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934
- 最近打卡:2025-09-08 08:02:12
|
医务人员手采样究竟是洗手后还是手消毒后? 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做微生物监测可以间接反映手卫生质量及消毒效果,而正确的采样时机则是客观评价的关键。医务人员手采样应该是在洗手后?还是在手消毒后呢?一直是大家所疑惑的。起初,我们对规范的理解是这样的: 规范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卫生手消毒监测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cm2,似乎并没有提到洗手后的监测标准。而手卫生定义则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规范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医护人员手采样时间为: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病人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手卫生要求: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 cm2;在这个规范中,同样没有提及洗手的监测标准。 所以说,单从规范字面意思的理解,手卫生监测只有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有监测标准,流动水洗手后并没有监测标准。那么,我们真的只能对消毒后的手做监测培养么?既然手卫生包括洗手,且洗手后也同样可以从事医疗活动,为何就不能用采样监测来检验洗手效果呢? 在《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中详细阐述了手揉搓技术,并建议手卫生可采用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但是并没有指出哪种方法更具优势。同时研究显示虽然暂居菌和常驻菌在个体上的数量是可变的,但是通常在一定人群中的数量是恒定的。因此,无论是洗手后还是手消毒后采样,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应该是一样的。《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中对“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指征”有明确说明。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医务人员手的采样时间可以是洗手后,也可以是手消毒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