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潮水

全文大家译: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2007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有疏漏或错误的地方,敬请大家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领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IIE--IIF.
II.F. Safe work practices to prevent HCW exposure to bloodborne
Pathogens预防医务人员暴露于血液传播性病原体的安全操作
II.F.1. Prevention of needlesticks and other sharps-related injuries 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
Injuries due to needles and other sharp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of HBV, HCV and HIV to healthcare personnel. The prevention of sharps injuries has always been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Universal and now Standard Precautions. These include measures to handle needles and other sharp devices in a manner that will prevent injury to the user and to others who may encounter the device during or after a procedure. 由于针头和其他锐器伤与HBV、HCV和HIV传播给医务人员有关。锐器伤预防总是普遍预防,现在是标准预防的基本因素。这些预防包括处理针头和其他锐器装置的方法来防止锐器的使用者和其他人员可能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接触到这些锐器而受到伤害。
These measures apply to routine patient care and do not address the prevention of sharps injuries and other blood exposures during surgical and other invasive procedures that are addressed elsewhere. Since 1991, when OSHA first issued its Bloodborne Pathogens Standard to protect healthcare personnel from blood exposure, the focus of regulatory and legislative activity has been on implementing a hierarchy of control measures. 这些(普遍预防的)方法应用于常规的病人护理,在进行外科和其他侵入性操作时不需要像别的地方那样特别强调锐器伤和血液暴露的预防。从1991年起,当OSHA第一次发布血传性病原体的标准预防以保护医务人员免于血液暴露,法规和立法机构的活动已经着重于实施分层的控制方法。
This has included focusing attention on removing sharps hazar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ngineering controls. The federal Needlestick Safety and Prevention Act signed into law in November, 2000 authorized OSHA's revision of its Bloodborne Pathogens Standard to more explicitly require the use of safety-engineered sharp devices. CDC has provided guidance on sharps injury prevention, including for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sharps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 这包括注重通过工程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以去除锐器伤害。联邦针刺伤安全和预防行动在2000年立法,批准OSHA关于血传性病原体标准预防的修订使其使用安全锐器装置的要求更明了。CDC已经提供锐器伤预防的指南,包括全面的锐器伤预防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II.F.2. Prevention of mucous membrane contact Exposure of mucous
membranes of the eyes, nose and mouth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bloodborne viruses and other infectious
agents to healthcare personnel. The prevention of mucous membrane exposures has always been an element of Universal and now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routine patient care and is subject to OSHA bloodborne pathogen regulations.
II.F.2. 粘膜接触的预防  眼睛、鼻子和口腔粘膜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已经和血传性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传播给医务人员有关。粘膜暴露的预防总是常规护理病人时的普遍预防即现在的标准预防的一个要素,是OSHA 血传性病原体法规的内容。
Safe work practices, in addition to wearing PPE, are used to protect mucous membranes and non-intact skin from contact with potentially infectious material. These include keeping gloved and ungloved hands that are contaminated from touching the mouth, nose, eyes, or face; and positioning patients to direct sprays and splatter away from the face of the caregiver.
安全操作加上穿戴个人防护设施,用于保护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免于接触潜在的传染性病原体。这些包括保持护理者因触碰口腔、鼻子或脸以及安置患者时接触到飞沫和溅污而污染戴手套和不戴手套的双手不接触其脸部。
Careful placement of PPE before patient contact will help avoid the need to make PPE adjustments and possible face or mucous membrane contamination during use. In areas where the need for resuscitation is unpredictable, mouthpieces, pocket resuscitation masks with one-way valves, and other ventilation devices provide an alternative to mouth-to-mouth resuscitation, preventing exposure of the caregiver’s nose and mouth to oral and respiratory fluids during the procedure. 接触病人前仔细的穿戴个人防护设施有助于避免调整防护用品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的脸部或粘膜的污染。在未能预计是否需要复苏的地方,口鼻罩、带单向瓣膜的便携式复苏器和其他通气装置可作为口对口复苏的替代,预防救护者实施救护过程中鼻子和口腔对口部和呼吸体液的暴露。
II.F.2.a. Precautions during 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The performance of procedures that can generate small particle aerosols (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such as bronchoscop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open suctioning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to healthcare personnel, including M. tuberculosis, SARSCoV  and N. meningitidis、.
II.F.2.a. 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的预防 进行产生气溶胶颗粒的操作(气溶胶产生操作),如气管切开、插管,和呼吸到开放吸引,跟传染性病原体传播给医务人员有关,包括结核、SARS冠状病毒和脑膜炎奈瑟菌。
Protection of the eyes, nose and mouth, in addition to gown and gloves, is recommended during performance of these procedures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 Precautions. Use of a particulate respirator is recommended during 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when the aerosol is likely to contain M. tuberculosis, SARS-CoV, or avian or pandemic influenza viruses. 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这些操作时建议保护眼睛、鼻子和口腔加上隔离袍和手套。当气溶胶可能含有结核菌、SARS冠状病毒或禽流感或流感病毒时,建议在进行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使用特殊的呼吸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哪些内容未被认领啊?

