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楚

作为检查者,代表的到底是个人,还是“标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1、作为检查者,首先是人但不是代表个人;是身披“标准”左手拿放大镜右手拿大刀的xx代表。
2、作为检查者,大多是从“被检查者”升级到“检查者”的,他们有个人的好恶,对某些人和单位
   会有成见, 工作时会带有色眼镜。
3、作为被检查者,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承受力。
4、作为被检查者,要尊敬检查者毕竟他们大多数是专家或是执法者。

非常同意“老朽”的观点“因此呼吁先对检查者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检查者的准入门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关键在被检查单位对检查查活动的认识程度。
太常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者理所当然的应该代表标准!
如果只代表自己,那就不好说了,还有中国的文字,内涵丰富,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我认为: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应该是共同探讨标准的真正内涵,检查也是为了规范日常工作中不规范的地方,我们干事的就是希望把事情干好,所以期待检查能给予帮助,但又很矛盾,又害怕检查问题多了,检查者提问题的方式不对,我们干事的就只被批评的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要迎接每年至少一次的检查,对检查者的评价总体是好的,通过检查,1、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好多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自己是发现不了的)。2、可以通过专家反馈一些医院领导平时不重视的问题,帮你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添加设备、外出培训等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每个专家对规范的理解不一样,一个专家一个说法,加之院内的职能科室对专科知识的不太熟悉,搞的有些工作无法去做,经常变(比如术后器械的初消,去年新规范出台后要求不再对手术后的器械进行初消,但是不知是何原因,院感办昨天有通知我即手术室:从今天开始要对术后的器械初消后再交供应室进一步处理,我怎么给她解释也没有用,最后的结果是,必须照着他的要求去做,否则扣你的分?????),我很无奈,今天的早会上通知科室的护理人员,按照院感办的要求去做,这就是我们的院感人(每年多参加省里的院感培训,真不知道会上怎么学的)。悲哀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2-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同意16#老师的观点,“以查促建”主要靠的是自己在迎检的认真准备过程中,提高知识,促进对标准的理解,现在的检查一般都是蜻蜓点水,很难看得到真实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促进工作,无论是检查者还是被查者都可以学习人家好的经验,提高认识。只是大家都要放正心态,摆好位置,检查和被查这只是角色的转换,今天我是检查者明天我可能就是被查者,检查者提出的意见并不代表他的医院就做到了,他代表的是国家标准,而被查者不要以为人家一提出意见你就问:你们医院是这么做的吗?当然现在很多检查者的个人专业水平确实有待提高,否则误人毁自己。而我更觉得出现专家被人质疑的主要责任在上级主管部门,他们在遴选专家时一定要以专业水平及人品为挑选标准,而不要所谓地照顾某某领导和地区的面子等,作为基层的院感人员我们真的不希望听到“专家专家专门害你全家”的骂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老朽


    即使经过培训,也会在实际检查中慢慢陷入自己日常的思维模式中,与标准还是有偏差!何况我还见过“明天开始检查了,但对标准的解释还偏离十万八千里呢”这样的专家。你说能促什么工作、肯定能挑出毛病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各位老师谈谈我所接受的最郁闷的一次检查。检查科室:血透室。检查内容之一:相关工作间是否做了环境卫生学监测。检查方法:查检验科出具的监测结果原始报告单和院感科的监测报告。原始报告单和监测报告上的数据显示血透室配液间和透析治疗室连续两个月不合格。检查者提问:怎么回事?我回答:第一次采样不合格后,要求科室整改。科室经讨论后认为可能是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未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致监测不合格,而非消毒机出了故障,并向院感科递交了整改报告。院感科第二月又对上月监测不合格的工作间进行监测,但监测结论显示仍不合格。随后,院感科指导科室立即向设备科报修。检修结论:消毒机内的紫外线灯管应有4支工作,但实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配液间的只有2支,透析治疗室的只有1支。经检修完毕后,院感科随即进行监测,连续3次均合格。同时向检查者说明科室的整改报告和检修后的监测报告就在资料您所检查的资料盒内。但检查者认为:空气监测连续两次不合格,怎么能行! 我回答:我们知道不行,所以监测发现问题后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整改,接下来的几个月,真至本月的监测都是合格的。检查者只是摇头。
    “出现了问题积极找原因、整改,整改后复查,对整改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我理解的质量持续改进。但为什么在检查者那里被否定了呢!真的让我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质量中心的检查人员非常好的,检查就代表“标准”,对标准的落实向我们指导,协助我们解决累提无效的、需要领导重视的问题,我很敬重检查组的老师
但我仍然不能以平常心面对检查,不是检查人员,是检查后的院内结果:哪一项检查中有问题被扣分,哪一个科室就该被处罚。我希望接受了处罚后,能解决该解决的问题,而不能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我被累次处罚,解决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者是代表规范,但又不能完全是规范的!要不然这个专业就没有活力,没有进步!
只有不同的看法经过实践的证明那才是真理,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即是一个被检查者,也当过检查者,被检查者按“标准”做迎检。检查者按也应按“标准”检查,除非没有“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检查者的心态和知识水平有关,检查者是人不是神,总有对标准理解程度的不同和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头疼的是检查者将规范和标准掌握不好,今年,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我院,居然不知道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的效期,我们填写的半年效期竟然说我们填的不对,还打电话到处问,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我们基层来检查的都是专家,如果专家检查不出毛病,那我们的水平不是比专家还高吗?所以呢,我们要调整好心态,毛病是会有的,但不要太大!专家是一定要招待好的,否则检查出的毛病就不会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