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常见传染病诊疗与防控
›
呼吸道传染病
›
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儿科能做到吗?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190
|
回复:
16
[求助]
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儿科能做到吗?
[复制链接]
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
当前离线
积分
7533
发表于 2009-11-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我的理解是,除了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和重症与危重病例,其他的应该归属于轻症病例,可以居家治疗,可是目前存在一种情况,家长为稳妥起见,孩子不管是轻症重症,只要是感冒发热都强烈要求住院治疗。儿科医生很难处理,有什么好办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墨画
水墨画
当前离线
积分
6692
发表于 2009-1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墨画 于 2009-11-3 21:39 编辑
如果是确诊病例,伴有高热,我们就会收住隔离病区,但太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一起隔离了。
不是确诊病例,就很难收住了,该收住到哪个科室呢?儿科不能收疑似病例,隔离病区又不符合,也没有那么多的单间,真的难解决!我们就尽可能留发热门诊输液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纹
琪纹
当前离线
积分
1652
发表于 2009-11-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5 岁的孩子尤其是<2岁的,按照甲流诊疗指南如果感染容易成为重症患者,是否对这样的患儿收治好些?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11-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在不容易判断轻重症?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纹
琪纹
当前离线
积分
1652
发表于 2009-11-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轻重症不是有标准,您认为难在哪里?另外个人认为<5岁的患儿如果条件许可,无论轻重都收治比较稳妥些。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纹
琪纹
当前离线
积分
1652
发表于 2009-11-3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琪纹 于 2009-11-3 23:27 编辑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要求对于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属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对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
宜安排住院诊治
。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纹
琪纹
当前离线
积分
1652
发表于 2009-11-3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有关重症与危重病例的规定如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9-11-3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问题《诊疗方案第3版》的精神是:
1.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是易发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
2.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我们这里上呼吸道感染较多,但采样检测的少,有多少甲流不知道。没办法只能参照普通感冒、或季节性流感处理。儿科病房支气管肺炎、感染性腹泻(应该是轮转病毒胃肠炎)个占一半,腹泻病已经住在走廊,家长要求在强烈也不能把所有感冒发热病人都收住院。
无论是从感染控制还是病情需要都没有必要住院。但应该教会家长观察病情,及时随诊。
我认为对于儿童甲流,重点应该象手足口病一样——筛查重症。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11-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7#
琪纹
在儿童表现不典型时,容易判断吗?该病的从发病转变重症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9-11-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9-11-3 23:49 编辑
4#
zhangfh
目前没有儿科判断重症甲流的标准,参照成人的标准,重症的表现主要是: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器官障碍等,儿科医生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儿科感染性休克诊疗方案》等判断重症不是太难,难的是既没有快速检测,也做不到个个采样没办法判断是否甲流。:'( 按理说在目前的大流行背景下,很多重症都是可疑,又怎样做到个个单间隔离?做不到后患无穷!这是我最近经常思考的问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纹
琪纹
当前离线
积分
1652
发表于 2009-11-4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9#
zhangfh
所以卫生部建议这类病人在没有转变为重症之前就倡导住院治疗,即使居家隔离观察治疗也要密切观察,病情发生变化立即住院,从卫生部的要求来看,还是比较倡导住院治疗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纹
琪纹
当前离线
积分
1652
发表于 2009-11-4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gjss661 老师说的真是啊,现在对甲流不能及时检测,成人也就罢了,但是否对高危人群还是应该进行必检比较好,否则无论对于医院还是患者影响都和大,医院收治存在很大的困难,单间不容易做到,混住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极大,患者如果不能住院及时就治,患儿病情发展快,极易发展为重症,两个矛盾,节点就在检测上。必须对高危人群的患病者进行及时检测,以便采取有效地措施救治和隔离高危患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11-4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儿童没有甲流疫苗应用,预防也很困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k
lyk
当前离线
积分
5626
发表于 2009-11-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琪纹
但是快速监测一般是只能区分甲型、乙型或者阴性,时间40分钟左右,要明确H1N1必须进行核酸监测。
这些监测只有CDC才能进行,目前他们监测的很少,所以医院只能进行临床诊断,只能诊断为季节性流感、支气管肺炎、呼吸道感染......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
当前离线
积分
753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有明确的重症轻症标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阻力,我们曾经收治一位13岁的孩子,同桌有流感病史,来的时候下午体温39.6在门诊输液过程中突然高热到41度且休克,病情进展很快,晚上7点床边拍片肺部出现阴影,急送大生化,没有肝肾损害,对症治疗后,我们还是要求紧急会诊,疾控很配合,凌晨12点38分结果阳性,转至定点医院孩子仍然昏迷,到定点医院查大生化,已经有了肝肾损害!
这个13岁的孩子根本不属于卫生部所说的高危人群!怎么办?疾控并不是所有的流感都做监测,我们医院一个星期只允许送20个标本样,杯水车薪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威望
+1
收起
理由
gjs661
+ 6
+ 1
谢谢提供详细信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当前离线
积分
19425
发表于 2009-11-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茉莉花开
我觉得,应该划分出高危人群,对这样的人群即使就诊的时候症状不重,也应该加强救治,防止病情迅速恶化。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jc1130
wjc1130
当前离线
积分
1966
发表于 2009-11-7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实在是太难划分了,而且医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真的很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