有人负责整理吗?统稿工作很重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临海听涛 的帖子

认领和翻译情况在2楼!欢迎参与翻译认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将PARTIV译稿传上,请各位大师批评指正

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doc (88 KB, 下载次数: 67)

评分

参与人数 2 +20 威望 +2 收起 理由
楚楚 + 10 + 2 辛苦了!
布衣 + 1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fyk8595 的帖子

我把它直接贴出来,方便大家阅读。
第四章  建议(PART IV)
这些建议是基于防止在各种医疗机构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当中发生的病原体的传播而提出的。同其他CDC/HICPAC建议一样,每一项建议均按照目前的科学数据、基本原理、适用性以及可能的经济影响的情况进行分类。CDC/HICPAC系统中的建议分类如下:
IA:强烈推荐执行,因为其基于良好设计的实验室、临床或流行病学研究。
IB:强烈推荐执行,因为其基于某些实验室、临床或流行病学的研究并有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
IC:要求执行,因为其基于联邦或州政府制定的规章或标准。
II:建议执行,因为其基于具启示性的临床或流行病学研究或某个基础理论。
不建议(存在争议):基于其检测成效的实践经验不足或存在不同的意见。

一、管理职责
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当确保本节所述建议得到执行。
(一)、将预防医院内感染传播列入医疗机构的患者及员工职业安全的规划中。(IB/IC)
(二)、将预防医院内感染传播置于医疗机构中优先考虑的地位。为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提供管理支持,包括财政和人力资源的支持。(IB/IC)
1、每一个从业人员及其他所有可能接触诊疗设备的人员均应接受过感染控制培训。这样可使任何感染控制项目均由一个或数个有资质的人员掌控。(IB/IC)
决定某项感染控制所需相当全职职员数(FTEs)应基于该感染控制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医疗设备或系统的复杂程度、患者人群的人口学特征、机构和社区的特殊性或急迫性。建议的职员水平应综合考虑并结合专业组织的建议。(IB)
2、将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作为决定床边护理工作人员人数及组成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高危险部门。(IB)
3、感染控制人员或其指派人员(如病区护士长)有决定病人安置、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额外预防)等控制感染措施的权力。(IC)
4、让感染控制人员参与设施的建设和设计,决定空气传播隔离病房(AIIR)和“保护性环境”的空间需求和环境评估。(IB/IC)
为足够数量(决定于风险评估)的空气传播隔离病房和保护性环境提供换气系统,按照已出版的指南当有病人需要时这些设施将可启用。(IB/IC)
5、让感染控制人员参加那些有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的医疗设备、物资及操作变更的挑选及优化评估工作。(IC)
6、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和资金以提供临床微生物实验支持,包括与医疗设施相适应充足的精于微生物学的医技专家,可以监测微生物的传播,计划并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并能检测发现病原体。统合资源以进行病毒和某些特定病原体的快速诊断试验、准备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趋势分析、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别(现场或参考试验室内进行)以及根据各医院不同的流行病学需要使用这些资源,与临床微生物专家共同探讨。(IB)
7、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相关的职业健康需求(如医务人员的免疫、暴露后评估与处理、医务人员传染病感染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IB/IC)
8、在所有提供医疗活动的场所提供实施标准预防所需的物资和设施,包括手卫生设施和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服、面具和眼罩)(IB/IC)
9、应当不断发展和完善制度和流程确保可重复使用的医疗设备在另一个病人使用前得到清洁和适当处理。(IA/IC)
(三)发展和完善监督与医疗设施相适应的感染控制执行情况的程序,在医疗机构内将监督工作指派给熟悉感染控制工作的个人或组织。(II)
(四)发展和完善早期发现和管理的系统(如使用适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隔离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使潜在的感染病人在病人进入医院或长期护理设施(LTCF)的门诊病人初诊处(如分诊台、急诊科、诊室、医生办公室)被发现。(IB)
(五)发展和完善制度和流程以限制那些有传染病的症状或体征的人探视病人。对高危区域(如肿瘤病房、造血干移植病房、ICU、其他重度免疫低下病人)应谢绝探视以避免感染可能。(IB)
(六)根据本机构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操作指南以阻断病原体的传播(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建立监控这些指南的依从性的方法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工作人员。(IB)

