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611|回复: 16

使用中消毒剂染菌量的监测,直接涂抹法可行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根据2012版《消毒技术规范》--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消毒液的监测—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的测定:
   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   
   目前我院微生物室一直采用监测方法:直接涂抹法。阳性率一直特别底。
请教:无菌吸管直接采样后送检,微生物室直接接种培养,这样对结果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微生物室负责人说这样就可以了,不过我一直很怀疑结果的科学性!需要充分的理由拿出来在院感委员会上讨论,来争取规范的监测方法,以得到准确科学的结果。
   谢过各位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菌吸管直接采样后送检,微生物室直接接种培养,这样结果肯定阳性率很低,中和剂都没有的。没有放中和剂结果可想而知,应该按照规范执行。不需要讨论的,否则就不应该称之为规范。严格遵守执行规范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否则规范应该由你们的检验科负责人书写了,不是吗?

点评

完全同意,既然有规范,就应该按照规范来做!  发表于 2012-6-10 09:2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竹老师说的对,严格按规范来做,否则是自欺欺人,一定要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也对我们的微生物室有点失望,根本不知道如何监测、如何得出检验结果、如何上报。难道除了仪器,人工操作就这么难么?人工报告就不会么?听某位专家说,国内真正的微生物专家,没有几个,十个手指头都可以数的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对检验结果不敢全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56
  • 最近打卡:2025-04-18 10:16:47
发表于 2012-6-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之下,我们的细菌室人员非常配合院感监测,而且方法都是按照规范来做的,很欣慰的,每一个标本都要认真的查看,有问题的还要继续培养查看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同意!下周院感管理委员会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重点讨论表决!
我有规范在手还怕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9 18:45
我现在也对我们的微生物室有点失望,根本不知道如何监测、如何得出检验结果、如何上报。难道除了仪器,人工 ...

有时急得我恨不得自己是全能的!!同感有木有??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妮妮无敌 发表于 2012-6-9 19:49
有时急得我恨不得自己是全能的!!同感有木有??呵呵

同感有木有??哼,有点不太懂,是同感么??、
院感需要技术至少一般水平的微生物室的配合,要不,开展工作很难,不知道如何检验,如何报告,如何判断,我们面对这样微生物室,真是无奈,恨自己不能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无菌吸管,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可以吧?不过不用中和剂应该不正确,建议按规范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院感委员会是否讨论,而是微生物室的执行力问题!技术原因?态度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不用中和剂,结果肯定是不正确的,完全无任何意义,首先方法就是错误的,怎么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定要及时纠正,把消毒技术规范拿给微生物室和检验科主任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确定这种做法肯定使结果不准确。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看法:第一、现在微生物实验室基本是机器化,手工操作越来越弱,尤其是对新入行的同志;第二、院感检测标本成本基本上不能和临床标本一样收费,有时收费了奖金也兑现不了,积极性受到打击;其三、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主要临床检验专业毕业,很少为公共卫生检验毕业生,对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专业知识还是缺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觉悟 发表于 2012-6-9 20:52
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不用中和剂,结果肯定是不正确的,完全无任何意义,首先方法就是错误的,怎么会得出正确 ...

哎,从一开展这项工作就已经提过多次了,并让院长及副院长签过字呢~~
希望这次院感管理委员会上能解决这个历史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天天上 发表于 2012-6-9 21:18
首先确定这种做法肯定使结果不准确。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看法:第一、现在微生物实验室基本是机器化,手工操 ...

您分析得很到位!
特别是第三点,这也是我一直比较理解他们工作中种种不规范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涂抹,取用的样本量肯定少于直接接种量,因此检验结果自然就不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同舟 发表于 2012-6-9 20:46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院感委员会是否讨论,而是微生物室的执行力问题!技术原因?态度原因?

感谢舟版的关注。
由于几次与微生物沟通都无效。
由于我院院感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是一把手,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再结合各委员的表决形成硬性意见,微生物必须来执行了。
我们医院微生物很不给力,不但技术有待提高(临床科室经常投诉报告有误),态度也不好,只好采取这个办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