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516|回复: 21

新学科展望――医院感染动力学简介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1-4-24 17:17 编辑

新学科展望――医院感染动力学简介

  医院感染动力学是对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规律进行理论性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根据微生物在医院内生长的特性,疾病发生和在医院内微生物传播的规律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等因素,建立能反映医院感染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动力学性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来显示疾病的发展过程,揭示其流行规律,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分析疾病流行的原因和关键因素,寻求对其预防和控制的最优策略,为人们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数量依据,与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方法相比,动力学方法能更好地从疾病的传播机理方面来揭示其流行规律,能使人们了解流行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性态,医院感染动力学与生物统计学以及计算机仿真等方法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承,使人们对医院感染流行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能使所建立的理论与防治策略更加可靠和符合实际,使我们对医院感染发生的机理有更加透切的了解,从而帮助人们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医院感染动力学目前作为新兴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必将推动医院感染管理事业走上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共同展望院感事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设想。但是我有点小疑问:
您说与从疾病的传播机理方面来揭示其规律和流行病学有什么不同吗?
流行病学也研究流行现状,传播机制,传播途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您能细化说下吗?
鬼才版主的创新和投入精神,让年轻后辈钦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动力学
感谢鬼才老师分享和介绍,希望看到更多的资料!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3
  • 最近打卡:2024-12-28 21:32:54
发表于 2011-4-2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新学科带给我们新动力,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蓝鱼o_0
简单地说,我们现在的流行病学是对疾病流行的定性研究,是通过统计学原理进行离散性的定性研究,它是通过样本去研究总体。而动力学方法是通过分析引起疾病流行的各种因素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疾病的流行传播规律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是一种连续性的动力学定量研究。
我们现在的生物统计学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局部性研究,而疾病动力学是建立在高等分析数学基础上的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全局性研究。
后生可畏,希望你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
因涉及到许多高深的数学理论,在这里不适细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鱼o_0 于 2011-4-23 23:58 编辑

回复 6# 鬼才

通过样本去研究总体我很赞同。但是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可以进行定量描述。
无论是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
宏观部分,描述发病可以通过发病率(incidence rate),描述强度可以通过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描述流行现状可以通过患病率(prevalence)这些都是定量指标。
微观领域,描述关联的时候,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定量指标反映疾病规律,比如肿瘤研究,表达的多少等等。

至于用多因素建立模型,流行病学有很多模型,有logistic回归模型,有COX风险模型等等探讨OR ,RR和HR。以LOGISTIC回归为例,他通过STEPWISE进行逐步筛选,可以优化模型,通过MDR可以选择最优模型。那么着眼于动力学研究,什么才能体现“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物代谢动力学或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放到疾病领域里面,怎么由单一个体推广到人群?那么“疾病动力学”研究疾病的变化规律与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何不同呢?

纯粹的学术探讨,呵呵,我是比较感兴趣,希望鬼才版主莫怪罪我造次!期待您的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蓝鱼o_0
你回贴中所谈到的定量描述还是基于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原理角度而谈的,而动力学中所讲的定量分析是从现代微分动力系统的角度来阐述的。基于从不同的原理进行的研究,结果有可能不同。在生物统计学中存在偏倚和误差,而在动力学研究中这种现象是要打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66
  • 最近打卡:2025-03-06 08:39:02
发表于 2011-4-2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11-4-23 23:20 编辑

回复 1# 鬼才


    可不可以用很通俗的理解:医院感染动力学=医院感染临床路径+统计学,您和蓝鱼讨论的统计啊数学模型啊,有点糊涂了!可以这样理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谷子
不能这样来理解。医院感染的临床路径+统计学≠医院感染动力学。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循证医学的范畴,后者是理论医学的范畴。不可混为一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45
  • 最近打卡:2024-11-10 17:11:10
发表于 2011-4-2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细雨润竹 于 2011-4-23 23:19 编辑

回复 1# 鬼才

奇思妙想——创新型人才必备潜质;一头雾水看半天 ,感觉有似检验之定性与定量研究,但又不完全等同与此,如果真正能够将传统意义上流行病学统计方法结合在一起,推动医院感染管理事业走上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应该会是一种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细雨润竹
呵呵,必然要与传统意义上流行病学统计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新颖的学科研究。"新学科进望―医院感染动力学简介"、“疾病发征和在医院内微生物传播的规律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等因素”能解释一下红色标示部分的意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66
  • 最近打卡:2025-03-06 08:39:02
发表于 2011-4-2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鬼才


