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019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
质量分析
2019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院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不断完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医疗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现将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夯实感染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目标任务,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
2.每月的医院感染管理绩效考核检查,不仅检查考核表内容,还抽查日常督查问题的整改情况。对存在问题没有整改到位的,扣除考核分值,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日常追踪,使医院感染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感染管理科采取集中培训与科室自行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上半年共组织医务人员培训两次,保洁人员培训两次,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增强了感控意识。
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管理,逐步持续改进
1.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环节质量控制,继续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支持及指导。
2.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进行了感染监控、环节追踪、流程持续改进等工作,使各个环节日趋规范化、流程化。
3.对感染风险高的科室,针对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4.按时完成医院感染监测和质量控制工作,并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追踪,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监管,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医院感染发病率与病例监测:2019年1月至6月共监测病人 5800例,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病例。
2.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月至6月共监测标本 174 份,空气合格率100%;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94%;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100%;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合格率100%;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90%;内镜管道监测合格率93%.
3.目标性监测:上半年三管监测未发生医院感染.手术切口监测790 例,其中Ⅰ类手术切口监测 576 例,Ⅱ类手术切口监测126 例,Ⅲ类手术切口监测 88 例,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4.加强职业暴露监测:截止至6月30日,职业暴露上报1例,发生职业暴露后按处理流程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并追踪监测结果。
五、加强手卫生规范
组织全体员工培训了手卫生知识。每月利用日常督导的时间,检查科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洗手正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2019年上半年的洗手正确率平均值为89% ,手卫生依从性平均值为45.46%.
六、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
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包装、运送、交接、转运等进行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追踪整改情况。医疗废物处置规范,资料保存完整。
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感染管理科及感控小组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水平有待提高。
原因:感染管理科及感控小组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掌握不透彻,导致管理水平受限。
整改措施:感染管理科及感控小组通过多渠道不断学习新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能作用有待加强。
原因:科室没有充分认识到院感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导致没有充分发挥院感小组的职能作用。
整改措施:科室院感小组按工作职责要求认真履职,不断提高院感防控能力。
3.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不达标,手卫生依从性差。
原因:因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差。
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及日常督导及检查力度,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
4.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
原因:科室对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整改措施:感染管理科组织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并加强日常的督导;科室内部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科室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能力。
5.手术室、胃肠镜室、口腔诊室、喉镜室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日常的清洗不到位。
原因:手术室、胃肠镜室、口腔诊室、喉镜室的人员没有熟练掌握软式或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整改措施:感染管理科组织软式或硬式内镜清洁消毒技术规范的培训,科室加强学习,掌握软式或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
感染管理科
2019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