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大家好!时间飞逝,初伏已至,转眼我们的《感控时间》专栏已经到了第九季第四期。我是夏日硕果,本季将以《重点部门与院感》为主题,探讨院感防控中重点部门的管理。望论坛里的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多多指导,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感控时间》是SIFIC论坛继《带着问题学规范》《周五课堂》《每周一书》等栏目后,又推出的一项栏目。该栏目每周二准时在论坛《其他部位医院感染》版块与大家见面。拟推出十季,每季一个主题,分十期展现给大家,每期配有相关试题或讨论题,凡参与回答正确者奖励金币2枚,试题的答案会在下一期揭晓;另外,也面向广大会员征集当期相关内容的问题,参与提问者同样奖励金币2枚,参与解答者,答案被论坛采用,另奖励金币5枚,问题会在下一期解答。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一般译作“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住在里面的病人十之八九都是危重病人。它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一个离生存最近的地方。而医院感染无疑会增加ICU患者死亡率,做好感控,会带给患者生的希望和机会。今天,我们就来探讨ICU的感控管理。 一、布局流程合理 (一)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医务人员生活辅助区相对独立,洁污分开。设置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 (二)每床单元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床间距应大于1米;ICU内应至少配备1个单间病室(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 (三)医疗区域的温度维持在24℃±1.5℃,相对湿度维持在30%—60%。 (四)室内不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二、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 1.配置合理: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 2.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者,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3.保持工作服清洁,进入ICU可不更鞋,必要时可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 4.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上岗前宜注射乙肝疫苗。 (二)患者 1.将感染、疑似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区安置。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三)探视者: 1.明示探视时间,限制探视人数,每次探视不多于2人。 2.穿专用探视服,探视服专床专用,探视日结束后清洗消毒。 3.探视者进入时可不更鞋,必要时可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 4.谢绝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探视者。 5.探视呼吸道感染患者时,探视者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进行防护。 三、落实手卫生规范 (一)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不低于1:2(此处国内外有不同,国外多起文献报道水槽为CRE的储菌源,是CRE感染暴发的可能来源),单间病房应每床1套。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二)医务人员、保洁员、其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两前三后”,院科两级进行手卫生督导,手卫生执行率应不低于95%,正确率应达100%。 (三)探视者进入ICU前后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四、医院感染监测 (一)常规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按要求记录监测日志与病情等级。散发医院感染病例24小时内上报。早期识别医院感染聚集趋势或感染暴发,早干预、早报告、规范处置,必要时暂时停止接收新病人。 (二)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GLBSL)、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多重耐药菌监测。 (三)每季度对物表、使用中消毒剂、空气、医务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随机进行监测,结果判定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Ⅱ类环境规定。 (四)每季度汇总、分析、反馈监测资料,提出改进措施,督促科室持续改进。 (五)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能力。 五、环境清洁消毒 (一)依据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ICU属于高度风险区域,环境清洁等级为消毒级。物表、地面、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外壳及面板等)表面以及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每日清洁消毒≥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 (二)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等)宜专床专用,如交叉使用应一用一消毒。 (三)电脑键盘宜使用保护膜覆盖,表面每天清洁消毒1-2次。 (四)呼吸机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每周更换;内部管路的消毒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五)如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出、回风口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六、多重耐药菌防控(做好两卫生、两监测、两隔离,联合控制) (一)两卫生(手卫生、环境卫生) 1.同前所述落实手卫生。 2.环境卫生:做好日常清洁消毒、终末消毒,遵循“清洁单元”原则。可使用荧光法、ATP检测法监测环境卫生质量,指导环境清洁消毒。 (二)两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环境监测) 1.目标性监测:进行高风险人群主动筛查,微生物室一检出MRSA、VRE、CRE、CRAB、CRPA等多重耐药菌,立即反馈科室,报告职能部门。 2.环境监测:多重耐药菌病例聚集或怀疑环境中存在感染源时进行。 (三)两隔离(接触隔离、患者隔离) 1.接触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值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标识醒目。实施吸痰等近距离操作时穿隔离衣。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2.患者隔离:首选单间隔离,如隔离房间不足,集中安置同类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标识醒目。条件受限时,实施床旁隔离,倡导“隔离性床单元”概念,即把患者放置到房间的末端(角落),与非感染者床单元距离至少1.5米;不应把存在留置各种导管、有开放性伤口、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区域;限制人员,同一时间诊疗护理患者医生宜不超过3人,护理宜不超过1人;查房、交班、保洁时该患者放至最后一个。 (四)健全完善多重耐药菌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医务、护理、检验、药剂、临床等部门共同合作,职责明确,联合控制。 七、三管感染的防控 (一)开展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控制指标,定期核查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来源,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可靠。 (二)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如品管圈、PDCA循环,持续改进,有效降低三管感染率。 (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控措施 1.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量脱机或拔管。 2.若无禁忌症,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 3.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h-8h一次。 4.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 5.宜经口气管插管。 6.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 7.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9.呼吸机内外管路做好清洁消毒。 10.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用。 (四)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控措施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2.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 3.置管时间大于3d者,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4.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和畅通性。 5.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妥善固定防滑脱, 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 6.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 7.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d-10d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 8.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9.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 (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措施 1.严格掌握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的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2.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3.宜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进行皮肤消毒。 4.根据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 5.不宜选择股静脉置管。 6.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定期更换覆盖穿刺点的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7.如无感染征象,不宜常规更换导管。置管和导管维护时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消毒导管接口和无针连接系统。 8.当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剪下5cm导管尖端送检培养,同时送检一套外周血培养。 八、医疗废物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要求进行。 参考文献 1.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2.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 3.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 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 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 7.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8.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 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2009 10.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11.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368—2012 本期题目: 一、选择题(单选)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措施有( ) A.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B.严格掌握留置导管指征 C.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 D.以上均是 2.ICU单间病室使用面积应不少于( ) A.12㎡ B .15㎡ C.18㎡ D.20㎡ 二、判断题(对、错) 1.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如无禁忌,可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 ) 2.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者可入室探视患者( ) 3.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生活垃圾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 第九季第三期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B 3. D 二、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