二、教育和培训
(一)为那些即将从业于医疗机构的人员提供基于工作或任务性质的防止与医疗保健有关的病原体传播教育和培训,在继续教育项目中为他们提供周期性知识更新。目标是使所有的医疗保健工作者都得到教育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临床技师、检验人员、总务人员、洗衣工、食堂工作人员以及实习生、聘用人员、志愿人员。在一些特殊岗位要建立适当的上岗证制度和证件续核制度。要建立确保通过代理机构雇用的人员也得到必要的教育和培训,这可由代理机构提供或纳入医疗机构为全职工作人员进行的培训工作中。(IB)
1、在教育和培训计划中,应将疫苗的应用作为感染控制的辅助方法进行介绍。(IB)
2、进一步的教育和培训应依照成人学习的原则,使用与目标人群阅读能力和语言相适应的方式,使用可行的在线学习方式。(IB)
(二)给病人及探视人员提供指导性的教育如推荐手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的方式练习,及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的应用。(II)
三、监测
(一)监测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的微生物的发病率,将对病人的愈后有重要影响的医院感染作为监测对象,这样可以实施富有成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通过监测高危人群、操作、设备和传染性强的病原体以收集信息,发现医疗机构内的病原体的传播。(IA)
(二)在传染病监测中使用下列流行病学原则(IB):
1、使用标准的感染定义
2、使用以实验室为基础的数据(在可能的情况下)
3、收集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如病人的情况和/或医院或其他综合性机构里的医疗服务情况,特殊的人口学危险因素如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可导致严重不良预后的基础状况)
3、分析资料以甄别那些可能指示传播率增高的趋势。
4、反馈信息应包括: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可能的危险因素,防控策略及其对相关医疗工作者、管理者的影响,以及地方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内容。
(三)发展并完善减少感染传播风险的策略并评估其效率。(IB)
(四)当严格执行并记录了感染预防控制策略但有流行病学重要意义的病原体感染传播仍不断发生时,应请教精于感染控制和医学流行病学的专家,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推荐进一步的控制措施。(IB)
(四)定期对社区或本地的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的病原体(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百日咳、侵袭性A组链球菌、MRSA、VRE)(包括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的资料进行回顾,因为这可能影响本机构内的病原体传播。

