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感染病诊治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800
|
回复: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火..
[复制链接]
海天一色
海天一色
当前离线
积分
1771
发表于 2011-10-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原发病就是重症肺炎,带呼吸机以后,应该从那些方面考虑是否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望老师们多多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11-10-10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星火) 于 2011-10-10 05:28 编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
诊断标准
1.插管48h后发热、脓性痰或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细菌 2.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大于10X10(9次方) /L或较原先增加25% 3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 4 X线胸片提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中的侵润病灶 5.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大于10(6次方)/ml,若痰培养作为细菌学检验标本,则必须低倍镜视野下白细胞大于25个,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
预防措施
1 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一个世纪前推行的消毒和无菌技术曾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近年来各类抗生素,甚至超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非但没有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包括VAP)下降,反而使其发生率有所上升,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除了宿主因素(各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而致易患性增加)外,亦与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的忽视不无关系。所以医务人员应强化无菌意识,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1 洗手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不少医护人员的手常有革兰阴性杆菌和金葡菌的定植,医护人员在护理、检查重症感染的患者后手上所带病原菌的量可达103~105cfu/cm2[8],若不洗手就接触另一患者,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定植,并可通过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AP。 1.2 共用器械的消毒灭菌 污染的器械如呼吸机、纤支镜、雾化器等是VAP发生的又一重要传播途径。纤支镜检查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约0.5%~3.0%,部分与纤支镜消毒不彻底有关。呼吸机管道的污染是VAP病原体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医务人员在常规更换呼吸机管道时,污染了管道系统,从而传播来源于其他患者或医务人员的病原体。传统方法是每24h更换1次管道。最近美国医院感染控制顾问委员会(HICPAC)推荐至少48h以上更换1次,以减少管道被污染的机会[9]。目前认为呼吸机管道以2~7天更换1次为宜。呼吸机雾化器及氧化湿化瓶的污染也是VAP发病的一个重要感染源。呼吸机湿化器是应用热湿化原理,温度应在50℃左右。较高的温度可防止几乎所有病原菌在湿化器中的定植和生长。但许多医疗机构使用的湿化器温度常偏低。一般应保持在45℃~50℃之间为宜。湿化器和波纹管、湿化水每日至少彻底更换1次。 1.3 患者及病原体携带者的隔离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传播可引起暴发流行,易累及患者和医务人员,并较难控制。对该病毒感染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即便无条件也应给患者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此法可有效阻止部分外源性医院内病毒性肺炎的流行。 1.4 病室管理 由于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丧失了上呼吸道的湿化、温化、过滤作用。外界环境中的异常菌群易侵入下呼吸道而并发感染。因此,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应衣帽穿戴整齐;严格控制探视,必要时家属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换拖鞋,避免交叉感染;病房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地面用消毒灵拖擦3次。因为潮湿是各种细菌孳生的良好环境。医院环境,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均应保持干爽,监护室内不应设洗手池、放置鲜花和存放拖把等物。 2 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及胃腔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 2.1 气道管理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保障作用。正常时鼻腔、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10]。机械通气时,气流绕过大部分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加上机械通气使呼吸道的水分蒸发增加。如果湿化不足,呼吸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使分泌物黏稠或形成痰栓、痰痂,不易排出或堵塞气道。呼吸道引流不通畅,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均易发生VAP。具体措施:(1)痰液观察: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气味、性状(稀薄、有无痰痂等)和黏稠度,同时还须观察口腔内有无菌斑形成。(2)充分气道湿化:加强气道湿化是预防VAP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效果受湿化液种类、数量、间隔时间等影响,采用20ml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1支(4000u),2~3ml/(1~2)h气道内直接注入,呼吸道干燥、痰液黏稠者酌情增加每次注入液量,并缩短间隔时间。