    您觉得医院感染动力学是哪些学科的结合体或者它是完全独立的学科?因为理论知识缺乏,不知从哪方面来理解,但又很想知道。请鬼才版主指点迷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落花生

不好意思,发贴时我打错字了,已经改过来了,谢谢你的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谷子
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涉及到医学、数学、生物统计学等较多的学科,其中许多问题还在探索之中。随着学科的发展,今后大家会慢慢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细雨润竹

恩,期待鬼才版主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剖析,期待更多的成果展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1-4-24 16:00 编辑

回复 3# 蓝鱼o_0

  告诉大家一件鲜为人知的事。2003年的SARS得以迅速控制,除得助于广大医护人员的努力工作外,也曾得助于动力学研究的成果。
  当时对SARS的预防控制,科研人员在建立数学模型考虑了下列三个因素:1、传染病的一般传播机理。2、SARS的特殊性,由于它是新发疾病,当时对该病的传染率尚难以估计;潜伏期是否有传染性尚难以确定等。3、当时我国政府一系列的隔离预防等措施:考虑到了对确诊病人完全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的隔离诊断;对有直接间接接触史或发热人群的隔离观察;各单位的半封闭隔离的自我保护;以及对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经常消毒;对城市出入口的体温测定和发热人群的追踪监测等。
  基于上述考虑,研究人员把当时的全体人群分成以下7类:普通易感者(S)--未被SARS病毒感染的自由环境中的人员;高危易感者(H)--在隔离区内照看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医护等工作人员;潜伏者(E)--已被病毒感染,但尚未发病(由于潜伏期是否传播无定论,作保守计算认为传染性较少);未隔离病人(I)--被感染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力且尚未隔离者;疑似病人(P)--潜伏者或者类似症状,他们已被隔离诊断治疗;确诊病人(Q)--被隔离且已确诊的SARS病人;恢复者(R)--治愈出院,按现有认识他们均具有免疫力。建立SARS流行病学动力学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从略),通过计算,对全国内地、北京、山西、内蒙等地区的流行趋势分析进行数值模拟预测SARS的流行趋势。预测结果与后来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从理论上证明了我国2003年4月18日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隔离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且非常有效的。研究结果:假如当时政府不采取任何防控隔离措施,仅考虑病毒毒性自然衰减和人们对SARS的防范意识提高的情况,SARS在我国内地发病高峰期大约在2004年10月底到11月底,高峰期病人数可达450万,高峰期过后大约经过19个月病人数将会下降到10000人,此后疾病会缓慢地消亡。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开展医院感染动力学的研究,必将推动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向新的高度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1-4-25 14:58 编辑

回复 18# 鬼才

呵呵,鬼才斑竹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茅塞顿开。
再次,我也讲一段实例,说明经典流行病学在控制感染暴发中的作用。

在流行病学中常常会遇到未明原因的疾病调查。比如这些疾病由于暴发突然而临床医务人员一时不能作出诊断。以流行病学的观点,采取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方法,再配合临床检查和检验,由寻找危险因素入手,最终大多数这种暴发等能找到原因。比如1957年,某市疫苗注射引起瘫痪,被证明是由“鼠脑”制作乙型脑炎疫苗所引起;1958年新疆的“查布察尔病”,证明是肉毒杆菌引起,1959年出现的“烧热病”,由长期进食生石棉籽引起了1972年上海大规模的皮炎流行,2003年的非典,04年禽流感,09年甲流等等。。。。这些疾病也许一开始都不知道病因,但是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针对传染通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个体”,环节,能够有效阻断传染源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个体。

所以我是否可以理解,您说的这个动力学,是和流行病学紧密相关,尽管他用的是数学模型对疾病进行模拟,跟踪预测,  而这些通过流行病学也能够得到有效地预防控制和预测。两者殊途同归!

理解比较片面,还请鬼才斑竹批评指正,以及各位专家、老师和同仁(三个头衔排名不分先后)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蓝鱼o_0
可以这样说,这个动力学是流行病学中的一个方法学,跟医学统计学的地位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预测更精确一些,但操作起来更加繁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