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ygkb

[讨论] 手术风险评估表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风险评估表是国家要求的新增的一个表单,需要医师评估手术风险。
其中需要多人参与填写,麻醉师、医师、护士。
这个表格是麻醉科或手术室负责形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个吗?
表1  ASA病情估计估计分级表
分级        分值        标准
I 级        1        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周身性疾病。如周身情况良好的腹股沟疝。
II级        2        有轻度或中度的周身疾病。如轻度糖尿病和贫血,新生儿和80岁以上老年人。
III级        3        有严重的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如重症糖尿病。
IV级        4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周身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
V级        5        病情危笃,又属紧急抢救手术,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如主动脉瘤破裂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院协会
医协会发[2009]7


关于发布和实施
《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

中国医院协会各会员医院:
      为减少手术失误,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病人安全行动是“安全手术 拯救生命”,将在全球推行严格规范外科手术各阶段的标准,并推出了一份外科手术安全指南(手术安全核查表),希望以此推动各国提高手术安全,避免每年成千上万人因手术后的并发症而死亡。
      在卫生部2008年5月12日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文件中都将“病人安全目标”列为重点工作。其中“病人安全目标”之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我会在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下,根据多年来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评价的实践经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资料,组织专家认真讨论提出“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作为落实重点工作“病人安全目标”之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具体措施。
      经研究,要求本会全体会员医院认真、积极地组织这项活动,真正保障每一位手术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手术后的并发症而死亡,最终实现保障患者健康和医疗安全的目标。
      我们将择期举办相关活动,以支持医院开展此项工作。
协会网址:www.cha.org.cn
联系部门:中国医院协会评价评估部
联 系 人:王吉善、张振伟、张仿月
联系电话:010-84279266-8614,传真010-84271474
联系信箱:chapg2008@163.com

附:“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安全核对》与《
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
一、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        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分值
手术切口
麻醉分级
手术持续时间
0分
I类切口、II类切口
P1、P2
未超出3小时
1分
III类切口、IV类切口
P3、P4、P5
超出3小时时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项  目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麻醉分级
P3
1
P4
1
P1
0
切口清洁度分级
II类
0
III类
1
IV类
1
手术时间
0
1
0
手术风险分级 NNIS
 
1级
 
3级
 
1级

本人疑问如下: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分类中,对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关于“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的定义不能苟同。这样规定后,难道像心脏手术、骨科的髋关节置换手术等术中有插尿管或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也是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吗?此定义与卫生部【2010】187号文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对外科手术切口分类的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不相符合,外科医师也很迷茫,询问我们该如何界定?我们也很迷茫!请教胡教授,到底如何执行这份《手术风险评估?谢谢!!
另外,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这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能否代表卫生部?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因为此表要归入病历档案。请您赐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是中国医院协会,不是中国医师协会。但问题不变。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等级评审依然有这项要求。看了各位老师的,感到更不应该由院感来管了。感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手术不同时间评估,有相关人员换填写,我们医院的医生填写不太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表格由手术室、麻醉科和手术医生一起完成的。我们医院是要求夹在病历里存档。不属于院感科的范围,平时归于质控科检查其完成的质量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要求真的没搞明白,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供的资料,我们采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您辛苦了!向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是一样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如此复杂,院感科就我一人,我该如何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CHA手术安全核查表 -试行                日期:    科别:  住院号:   实施手术名称:                 

1. 患者麻醉手术前(开始)
  
2.皮肤切开之前(暂停)
  
3.患者离手术室之前(结束)

n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

Ø  患者身份 ð

Ø  手术部位 ð

Ø  手术方式 ð

Ø  知情同意 ð

n  手术部位标识      

Ø  是 ð  否 ð

n  麻醉安全检查完成  ð

n  血氧监测建立      是 ð 否 ð

n  患者过敏史        有 ð 无 ð

n  气道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

Ø  有 ð  设备/提供支持 ð

Ø  无 ð

n  静脉通道建立完成   

Ø  是 ð    否 ð

n  皮肤完整性检查

Ø  是 ð   否 ð

n  计划自体ð/ 异体输血ð

Ø  是 ð     否 ð

n  假体ð/ 植入物ð/ 金属ð

Ø   有 ð    无 ð

n  其它:有 ð    无 ð
n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

Ø  患者身份 ð

Ø  手术部位 ð

Ø  手术方式 ð

Ø  手术体位 ð

n   手术风险预警:

手术医师陈述:预计手术时间 ð

预计失血量   ð

强调关注点   ð

麻醉医师陈述:强调关注点   ð

应对方案     ð

手术护士陈述:物品灭菌合格 ð

应对方案     ð

仪器设备完好 ð

n  术前60分钟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Ø   是 ð     否 ð

n  需要相关影像资料

Ø   是  ð    否 ð



n   其它:有 ð    无 ð
n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

n  记录实施手术的名称  ð

n  清点手术用物 ð         

数量正确 ð  

数量不正确  ð (X-ray和签名 ð)

n  手术标本确认 ð

患者姓名 ð    病案号  ð

n  皮肤完整性检查

是 ð       否 ð

n  引流管  有 ð 无 ð

n  尿管    有 ð 无 ð

n  其它管路:               

n  仪器设备需要检修  是 ð  否 ð

n  病人去向:

Ø  PACU    ð

Ø  回病房  ð

Ø  ICU     ð

n  其它:有 ð    无 ð

在与核对项目相应的框内“ð”打钩“√”即可完成!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师签名:              
巡回护士签名:            




CHA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           日期:    科别:  住院号:   实施手术名称: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ASA 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
  
I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0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

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1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ð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 ð

           深层感染 ð



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内“ð”打钩“√”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


  
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
0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病情稳定;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1
   
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1
P6:脑死亡的患者
1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
4.手术类别
  
1.浅层组织手术
ð
  
IV 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2.深部组织手术
ð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3.器官手术
ð
  
4.腔隙手术
ð
急诊手术
ð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师签名:              
  
巡回护士签名: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分)+麻醉ASA分级(  分)+手术持续时间(  分)=   分,NNIS分级:0-ð  1-ð  2-ð 3-ð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

一、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    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 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分值
手术切口
麻醉分级
手术持续时间

0分
I类切口、II类切口
P1、P2
未超出3小时

1分
III类切口、IV类切口
P3、P4、P5
超出3小时时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项  目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麻醉分级
P3
1
P4
1
P1
0

切口清洁度分级
II类
0
III类
1
IV类
1

手术时间

0

1

0

手术风险分级 NNIS
 
1级
 
3级
 
1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风险评估要院感科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一样吧,你可以到论坛上找一下相关帖子,会理解得透彻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风险评估主要是医疗方面的,SSI监测在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中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3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是一回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是一回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