四、标准预防
假定所有人员都有可能是某种病原体的潜伏期感染者或定植者,可能在医疗机构内传播,因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感染控制措施:
(一)手卫生
1、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避免所有不必要的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接触,一方面防止环境表面污染了清洁的手,另一方面防止病原体从污染的手上传播到物体表面。(IB/IC)
2、当手上有可见的污物、被蛋白质类物质污染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当使用有/无抗菌性的肥皂和水洗手。(IA)
3、如果手无可见污染或在使用无抗菌性的肥皂和水洗去污物后,如下文所述情况应进行手消毒。首选的手消毒方法是使用以乙醇为基础成份的手消毒剂。当然,也可以使用抗菌皂和水洗手。经常在使用无抗菌性的肥皂和水洗手后立即使用以乙醇为基础成份的手消毒剂会增加患皮炎的可能。(IB)
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手消毒:
(1)在接触病人之前。(IB)
(2)在接触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IA)
(3)在接触某个病人的完整的皮肤后(如给病人测脉搏、量血压或将病人抬起)。(IB)
(4)当在某个病人诊疗过程中从污染的身体部位转到另一清洁身体部位时。(II)
(5)接触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物体后(包括医疗设备)。(II)
(6)脱手套后。(IB)
4、当怀疑接触到芽孢(如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或炭疽杆菌)时使用有/无抗菌性的肥皂和水洗手。在这种情况下,手的揉搓与冲洗更重要,因为无论是乙醇、洗必太、碘伏还是其他杀菌剂对芽孢作用均轻微。(II)
5、如工作中需要接触那些处于高感染危险并可能导致不良预后的病人(如ICU或手术室中的病人)时,不要戴假指甲或其他佩饰品。(IA)
(1)对于那些直接接触除上述之外的病人的医务人员,也当建立对戴假指甲等行为的机构内规范。
(二)个人防护用品(PPE)(见图)
1、遵循以下使用原则:
(1)如2-4中所述,在预期诊疗操作中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防护用品。(IB/IC)
(2)在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时要防止污染自己的衣物和皮肤(见图)。(II)
(3)在离开病人的病室或隔间前脱下并丢弃个人防护用品。(IB/IC)
2、手套
(1)当可能接触血液或其他可能传染的物质、粘膜、破损的皮肤或可能被污染的完整皮肤(如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时应戴手套。(IB/IC)
(2)所戴的手套必须尺寸合适并结实耐用。(IB)
①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时应戴一次性医用检查手套。
②清洁环境或医疗设备时应戴一次性医用检查手套或可重复使用的手套。
(3)当接触病人和/或周围环境(包括医疗设备)后脱去手套,注意方法适当以免手被污染(见图)。不要戴同一副手套为一个以上的病人服务。不要为重复使用而洗手套,因为这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IB)
(4)为同一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手从污染的身体部位(如会阴部)移到清洁身体部位(如脸)时也应更换手套。(II)
3、防护服
(1)如果在操作或护理活动中可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为保护皮肤、防止弄脏或污染衣服应穿上适合的防护服。(IB/IC)
①如果直接接触患者,而患者有分泌物或排泄物外溢时应穿上防护服。(IB/IC)
②在离开患者环境之前脱去防护服并进行手卫生。(IB/IC)
(2)即使接触同一个病人也不要重复使用同一防护服。(II)
(3)并不推荐在进入高危险区域(如ICU、NICU、造血干移植病房)时例行穿上防护服。(IB)
4、口、眼、鼻防护
(1)在操作或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飞溅时应使用防护用品保护眼、鼻和口腔粘膜。根据情况不同可选择口罩、护目镜、面罩或其组合。(IB/IC)
5、在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支气管镜、气管内吸引<未使用套管内吸引时>、气管插管)时,如患者未被怀疑感染需额外的呼吸道防护的病原体(如多重耐药结核杆菌、SARS、出血热病毒)时,应穿戴下列之一:可遮护正面及侧面的面罩,附面罩的口罩,或口罩和护目镜。(另外需有手套和防护服)(IB)
(三)、呼吸卫生/咳嗽的方式
1、应教育医护人员重视将呼吸道分泌物在初始出现时包容处置的控制方法以避免飞沫或污物传播呼吸道病原体,尤其是在呼吸道病毒社区感染季节性暴发的时候(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IB)
2、为使具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及其陪伴在首诊时(如分诊台、急诊科的接诊或等待区域、门诊部、医生办公室)其呼吸道分泌物得到包容处置,应执行以下措施:
(1)在门诊及住院部的入口及关键位置(如电梯间、餐厅)处明确标示指导病人或有呼吸道感染迹象的其他人员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将口/鼻遮盖住,纸巾用后丢弃,如手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时应进行手卫生。(II)
(2)应提供纸巾及非手触式容器(如脚踏式塑料内壁垃圾桶)以丢弃纸巾。(II)
(3)应在门诊的等待区附近及住院部为进行手卫生提供设施及指示;提供便利的乙醇基手消毒剂的分发设施,如有可能的话应提供洗手设施。(IB)
(4)在社区的呼吸道感染呈流行趋势时(如学校的缺课学生增加、呼吸道感染就诊病人增多),应在咳嗽病人及其他有相关症状的人员(如病人的陪伴)进入医疗机构或诊室时提供口罩,建议他们在公共等待区域与他人保持特殊的隔离状态,理想的距离是至少三英尺。(IB)
有些医疗机构进一步将这一措施作为一项全年执行的标准方案。(II)
(四)病人安置
1、在病人安置中应考虑避免病原体传播的可能。如患者可能传染他人(如未包容处置的分泌物、排泄物或伤口分泌物,怀疑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的婴儿),应尽可能将其安置于单间病室。(IB)
2、病人安置时需考虑以下方面:
(1)确诊或怀疑的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感染病人的传播危险因素
(3)病区或病室内其他患者如发生医院感染后的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4)单间病室的可能性
(5)患者自己对安置的要求(如同类感染的一组病人)
(五)诊疗仪器设备
1、应当给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诊疗仪器设备建立包装、运送、使用的规范和流程。(IB/IC)
2、在高水平消毒和灭菌前,使用推荐的清洁剂去除高/中度危险性诊疗仪器设备上的组织残留以确保消毒和灭菌效果。(IA)
3、当处理有可见污物或可能接触过患者的血液或体液的诊疗仪器设备时,依据暴露风险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服)。(IB/IC)
(六)环境处理
1、建立规范和流程,按照病人接触的可能及污染程度对环境表面进行例行和重点清洁。(II)
2、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包括与病人紧邻的表面(如床栏、床上移动台面)和病人诊疗环境中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病室内的卫生间),清洁消毒的频率应比其他的表面(如等候区地面)高。(IB)
3、使用美国环保署(EPA)注册的含抗菌活性(如杀菌剂)的消毒剂处理最常污染诊疗环境的病原体。按厂家说明书使用。(IB/IC)
如有某种病原体(如轮状病毒,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诺如病毒)的持续感染迹象时,应注意当前使用的消毒剂的杀菌效力,可能病原体已经对该产品产生抗性,应更换更有效的消毒剂。(II)
4、在儿科医疗机构或在儿童在候诊区的医疗机构(如妇产科病房和门诊),应建立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和消毒的规范与流程。
应按以下原则建立规范和流程:(II)
(1)选择易于清洁和消毒的玩具
(2)不要使用共用的毛绒玩具
(3)大型固定玩具(如攀爬设施)不管有无可见污染至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4)如玩具有可能放进嘴里,在消毒后需用水漂洗,也可用洗碗机洗涤
(5)如玩具需清洁消毒,应立即进行或将其放入贴上标识的容器内并与其他清洁后待用的玩具分开放置。
5、多功能电子设备也应列入防止污染和清洁消毒规范流程中,尤其是病人使用的、给病人诊疗时使用的以及经常(如每日)在病室中进出的移动设备。(IB)
不推荐使用可拆卸保护膜或可清洗键盘。(未解决的争论)
(七)被服与洗涤
1、应选用对周围扰动少的纺织品以避免污染空气、物表和人员。(IB/IC)
2、如洗衣房使用斜槽,应确保其合理设计、维护并正确使用以使从污染衣物上散落的飞屑最小化。(IB/IC)
(八)注射安全
1、使用无菌技术以避免污染消毒的注射用品。
2、不要使用同一副注射器给多个病人进行药物注射,即使更换了针头和针头套管也不行。针头、针头套管和针筒是消毒后一次性使用的用品,不能再次使用,不管是给病人注射或仅是抽取或溶解药物以给下一个病人使用。(IA)
3、输液装置(如静脉输液袋、管路和连接器)仅供一个病人一次性使用并在用后适当处理。应当认为当一个注射器或针头/套管一旦与病人的静脉输液袋或输液装置连接后即被污染。(IB)
4、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的瓶装药物。(IA)
5、不要将单剂量注射瓶或安瓿中药物给多个病人使用或将剩余药物归并以下次使用。(IA)
6、如果必须使用多剂量瓶,用于多剂量瓶的针头或套管和注射器必须无菌。(IA)
7、不要将多剂量瓶置于直接给病人治疗的区域,并要按厂家说明书保存。如无菌状态已经或怀疑被破坏,则须弃置。(IA)
8、不要将输液袋或输液瓶中液体作为多个病人共用的注射溶剂。(IB)
(九)腰椎穿刺术的感染控制
髓腔内或硬膜下置管或注射(如脊髓造影、腰椎穿刺和脊椎或硬膜外麻醉)时应戴外科口罩。(IB)
(十)工作人员的安全
依照联邦和州政府对医务工作者经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防护要求执行。(IC)

