义,临床医生就不会只是盲目地看药敏了,或走向不相信药敏的极端。
作涂片可能ICU和呼吸科的医生比较重视,外科医生有送标本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检验与临床的差距让人怀疑,俺想这是需要院感去促进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