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6949|回复: 22

[动态] 国内大牌ICU专家,介绍预防ICU感染的方法,有理有据,我国感控人不能落后呀!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011.12.15,在北京参加由卫生部医管司组织的“医疗安全管理暨医院感染控制培训”会议。
猛然感到,国内大牌ICU专家,介绍预防ICU感染的方法,有理有据。
感慨,我国感控人需要加强学习,不能落后呀!


时间
内容/活动
发言人
主持人
开幕致辞与主题发言
09:00-09:20
卫生部领导讲话
医管司司长或副司长
梁铭会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
09:20-09:30
北京市卫生局领导讲话
主管医政副局长
09:30-10:00
现代技术领跑医院安全与感染管理
王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10:00-10:10
茶 歇
专题研讨1: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
10:10-10:40
发展中国家的病人伤害识别与评估
WHO Patient Safety
Coordinator
Itziar Larizgoitia
梁铭会
10:40-11:10
澳大利亚病人安全管理预警体系介绍
Clinical Excellence commission
Deputy CEO
Peter Kennedy
11:10-11:40
国内外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模式比较
孙纽云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
中心主任
11:40-13:30
午餐、休息
专题研讨2: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与感染控制
13:30-13:55
手术室安全标准化管理与感染控制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副院长
13:55-14:20
手术安全与规范围手术期用药
黎晓新
北京人民医院副院长

14:20-14:45
ICU医疗安全管理及感染预防控制
邱海波
东南大学附属医院
副院长
梁铭会
14:45-15:10
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防控策略研究
严静
浙江医院院长
15:10-15:35
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的预防与控制
安友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主任
15:35-15:45
茶 歇
专题研讨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5:45-16:05
探讨医院感控管理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邓建民
美国BD公司中华区
总经理
梁铭会
16:05-16:35
国家政策推进美国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历程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Worker Safety Center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Health System
Associate Director
Ms. Jane Perry
16:35-17:05
中国医院感染控制及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挑战与对策
胡必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科主任
17:05-17:35
北京地区医院感染监测及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现状分析
武迎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
会议总结及闭幕
17:35-17:50
会议总结
梁铭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cchina老师,“发展中国家的病人伤害识别与评估”、 “澳大利亚病人安全管理预警体系介绍”、“国内外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模式比较”这三个主题报告,能否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有培训课件供大家学习。最好不要用文点去购买,囊中羞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MAP鸡包纸 于 2011-12-17 21:56 编辑

我看了很多老师的ppt和境外老师的ppt,感觉国内老师的演讲还有一点可以去改进,现在讲究循证医学,引用的数据来源最好要标明文章出处,来源,未发表也可以标注未发表,而不是在ppt上大咧咧的写着,“据有关单位,据说、某某啥的”,虽然说国内数据可靠性不足,引用外国杂志文章数据观念,最好也是从发表或者演讲的习惯上来说最好有根有据,这样在能够得上一个合格的presentation。这点胡教授的课件可以凭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1-12-17 22:58 编辑

ICU是医院感染的重灾区,刚从一本国外专著中看到这样一句话:“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of a German teaching hospital, found S. aureus on 18.4% of nurses’ hands and on 36% of doctors’ hands. These data more likely reflect, however, a state of repeated contamination rather than true long-term carriage. ”可以这样说,如果做好了ICU院感的预防和控制,那我们的感控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当然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循证。如果我们感控人员每周能拿出一定的时间去ICU遵点,相信大家将会获取大量的循证数据,不怕写不出好文章。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1-12-22 2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牌专家推动ICU感控有利于国内的医院感染管理提升。特别是一些院长的参与ICU感控更加吸引医护人员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和预防。
虽然各大医院盖了大楼、添了高端设备、增加很多ICU,但是软件建设管理明显滞后。看病流程的繁琐,医疗保障和感控的力度缺乏,医疗水平的良莠不齐,医患纠纷缺乏感控预防保障,大环境预防理念的缺失,都给各种医院感染和纠纷等说法提供了隐患土壤。尤其ICU的医院感染的高危风险下,增加了医疗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不让去,很可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其实扣金币就行了,金币最能体现会员与论坛的互动,大家都明白参与论坛互动越多金币就越多。在一般会员中,难有体现智慧的论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题目,我脑中出现的关键词是专家、ICU、预防感染、有理有据,不能不又联想到“循证感控”!这些大牌专家开始是怎样接受预防感染这个理念的?其医院的感染管理人员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医院的ICU专家接受感控理念是什么程度,我们工作的方向有没有问题?我们有能力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感控理念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ICU的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风向标,如何预防和控制ICU的医院感染对医疗安全至关重要,ICU的专家在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方面阐述的观点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希望能分享到更多有关预防ICU感染的精彩文献。
如果这次医政司组织的培训也能在网上看到视频或者能分享到更详细的内容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ICU的主任理论知识没的说,她还要跟我谈一些关于他们科室院感、抗生素应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鹅城 于 2011-12-18 09:15 编辑