五、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额外预防)
(一)基本原则
1、如病人确诊/怀疑感染/定植传染性强或流行病学上重要的病原体时,除标准预防外,还应使用额外的预防措施以阻止传播可能(见附录一)。(IA)
2、免疫抑制状态病人感染病毒后带毒传播的时间延长,因此其额外预防的时间也应相应延长。(IA)
(二)接触隔离(经接触传播的预防)
1、如患者已知或怀疑或有症状表明其有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风险时,应如附录一所述执行接触隔离。对于感染或定植多重耐药菌的额外预防指南请参阅:www.cdc.gov/ncidod/dhqp/pdf/ar/mdroGuideline2006.pdf
2、病人安置
(1)在急救中心,尽可能将需接触隔离的病人安置于单独病间。(IB)
如果单间病室不够时,应按以下原则安置:
①优先安置传播风险大的病人(如大、小便失禁者)于单间病室。(II)
②将感染或定植同一病原体的病人适当安置于同一房间。(IB)
③当必须将一个需接触隔离的病人与另一并未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病人置于同一病室时:
&#8226; 避免将需接触隔离的病人与感染后可能预后不良或感染风险很大(如免疫低下状态、有开放伤口或可能长期住院)的病人安置在一起。(II)
&#8226; 确保病人之间的相互身体隔离(即>3英尺)。在床间安装隔幔以尽量减少直接接触。(II)
&#8226; 不管病室中仅有一个或全部是需接触隔离的病人,在接触同一病室的不同病人时均应更换防护服并进行手卫生。(IB)
(2)在长期护理或家庭式护理机构,在决定病人安置时应个案处理,综合考虑对病室其他病人的感染风险、增加感染机率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感染或定植病人自身的不良心理影响。(II)
(3)在门诊部,应尽快将需经接触传播的预防的病人安置于检查室或隔间内。(II)
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手套
不管是接触病人的完整皮肤或与病人紧邻物品(如医疗设备、床栏)时均应戴手套。在病室或隔间的入口处即应戴手套。(IB)
(2)防护服
①当衣服可能被病人或病人紧邻的可能污染的环境/设备表面接触时应穿防护服。在病室或隔间的入口处即应穿防护服。当离开病人诊治区域时即应脱去防护服并执行手卫生。(IB)
②脱下防护服后,应确保衣服和皮肤不要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环境表面以免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病人或环境表面。(II)
4、病人的转运
(1)病人的病室外转运和移动仅限于诊疗需要。(II)
(2)如必须转运或移动病人,应确保病人身体上的感染或定植部位被包扎覆盖。(II)
(3)在转运需接触隔离的病人前先脱弃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执行手卫生。(II)
(4)在转运病人的地点穿上清洁的个人防护用品后再处置病人。(II)
5、诊疗仪器设备
(1)按标准预防处理诊疗仪器设备。(IB/IC)
(2)使用一次性或单个病人专用的低危险性诊疗护理设备(如血压计袖带)。如必须共用设备,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应进行清洁并消毒。(IB)
(3)家庭病房
①减少非一次性诊疗护理仪器设备带入需接触隔离的病人家庭。如可能,将诊疗护理的仪器设备放在患者家中直至不再需要服务。(II)
②如低危险性诊疗护理设备(如听诊器)不能留在患者家中,从患者家中带出前应按低-中水平消毒进行清洁消毒。也可将已污染的可重复使用设备放入塑料袋中以便带走并进行后续清洁消毒。(II)
(4)在门诊部,将污染的可重复使用低危险性诊疗护理设备放入塑料袋中以运送至污洗区处理后使用。(II)
6、环境卫生
确保需接触隔离的病人所在的病室优先获得更频繁(至少每天一次)的清洁和消毒,重点应关注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如床栏、床上移动式台面、床头柜、病室卫生间的抽水马桶表面、门把手)以及与患者紧邻的设备。(IB)
7、在病人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后解除接触隔离,或者按照病原体不同参照附录一处理。(IB)
(三)飞沫隔离(经飞沫传播的预防)
1、正如附录一所推荐的,如病人已知或被怀疑感染经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即大的液滴>5微米)传播的病原体时,需要采取飞沫隔离。(IB)
2、病人的安置
(1)在急救中心,尽可能将需飞沫隔离的病人安置于单间病室。(II)
如单间病室不足时,按以下原则安置病人:
①将咳嗽、咯痰较多的病人优先安排于单间病室。(II)
②将感染同一病原体的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IB)
③如必须将需飞沫隔离的病人与未感染相同病原体的病人安置于同一病室时,应避免与那些感染后可能导致不良预后或易于感染的病人(如免疫低下病人、长期住院病人)安置于同一病室。(II)
④确保病人之间的身体隔离(即间距>3英尺)。在病床之间拉上隔幔以减少密切接触的机会。(IB)
⑤无论病室中是否均为需飞沫隔离的病人,在接触病室中不同病人时均应更换防护服并执行手卫生。(IB)
(2)在长期护理或家庭式护理机构,在决定病人安置时应个案处理,综合考虑对病室其他病人的感染风险、其他选择可能。(II)
(3)在门诊部,应尽快将需飞沫隔离的病人安置于检查室或隔间内。指导病人遵循呼吸卫生/咳嗽方式指南。(II)
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在病室或隔间入口戴上口罩。(IB)
(2)不推荐与需飞沫隔离的病人密切接触时,(戴上口罩外)例行配戴护目设备(如护目镜或面罩)。(存在争议)
V.C.3.c.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r proven SARS, avian influenza or
pandemic influenza, refer to the following websites for the most
current recommendations ( www.cdc.gov/ncidod/sars/ ;
