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缭绕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超级细菌)感染控制措施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了培训,钟老师讲的很好,我也期待这个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期待同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哪位老师有课件呀?上传一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了培训,钟老师讲的很好,但是视频效果不好,我也期待这个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师讲的很好,但是视频效果不好,我也期待这个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7 日中央四台深度国际栏目,播出:无声的较量:破解超级细菌。在网上可以搜到这个视频,大家有时间一定要看看,非常好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了培训,钟老师讲的很好,我也期待这个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期待有钟老师的课件,进行全院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期待中…………谁有视频赶快上传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可惜视频效果不是很好,期待钟老师的课件,我们好反复组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手卫生、标准预防、做好接触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师的课讲得很好,期待课件早日挂出,我们好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着钟老师的课件,讲得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炭总医院的钟老师讲的很好!期待钟老师的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钟老师的课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师讲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超级细菌)感染控制措施措施,很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的预防及控制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在我院的传播及流行,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及《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制定以下的控制措施:
一.教育,培训
针对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进行全员培训,尤其是全院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门急诊、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医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基本概念、流行情况;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及控制措施。
二、监测制度
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接诊可疑或明确有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并于24小时内报医务处和医院感染科。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发现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鉴定、药敏后,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科,并记录。
医院感染科接到通知后到科室下达《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通知书 》,指导消毒隔离工作。
三、预防及控制措施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感染患者,主要措施包括手卫生、戴手套、清洁被服、环境清洁和应用接触隔离的警示等。
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中,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2.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严格执行接触隔离预防措施,具体包括
3.1安置病人时首选单间隔离,
3.2在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护理操作中(如吸痰、插管等),或有可能被飞溅的血液、体液污染眼、鼻、口粘膜时,需事先使用眼罩和面罩进行防护。
3.3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3.4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中预计衣服有可能同病人及其周围环境和物品表面有直接接触时,进入病房前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3.5所有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尽量专用;
3.6限制病人转运,必须转运时,病人感染或定植部位要进行包裹、覆盖。陪同人员要更换清洁的防护用品。
3.7对医务人员和病人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病人床栏杆和床头桌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两次擦拭消毒,抹布用后消毒。
3.8限制病人到病房外活动;病人出院后对终末消毒:包括床单位、地面、各种仪器表面、卫生间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消毒。
3.9病人隔离时间至症状体征消失且连续两次目标细菌培养阴性。
3.10感染者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医疗废物袋密闭运送。
4.加强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
从即日起加强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包括:各临床科室重症监护病房及抢救室、血液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ICU,对病房,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天一次进行清洁后消毒。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每天消毒1次。患者经常接触的床栏杆、床头柜、门把手、卫生间的洗脸盆等应重点消毒。诊疗护理设备,体温表、听诊器等器械应专人专用。如无法避免共用,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应充分清洁和消毒。

                       
   医院感染科
                                         2010-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