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圈子
Group
问答中心
活动商城
@资料库
@VIP专区
#全民话题
AI文库
AI聊天
活动中心
积分商城
积分捐助
课件库
法规库
视频库
工具箱
新媒体联盟
专家笔记区
专题见稿区
专题专栏区
活动中心
积分商城
感控书城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5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音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自编书库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控资料库
›
规范标准行政文件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海内知己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火..
[复制链接]
临海听涛
临海听涛
当前离线
积分
582
发表于 2008-7-2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太好了!: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慕容傍雪
慕容傍雪
当前离线
积分
646
发表于 2008-7-2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件,我们领导很重视,要求我们马上做出相应的感控措施。:cool :cool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期待分享措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子
泉子
当前离线
积分
2535
发表于 2008-7-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是首要一步,你们医院常规开展报告了吗?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婉若秋水
婉若秋水
当前离线
积分
16239
发表于 2008-7-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卫生部日前通知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通知指出,多重耐药菌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此,医疗机构应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包括: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详细内容>>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
本帖最后由 婉若秋水 于 2008-7-21 22:53 编辑
]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
当前离线
积分
7533
发表于 2008-7-2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暂时还未接到文件!先复制打印出来再说!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habjy
habjy
当前离线
积分
633
发表于 2008-7-2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下载了,多重耐药菌应该引起各单位高度重视,否则仅我们院内感染管理人员高呼是没有用的.我院在重点清科室都有如何控制多重耐药的措施,其内容也是下载的.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habjy
habjy
当前离线
积分
633
发表于 2008-7-2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其实我认为上级领导每次检查时应该看一看医院是否重视预防控制
评分
参与人数
1
文点
+1
收起
理由
星火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当前离线
积分
2774
发表于 2008-7-2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国家政策要求,工作好做多了!:) :) :) :)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8-7-2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重视了 仅此而已
1.有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文件,总比没有强。
2.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只说明卫生部重视此问题了,仅此而已。
3.细菌室的设备没有要求,没有硬性规定,此项工作如何开展?
4.对为数众多的县区级的二级医院的细菌室建设应特别重视,目前的耐药监测数据几乎都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是否适合县级医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iwang
lyiwang
当前离线
积分
345
发表于 2008-7-24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doc
(25 KB, 下载次数: 163)
2008-7-24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andra001
sandra001
当前离线
积分
736
发表于 2008-7-2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雨,及时雨!我刚要找这个文件,太谢谢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8-7-2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icchina 的帖子
细菌室的硬件建设没有标准,多重耐药菌检测难落实啊。
盼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您的实验室可能“要啥有啥”,而基层医院差距很大。
[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8-7-24 19:45 编辑
]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舟舟
舟舟
当前离线
积分
4828
发表于 2008-7-24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我想基层医院可能没那么快收到,传上来让大家先睹为快。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doc
(30 KB, 下载次数: 181)
2008-7-24 21:0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
幸福
当前离线
积分
10439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1467
最近打卡:2025-09-04 08:04:14
发表于 2008-7-2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舟舟 的帖子
谢谢舟舟老师,学习了!: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把手
三把手
当前离线
积分
1440
发表于 2008-7-27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为我们感控人员开展多重耐药菌检测提供了政策保障,这个通知出的正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禾女玉兔
禾女玉兔
当前离线
积分
4028
发表于 2008-7-2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1号在太原聆听胡教授的专题讨论后,我院在7月10号就下发了《加强多重耐药菌暨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控制》的通知,可以说与<<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不谋而合。: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缭绕
缭绕
当前离线
积分
16790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打卡总奖励:388
最近打卡:2025-09-10 14:06:21
发表于 2008-7-2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位高手的医院,制定了相应的细则?拿出来晾晾?: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桂花香
桂花香
当前离线
积分
6347
发表于 2008-7-2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了卫生部的文件,相关控制工作能进步。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3908
发表于 2008-7-2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gjs661 的帖子
把F版主发的贴转来,或许有帮组理解此文件?美国经验很不错:handshake
美国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策略和措施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杨景勋
一、 细菌如何出现耐药
细菌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饮水、食物、土壤、植物、动物、粪便和人体中。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无害,而且有些细菌非常有用,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但许多致病菌能够引起严重感染。
