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uxin

[原创] 你对丙型肝炎怎么看?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肝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指出,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低认知、低就诊、低治疗,是目前我国丙肝防治的特点。对这类尚无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实现普通公众早认知、高危人群早筛查、可疑患者早诊断、确诊患者早治疗,是成功防治的关键。
据介绍,目前我国约有丙肝病毒感染者1000万人,艾滋病病毒感染、静脉内注射毒品等高危人群感染率较高。2010年,我国报告丙肝病例数约为155万,比2003年增长近735倍。有研究显示,我国丙肝漏诊率为52%,明显高于乙肝及甲肝。
庄辉指出,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丙肝防治体系,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有12%的丙肝病毒感染者接受治疗,70%感染者未被诊断,18%诊断后未治疗。一项对京、沪300名流动人群的随机调查显示,61%的被访者不知道丙肝,76%对丙肝可治愈不了解,80%误认为可通过疫苗预防,95%未检测过丙肝。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日常生活交往不会传染。高危人群应积极参与丙肝筛查,如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肋部疼痛、低热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丙型肝炎抗原(HCV-CAg)测定的临床价值
1:丙型肝炎的危害性
丙型肝炎发病隐匿、预后差,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形成慢性感染的机
率很高,有相当高的比例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丙型肝炎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据流行病学统计,目前我国的丙肝感染率大约为1.5-3.2%,目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检出率仅为0.5-1.5%之间,目前的检测手段是否存在漏检是需要引起临床重视的问题。

2: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输血感染是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他途径还有通过母婴传播、血透和牙科等院内感染、性交(特别是同性恋)、吸毒、纹身美容,由于丙型肝炎的感染和传播途径与艾滋病高度相似,在医疗水平发达的西方国家,已将丙型肝炎和艾滋病列为同等重要的病种实行临床筛查和诊断防控。目前国际上建议应该常规进行HCV感染检查的人群,不仅包括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曾有过不洁注射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以前或将要接受血制品或器官移植者,还包括与明确暴露有关的人群,如医务工作者、急救中心人员、公共安全人员、在针刺和粘膜暴露后以及HC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
及时有效的阻断丙型肝炎的传播的重要前提是尽早和准确的检出丙肝病毒感染。

3:目前临床上筛查丙型肝炎的方法和不足
目前临床上筛查丙型肝炎普遍采用的是第三代抗-HCV检测试剂盒,与其他所有的抗体测定一样,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存在一段平均90天的窗口期,而处于窗口期的病人恰恰具有最高度的传染性;偶见“静默感染”,抗体缺失或低效价的病例,抗体不产生或第三代抗-HCV敏感度不够造成漏检;丙型肝炎病毒具有高度的可变异性,不同品牌的试剂之间由于包被的抗原片段存在差异,造成不同品牌的抗体试剂测定结果不一致;第三代抗-HCV测定的抗体类型是IgG,属既往感染指标,无法判定是否现症感染;所以,目前采用的抗体筛查还不能完全预防输血和手术中可能感染HCV。

4:丙型肝炎抗原(HCV-CAg)测定的临床价值
研究表明:HCV感染后,检测HCV-CAg呈阳性的时间比抗-HCV抗体呈阳性的时间平均提前45天,大大缩短了窗口期,很好的解决抗-HCV测定缺陷,减少漏检和假阴性结果,降低输血和手术后感染HCV风险。另外,相较目前开展的HCVRNA核酸检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易于操作,不存在污染问题,减少了假阳性。已有文献报道HCV抗原抗体联合筛查献血员可显著降低输血后HCV感染。
在目前我国丙型肝炎发病逐年增加,输血和手术后感染HCV群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倡导安全医疗、防控院内感染的今天,重视HCV术后感染,成为迫切之需。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在原有HCV抗体检测的基础上增加HCV-CAg的检测, 提高HCV感染筛查和诊断能力,让临床在防控HCV感染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杜绝由于输血和手术感染HCV的医疗纠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给了很详尽的解答,待我慢慢消化吸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一篇报道,美国的丙肝致死人数已超过艾滋病,对于丙肝的防控任重道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nysyyyg 发表于 2012-3-29 14:55
刚看了一篇报道,美国的丙肝致死人数已超过艾滋病,对于丙肝的防控任重道远啊!

丙肝全球性,中国也是一个高发区,治疗相对费用高时间长。重视程度在提高,好象医保能报销干扰素的费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丙肝比乙肝还厉害啦,要引起重视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的医源性感染事件中,多数是丙肝,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减少疾病的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对丙肝又有了进一步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乙肝目前还有疫苗可以预防,丙肝目前确还没有,患了病毒性肝炎而不好好控制的话,很容易造成肝硬化、肝癌,前段时间得知一个才30岁左右的病人,早前得了乙肝大三阳,结果现在体检出来是肝癌,发展太快了,所以一定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经常会看到各种原因造成的丙肝集体感染事件,丙肝的防控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从源头上控制。目前对丙肝还没有好的预防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gphgph 发表于 2012-4-2 14:43
在我们这里,理发工具已经成为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检查和罚款收效很小

有什么证据数据能够证明,理发工具传播了丙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家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ygdq702 发表于 2012-3-29 13:52
丙型肝炎抗原(HCV-CAg)测定的临床价值
1:丙型肝炎的危害性
丙型肝炎发病隐匿、预后差,是严重威胁人类 ...

目前丙肝的治疗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关于病原学治愈的循证依据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jinshuliu 发表于 2012-3-30 08:52
看到的医源性感染事件中,多数是丙肝,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减少疾病的传播。

国内近几年报道关于医源性感染丙肝案例很多,大家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发挥感控人的积极作用,将丙肝医源性感染机率降至最低!丙肝防控、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务人员发生丙肝职业暴露是最麻烦的,因为没有疫苗也没有阻断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很麻烦的。职业暴露很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ygdq702 发表于 2012-3-29 13:51
著名肝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指出,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低认知、低就诊、低治疗,是目前我 ...

丙肝的职业暴露也不容忽视,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识也不尽人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骄阳骑士 发表于 2012-4-10 10:26
丙肝的职业暴露也不容忽视,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识也不尽人意。

赞同您的看法。而这正是我们院感专职人员需要鼓与呼的事情。
您了解贵单位职业暴露防护知识KAP现状吗?准备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来改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这里,理发工具已经成为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检查和罚款收效很小


我也很想知道“有什么证据数据能够证明,理发工具传播了丙肝呢?”
如果有证可询,那可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容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