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基础理论与规范指南
›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星火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
荐
火...
[复制链接]
桃花朵朵
桃花朵朵
当前离线
积分
1324
发表于 2009-7-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学海无涯
学海无涯
当前离线
积分
3668
发表于 2009-7-4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
zhangfh
非常好的资料,指导性强,下载学习,谢谢版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当前离线
积分
3470
发表于 2009-9-1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大,一篇制“敌”哟!直贴出来,大家看!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i infection,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定义: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1.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2.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二、手术切口的分类
SSI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I类清洁切口、II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其中II+III类相当于原来的II类),见表1:
表1 手术切口分类
列 别 标 准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II类(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IV类(严重污染-污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严重污染-感染切口为40%。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作出,但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须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三、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四、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抗生素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II类即清洁-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III类切口手术。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III类切口及IV类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应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具体适应证是:(1)II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III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材料修补术;(3)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此外,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SSI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追究原因外应针对性预防用药。
五、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表2所列药物可供选药时参考,但不同地区和医院SSI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存在差异,选择预防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
表2 各类手术预防用药选择
手 术 预防用药选择
头颈外科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甲硝唑
心脏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神经外科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曲松
血管外科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乳房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腹外疝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骨科手术(包括用螺钉、钢板、 头孢拉定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金属、关节置换)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胃十二指肠手术 头孢呋辛;头孢美唑
胆道手术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阑尾手术 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结、直肠手术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泌尿外科手术 头孢呋辛;环丙沙星
妇产科手术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病人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大多二者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不是理想的预防药物。但因其价廉易得,在我国耐药情况不严重的基层医院,在密切监控防止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万古霉素一般不作预防用药,除非有特殊适应证,例如已证明有MRSA所致的SSI流行时。喹诺酮类在国内滥用造成恶果,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
下消化道手术除术中预防用药外。术前一日要分次口服不被吸收或少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不主张术前连用数日。
六、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1、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应召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2、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
3、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
4、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h。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
七、预防SSI的其他措施
尚有较多因素能影响SSI发生率,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
2、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3、传统的术前一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成倍地增加SSI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如开颅手术),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
4、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
5、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证。
6、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m82174
cm82174
当前离线
积分
813
发表于 2009-9-3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载了,正准备好好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ting2008
ting2008
当前离线
积分
1527
发表于 2009-11-27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都太厉害了,我啥时能向老师们那样啥都懂啊,不过感谢老师提供的好资料!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月雨
三月雨
当前离线
积分
400
发表于 2010-1-1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正是我需要的资料,万分感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aqhaj
caqhaj
当前离线
积分
2188
发表于 2010-1-2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看看的,今天终于找到了。明天上班后就下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当前离线
积分
3470
发表于 2010-2-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正是我需要的资料,万分感谢!把它搞定到我们的院感通讯中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zhaoyihong13888
zhaoyihong13888
当前离线
积分
272
发表于 2010-3-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下载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天
一天
当前离线
积分
1340
发表于 2010-3-2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非常好,谢谢了!{:1_748:}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青鸟
青鸟
当前离线
积分
2944
发表于 2010-3-3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太好了!一定好好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sdz
ysdz
当前离线
积分
401
发表于 2010-5-12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来到太晚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457YGB
457YGB
当前离线
积分
703
发表于 2010-6-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已下载 ,认真学习很有指导意义.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hjwj
ghjwj
当前离线
积分
326
发表于 2010-6-2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中,很详细,一目了然,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高云淡1
天高云淡1
当前离线
积分
1109
发表于 2010-6-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资料比较全面,谢谢老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zqiubing
lzqiubing
当前离线
积分
584
发表于 2010-6-30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已下载学习,非常及时.好资料,想问一下版主,这是什么时候编写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ticandqq
ticandqq
当前离线
积分
2557
发表于 2010-9-2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全面了,看了本文,本版的其他内容就逊色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ajun8877
ajun8877
当前离线
积分
798
发表于 2010-10-2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对防止耐药菌的增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霞飞飞
霞飞飞
当前离线
积分
739
发表于 2010-11-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的喜欢这个论坛,无论干什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的感控论坛,每次都让我有收获,非常感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fanjianxa
fanjianxa
当前离线
积分
2123
发表于 2010-12-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找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资料,谢谢老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