www.cdc.gov/flu/avian/ ;www.pandemicflu.gov/) 134, 1018, 1019
如病人被怀疑或已确诊感染SARS、禽流感或大流行性流感,请于以下网站参阅最新的指南:www.cdc.gov/ncidod/sars/www.cdc.gov/flu/avian/www.pandemicflu.gov/
4、病人的转运
(1)病人的病室外转运和移动仅限于诊疗需要。(II)
(2)如必须转运或移动病人,指导病人戴上口罩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方式指南(www.cdc.gov/flu/professionals/infectioncontrol/resphygiene.htm)。(IB)
(3)转运病人的工作人员不需要戴口罩。(II)
(4)在病人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后解除飞沫隔离,或者按照病原体不同参照附录一处理。(IB)
(四)空气隔离(经空气传播的预防)
1、正如附录一所推荐,如病人已知或被怀疑感染人-人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如结核、麻疹、水痘、播散性带状疱疹)时,需要采取空气隔离。(IA/IC)
2、病人安置
(1)根据最新的指南,在急救中心和长期护理机构,将需空气隔离的病人安置于空气传播隔离病房(AIIR)。(IA/IC)
①至少每6(旧建筑物)或12(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小时换气一次。
②将废气排出室外。如不能将废气从空气传播隔离病房直接排出室外,空气应以高效过滤(HEPA)后才可回到空气处理系统或邻近区域。
③当有需空气隔离的病人住进空气传播隔离病房(AIIR)时,不管是否有压差测量设备(如压力计),都要每日观察一些常见的空气压差迹象(如烟柱、飘带)。
④无人进出时保持空气隔离病房的门关闭。
(2)如没有空气传播隔离病房(AIIR),将病人转运至有空气传播隔离病房(AIIR)的医疗机构。(II)
V.D.2.c. In the event of an outbreak or exposure involving large numbers
of patients who require Airborne Precautions:
(3)当暴发或出现大量需空气隔离的病员时:
①在无足够的设备支持空气传播隔离病房(AIIR)时,应请教感染控制专家以决定病人安置的安全替代方案。
②将推测为相同感染的病人(基于临床表现和已知的诊断)安置于远离其他病人的一个区域,尤其要远离感染风险大的病人(如免疫低下病人)。
③在医疗机构内临时改建的区域使用简易轻便的方法(如排气扇)建立一个负压环境。将空气排出室外,要远离人群和进风口,或将空气排向其他空间前导入高效过滤器(HEPA)。(II)
(4)门诊部
①建立使确诊或疑似感染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人在进入门诊部时被甄选出来的系统(如分诊台、疾病分类标识管理)。(IA)
②尽快将病人安置于空气隔离病房(AIIR)。如不能安置于空气隔离病房,给患者戴上外科口罩并将其安置于检查室。病人离开后,房间需保持空闲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小时,以使空气充分交换。(IB/IC)
③指导确诊或疑似感染空气传播疾病的病人戴上外科口罩并遵守呼吸卫生/咳嗽方式指南。一旦进入空气隔离病房(AIIR),口罩即应除去,但如未进入空气隔离病房,则口罩必须一直戴着。(IB/IC)
3、个人的限制
如有相应免疫力的工作人员可供调配时,限制属于易感人群的医务人员进入确诊或疑似感染麻疹、水痘、播散性带状疱疹或天花的病人所在的病室。(IB)
4、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如患者感染如下疾病,在进入病人房间或家里时应戴上经适应性测试并经国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认证的N95或更高级别的口罩:
①感染肺结核/喉结核或皮肤结核破溃,而同时操作中可能使活菌播撒时(如灌洗、切开引流、旋涡浴)。(IB)
②天花。包括那些已记录进行过天花疫苗注射的人,推荐所有诊疗护理人员(已接种和未接种者)均应进行呼吸道保护,因为疫苗不能提供对基因工程病毒的保护作用或病毒载量过大(如高度危险的可生成气溶胶的操作、免疫低下病人、出血性天花、平坦天花)。(II)
(2)关于对曾经感染或经疫苗注射或血清学检验证实因而可能对麻疹/水痘-带状疱疹具有免疫力的人员为确诊或疑似感染麻疹/水痘/播散性带状疱疹的病人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问题目前尚不能给出建议,因为很难确认其免疫状态。(未解决的争论)
(3)当易感人群必须与已确诊或疑似感染麻疹/水痘/播散性带状疱疹的病人接触时,其穿戴的防护用品的类型(如外科口罩还是用N95口罩或更高级别的呼吸器)目前尚无建议。(未解决的争议)
5、病人的转运
(1)除诊疗需要外,应限制病人转运或搬动出病室。(II)
(2)如必须转运或搬运病人出空气隔离病房,给病人戴上外科口罩并尽可能遵循呼吸卫生/咳嗽方式指南。(II)
(3)如果病人有水痘/天花皮疹破溃或结核皮肤溃疡,应将损伤区域包扎起来以免在空气中的播撒或与破损皮肤感染病原体的接触。(IB)
(4)当病人已戴上口罩并将感染部位破溃皮肤包扎好时,陪同转运的医护人员不必戴上口罩或呼吸器。(II)
6、暴露后管理
(1)当易感人群与麻疹/水痘/天花病人有无保护的接触后(即暴露),应尽快注射疫苗或特异的免疫球蛋白。(IA)
①易感人群在暴露后72小时内注射麻疹疫苗。有疫苗注射禁忌症的高危人群在六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
②易感人群在暴露后120小时内注射水痘疫苗。尽可能为有疫苗注射禁忌(如免疫低下病人、孕妇、母亲在产前5天内或产后48小时内水痘发作的新生儿)的高危人群在96天内注射水痘免疫球蛋白(VZIG等)。
③易感人群在暴露后4天内注射天花疫苗。
7、依照病种不同参照附录一的指示解除空气隔离。(IB
8、可将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医疗机构结核分枝杆菌传播预防指南”和“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作为医疗机构肺结核传播预防的环境控制策略进一步的指导。这些指南中的环境建议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空气隔离的病人。