恒温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温湿化空气,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气体进入呼吸道后温度渐升至体温水平,并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预防气道水分丢失过多所致的分泌物黏稠和排出障碍。雾化器是利用射流的原理,以压缩气源作动力将液滴撞击成微小颗粒,一般低于5μm,容易沉淀到呼吸道壁,不易进入下肺单位;而湿化器产生的水蒸气以分子结构存在于气体中。雾化器容易让病人吸入过量的水分,而湿化器则不会。恒温湿化器与雾化器配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湿化的不足。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恒温湿化器配合间断以压缩气源为动力雾化吸入,其气道分泌物的量适中,且分泌物黏稠发生率、肺部音发生率及VAP的感染率低。(3)正确吸引分泌物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为提高分泌物吸引效率,导管应在负压关闭前提下尽可能深地插入气管与支气管内,继后再打开负压,并将导管缓慢、旋转地提出;动作要轻巧,负压适当,避免损伤黏膜[11]。对不能耐受缺氧的患者,吸引前后分别将吸入氧浓度(FiO2)调至100%;酌情控制一次吸引时间(≤15s),并避免连续多次吸引而增加损伤与感染几率,间隔时间根据患者分泌物多寡酌情掌握。(4)正确操作气囊充盈与放气,尤其是放气前应充分吸引,以避免咽喉部分泌物在气囊后误入气道,造成窒息或感染加重。 2.2 口咽部管理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由于胃管损伤胃肠括约肌的功能且刺激咽部而引起恶心、呕吐,将胃内的细菌带至咽部,在由咽部进入下呼吸道,即存在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也有学者提出胃内细菌可沿胃壁逆行上移至咽,再进入下呼吸道[12]。口腔内细菌迅速繁殖,气管导管妨碍会厌关闭、细菌随口咽分泌物由导管周围经声门下漏进入呼吸道等可造成口咽部细菌下移而提高VAP的发生率。Marik等通过143例次VAP分析鉴定,大部分细菌来源于口咽部常住菌[13],因此,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用0.02%呋喃西林、0.02%洗必泰交替漱口或擦洗2次;气管插管后口腔内导管周围用呋喃西林纱布堵塞,4h更换1次;气管切开者切口周围每日换药,每日口腔护理2次,并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2.3 控制胃内容物反流 (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及胃腔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2)控制胃内容物反流:胃腔病原菌是引起气管插管患者发生VAP的病原菌重要来源。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胃内容物反流很常见。尤其患者处于平卧位,放置鼻胃管或及胃中含有大量内容物时则更易发生。因此,对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半卧位,可能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进入下呼吸道的简单有效方法。 2.4 加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 全身或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是住院患者易发生肺炎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创造条件尽早拔除插管的同时,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可能有助于减少VAP的发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小雨点儿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雨点儿
小雨点儿
当前离线
积分
10714
发表于 2011-10-1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诊断标准星版已经讲的很清楚了;2、要与使用机械通气后的胸片对比,肺部是否有新的病灶或原有病灶明显加重;3、一旦发生了新的感染,病人的症状、体征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比如咳嗽、咳痰、痰液的性状和量的改变、肺部罗音加重、WBC的变化等;痰培养可见可疑致病菌,但要注意区分是否为定植菌.....总之在重症肺炎的基础上如何判定是否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要综合判断,不能靠单一因素作出简单的判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cls2008雪松
scls2008雪松
当前离线
积分
661
发表于 2011-10-1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星火老师,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确非常麻烦,再次学习、再次预防。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绿谷
绿谷
当前离线
积分
6165
发表于 2011-10-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原发感染外,请结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参照该评分内容综合判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画中仙
画中仙
当前离线
积分
3156
发表于 2011-10-10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星版,讲解的很清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红豆豆
红豆豆
当前离线
积分
2998
发表于 2011-10-1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们的指导,学习,再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海天一色
海天一色
当前离线
积分
1771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1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讲解,也明白诊断标准,我们这儿跟你们哪儿最大的区别就是干燥、缺氧,故重症肺炎的患儿居多,带呼吸机的相应的也多见,郁闷的一点就是本身的肺炎感染就重,加上脓毒血症,再诊断是否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真的是难上加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xc6099
lxc6099
当前离线
积分
242
发表于 2011-10-1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星火老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的全面解答,的确是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