60年前,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面市后,抗菌药物曾被誉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但是近年来,多种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一些原来用抗菌药物能治好的感染,现在变成难治的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说,世界上重大感染,实际上都变得对选用的抗菌药物耐药。
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通过突变。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这类变化让细菌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耐药菌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它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
二、 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复杂性
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医疗上滥用抗菌药物;畜牧业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或用抗菌药物促进生长;食用植物、农作物喷洒抗菌药物治病、杀虫等等。都能令细菌产生耐药。这些肉兽、肉禽经过屠宰、加工和包装等程序,成为商品。蔬菜、果品及一些农产品,经过一定加工程序也进入市场。它们进入家庭后,有的经过烹饪,供人食用。有的经过洗涤、消毒,供人食用。但是,难免有残留耐药微生物存在。通过这种过程,可把肉禽、食用植物、果品或农产品携带的耐药微生物,传播到人。但出现感染再用同种抗菌药物治疗时,则出现耐药。况且,生禽肉、生畜肉、生鱼、尚未洗涤消毒的蔬菜、果品、农产品难免与其它食品接触,通过交叉污染传播耐药菌。
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遏制抗菌药物耐药必然要从医疗卫生、医药工业、农业生产加工诸多行业着手。
三、 美国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两个目标
虽然避免细菌耐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要达到目标却比较简单,只有两个:
第一是维持现有药品和新药的有用性。亦即保持现有抗菌药物和新开发抗菌药物的疗效不减弱或不消失。特别要保持"最后手段抗菌药物的有用性,要保持剩下1-2种有效的抗生素。
第二是鼓励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简化、加速抗菌药物的审批程序。有微生物就有抗生素耐药。随着时间的转移,原来有效的抗菌药物,有朝一日可能变成不再有效。而且不能排除将出现对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的感染。因此,在遏制细菌耐药的同时,必须开发新抗菌药物,为应对这类感染准备新的武器。
四、 美国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些措施
1.FDA抗微生物药耐药特别工作组
1999年,在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的牵头下,由10个联邦局和部组成了一个处理抗微生物药耐药的特别工作组。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FDA和国立卫生研究生研究所共同主持。该工作组认为,美国有责任并有潜力从以下4个方面改进公共卫生:
(1)迅速而有效地应对来自耐药的威胁;
(2)简化并鼓励开发及妥善使用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产品;
(3)帮助提高消费者和卫生工作者可获得的、有关抗生素耐药和妥当使用原则等信息的质与量,方便产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并延长产品的寿命;
(4)重视并协调FDA解决抗生素耐药所需要的科学研究。
工作组还制订了一份行动计划于2001年公布计划,名位防止微生物药耐药公共卫生行动计划。此计划的成功将取决于许多实体的合作,例如:州和地方的各个卫生局、各个大学、专业学会、制药公司、卫生保健人员、农业生产厂、和公共的合作。
2.维持抗菌药物的有用性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有效,但对病毒感染无效。美国存在着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的问题,如感冒、流感、喉痛、咳嗽、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但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不少。据美国CDC的估计,如果这类病不用抗菌药物,美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能减低30%,而对病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医生和科学家们的事,也是公众的事。使他们懂得感冒、流感、喉痛、支气管炎等多半是病毒感染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类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使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机会增加。
为此FDA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起了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运动,对象是保健从业者和公众。FDA的疾病评价和研究中心也开展过全国性运动,向卫生保健人员强调慎用抗菌药物,并为他们提供发给病人的小册子。FDA也公布了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要求在抗菌药物说明书上,用明确的语言鼓励医生,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开抗菌药物处方。
3.鼓励抗菌药物的开发
美国FDA鼓励开发新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新类别和其他抗微生物药。FDA利用专利保护、审批程序等手段鼓励新抗菌药物的开发。例如:对治疗严重威胁生命感染的抗菌药物优先批准、从速批准。在简化审批程序方面,FDA也正在研究"如何加速审查程序,而不损伤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方面,"如何在临床研究中用质量取代数量"。
4.农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1)建立国家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系统(NARMS)
为了解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其威胁程度和耐药随时间转移的趋势等信息,美国于1996年成立了国家抗微生物药耐药监测系统。它是在FDA的兽药中心、美国农业部和疾病控制中心合作下成立的。开始的任务是监测17中抗微生物药对人、畜肠道细菌敏感性的变化。后来,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细菌分离株的数量和供应样品的部门都有扩大。
NARMS的项目分两部分:畜类组和人类组。人类组细菌分离株样品由美国17个洲及地方卫生部门提供,由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国家传染病中心检验。畜类组的肠道分离株的敏感性由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农业研究服务社的Russell研究中心检验。目前提供菌株样品的部门已经扩大。
每年的工作由CDC/NCID和USDA/ARS提供年度NARMS总结报告。另外,定期召开公众会议,报告NARMS监测结果,并为其它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提供讲台。
(2)畜、禽用药的管理
为了减少由于禽牧业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人用抗菌药物的耐药,FDA正在采取措施。主要是FDA的肉禽、肉禽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要达到的目标为:①保证肉禽使用抗菌药物,不干扰或不丧失人用抗菌药物的疗效。②为肉禽安全使用抗微生物药做准备,因为这类药是肉类生产和保证食品供应安全的有价值的工具。为此,FDA的兽药中心提出肉禽用药的管理办法。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起草指南,帮助厂家执行。
5.研究
科学家们和卫生工作者一般都同意,减少抗菌药物耐药的一种方法是,更小心地使用抗菌药物和监测耐药感染的爆发。但是了解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对设计有效的新药非常重要。FDA的毒理学研究中心正在研究能导致严重感染的、人肠道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另外,NCTR也在研究,肉禽、肉禽制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量及其对人肠道细菌的影响。这些信息帮助制定出一个评估人体中抗菌药物安全残留量的新方法,可能FDA采纳,用于评估肉畜、肉禽用药。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梦78
星梦78
当前离线
积分
5827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900
最近打卡:2025-09-08 15:10:21
发表于 2008-7-2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狐假虎威!可以拿来壮胆,说话语气更足!!!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输液管的连接头,算损伤性还是感染性废物?
它确实存在刺伤人体的风险,如何处理,成了感控部门非常纠结的管理点。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