四、保护性环境(表4)
(一)正如“HSCT病人预防机会性感染指南”、“医疗机构环境感染预防指南”和“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指南2003”所述,应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置于保护性环境中以减少暴露于环境中的真菌(如曲霉菌)的机会。(IB)
(二)不推荐将其他对环境中真菌(如曲霉菌病)的感染风险高的病人置于保护性环境。(未解决的争论)
(三)如患者需要保护性环境,需依照如下执行(见表5):
1、环境控制
(1)使用中心共用式或端点式高效空气过滤(HEPA)网去除99.97%以上直径>0.3微米的颗粒。(IB)
(2)室内空气流向应从病床的一侧流向对侧再排出。(IB)
(3)室内与走廊应保持>12.5 Pa(0.01英寸水柱)的正压差。(IB)
每天应通过肉眼观察空气压差(如烟柱、飘带)。(IA)
(4)病室应密封良好以防室外空气的渗入。(IB)
(5)每小时至少换气12次。(IB)
2、物体表面(如室内装潢)应光滑、无孔、易于擦洗,而不应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II)
3、病室及走廊均不应使用地毯。(IB)
4、禁止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II)
(四)尽可能减少需保护性环境的病人因诊疗等需要离开病室的时间。(IB)
(五)如病人需离开保护性环境,而医院正在进行建筑施工,为防止吸入含感染性孢子的空气颗粒,当病人病情允许时需提供呼吸保护(如N95口罩)。(II)
(1)不推荐为病人使用呼吸器进行适应性测试。(未解决的争论)
(2)不推荐在没有进行建筑施工的地方离开保护性环境时也使用呼吸器。(未解决的争论)
(六)在保护性环境中使用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额外预防)。
1、在与所有病人接触时均使用标准预防。(IA)
2、附录一所列的疾病应按推荐使用飞沫隔离或接触隔离。因患者免疫低下使排毒时间延长,因此病毒感染的额外预防时间可能需相应延长。(IB)
3、如患者未被怀疑/确诊感染或按标准预防原则并不推荐时,医务人员不需要穿戴预防屏障(如口罩、防护服、手套)。(II)
4、如患者需要保护性环境,同时又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或喉结核、水痘-带状疱疹急性期),则需空气隔离。(IA)
(1)确保保护性环境正确设计以保持正压。(IB)
(2)在保护性环境的病室与走廊之间设置一个缓冲间以进行适当的气压平衡。空气应有独立排出室外的设施,如必须回风则在气道中设置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
(3)如不能设置缓冲间,则应将患者置于空气隔离病房(AIIR)并在病室中使用便携式工业级高效空气过滤(HEPA)器以增强过滤孢子的效果。(I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附录一译稿