首先,我觉得能在国内ICU方面的培训中,看到有这么多的有关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内容应该是一种进步。
关于第二点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在国内的会议中,其实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使用循证医学进行交流的惯例。可以这样说,你要不是循证你都好不意思上台去讲的。
第三点就是,现阶段,其实ICU医生对于从这种场合得到的感控知识比从我们院感得到的感控知识的依从性要高。

点评

你已经做到了循证了。飘扬一下!另外,第三点是说院感专家的权威性不太高吧?  发表于 2011-12-19 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一个行政职能部门,也是一个专业技术部门。ICU专家提出感染预防方法有理有据,说明临床医生是在很好的做感控的事情,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一定是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但他们应该成为感染管理科专家团队的成员。感控人在与各路专家的学习交流中丰富知识、提升循证水平,整合资源、传播理念、统一和规范标准、有效监督,才是感染管理科的工作思路与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mickeypank 发表于 2011-12-17 21:06
icchina老师,“发展中国家的病人伤害识别与评估”、 “澳大利亚病人安全管理预警体系介绍”、“国内外医疗 ...

有难度呀。因为拿不得课件呢。

点评

要不每个讲题您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提炼一下精要?!  发表于 2011-12-19 22: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SMAP鸡包纸 发表于 2011-12-17 21:51
我看了很多老师的ppt和境外老师的ppt,感觉国内老师的演讲还有一点可以去改进,现在讲究循证医学,引用的数 ...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我做得很不足,但是近期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鹅城 发表于 2011-12-18 09:15
首先,我觉得能在国内ICU方面的培训中,看到有这么多的有关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内容应该是一种进步。
...

”在国内的会议中,其实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使用循证医学进行交流的惯例。“

这是趋势,很多学科领域都在改变中。
相信,中国感控人,不会落后的。会急起直追,会后来居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xuxin 发表于 2011-12-18 10:57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一个行政职能部门,也是一个专业技术部门。ICU专家提出感染预防方法有理有据,说明临床医生 ...

“感控人在与各路专家的学习交流中丰富知识、提升循证水平,整合资源、传播理念、统一和规范标准、有效监督,才是感染管理科的工作思路与方向。”

说得非常好。我很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我和天鹅城在我们医院做的几场培训,有了不少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说话”,广泛用国内外数据和我们自己监测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二是,按照医学演讲和PPT制作的要求,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进。这是我院请了一位培训专家来院培训后的收获。包括什么“演大于讲”(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眼神交流等等)、“找到自己的10%”(一次培训结束后听众能记得10%就不错了,所以你要留给听众那10%是什么自己要清楚,演讲也要围绕这一部分突出和强调之)、“开场的多种形式”和“结尾的冲击”等等,以及演讲过程中的互动(——因为听众3-5分钟后自然分神,不时互动一下),“利益扳机、心灵纽带”……。我在领到讲座任务后,都让主办方准备了十来份小礼物,在讲座中间隔3分钟左右的互动中发放,形式很好!至少是气氛活跃、互动积极,大家都很专心,而且不是我一个人的自说自话,真正是讨论了。厂家是乐于提供这些小礼物的。这个我觉得很好。
要想成为胡教授那样的演讲大师,真还有好多好多要学习呢!

点评

很有思想,很赞同。  发表于 2011-12-19 1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icchina 发表于 2011-12-18 22:47
有难度呀。因为拿不得课件呢。

没事儿啦,我们还是期待icchina的课件,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1_6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期待江水版主的课件,我们学习的愿望如饥似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