上传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附录一译稿,请各位大师批评指正
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附录一.doc (544.5 KB, 下载次数: 86)

[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08-5-7 08: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6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附录二译稿

上传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附录二译稿,请各位大师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fyk8595 于 2008-5-6 23:32 编辑 ]

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指南附录二.doc (143.5 KB, 下载次数: 73)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威望 +2 收起 理由
楚楚 + 10 + 2 你太棒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fyk8595 的帖子

您真厉害,佩服!!: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fyk8595 的帖子

你好棒啊!:ok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夸奖!还应向你们学习,继续努力!:look :r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潮水 于 2008-3-30 21:38 发表
认领和翻译情况在2楼!欢迎参与翻译认领!谢谢!

:L :L :L ,今天才看到,还是等现成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潮水 于 2007-9-21 12:49 发表
翻译认领整理

这是一项大工程啊!大家要多多支持啊!

全文219页,目前申领情况如下!(不断更新中)

潮水:1-11页(已完成)、20-31页
楚楚:129-130页(已完成)
wshh1975:74-92页
柳莲飘飘:12-20页(其中14-20页已完成)
右手心:38-40页(已完成)、47-49 页
蜗牛:49-56页(已完成)
王传清:12-40页


[ 本帖最后由 潮水 于 2008-3-30 21:35 编辑 ]

好象好久没更新了吧?桂花香的、fyk8595的。。。都没上榜啊,有的上榜的找不到呀。

[ 本帖最后由 临海听涛 于 2008-6-9 21: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希望有机会也积极参与其中以报答论坛各位的老师高质量的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