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三把手

[公告] 青海省发生一起鼠疫疫情

发表于 2009-8-4 11:20:19 | 查看全部
青海省卫生厅昨晚公告,截至3日20时,该省海南州兴海县鼠疫共有三例死亡病例。
8月1日,鼠疫出现首例死亡病例,2日又增加一例,昨天死亡病例达到了3例,确诊12例病例中另外9人继续进行隔离治疗,其中,1例病情危重,1例患者较重。当地卫生专业人员在疫区继续消毒、杀虫、灭鼠、灭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12:59:11 | 查看全部
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不断出现,我们的工作永远是不能松懈、必能停歇的。继续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13:14:35 | 查看全部
 中新社北京八月三日电(记者 曾利明) 青海省卫生厅刚刚发布的信息称,截至今天(三日)二十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已确诊肺鼠疫病例十二例,增加一例死亡, 使死亡病人增加到三例。青海省已对疫源地依法进行封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当地物资保障充足,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现九例患者继续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其中,一例患者病情危重,一例患者较重,其余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国家临床医学专家和省内临床医学专家继续进行医疗救治。

  由国家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率领的专家小组目前正在疫区现场,进行野外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对确诊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治疗、跟踪管理;兴海县子科滩镇及周边地区已被依法封控,确诊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观察。

  七月三十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疑似鼠疫疫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专家确认为肺鼠疫。确诊的十二例中,首例死亡的是一名三十二岁的男性牧民。现九例患者继续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专家提醒,凡今年七月十六日后曾到过疫源地的人员,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迅速到当地疾控机构就诊。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中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如不及时治疗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俗称“黑死病”。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可通过病人雾化飞沫传染他人。

  有资料显示,此次疫情是青海省近十年来出现的第三次疫情,二00一年五月十七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河北乡赛羊村二十九岁的藏族青年努日桑,因剥自毙的野狐狸皮时被跳蚤叮咬而感染。二00四年十月三日,海西蒙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一名中年汉族男子,因剥食旱獭肉而感染鼠疫。这两起疫情都被迅速有效控制,未造成大规模流行。

  兴海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全县六点七万人。发生疫情的子科滩镇人口居住分散,死亡病人均为当地牧民,确诊患者多为死者亲属。

  据知,青海省卫生厅为当地群众紧急印发十万份鼠防科普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0:21:17 | 查看全部
青海鼠疫疫源仍不清楚 发病到死亡最快达4小时
“由于疫区封锁,现在还没有关于患者的任何消息,还不知道首例是如何感染上鼠疫,但是其他感染者均是首例的亲属。截至2日晚,死亡病例已达2例。”青海省政府新闻处人士对CBN记者表示。

  疫情发生后,省、州、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专家已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疫源地处理等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发生后,副省长亲自带队,由省政府、卫生部专家、省卫生厅等部门,组成了应急指挥部。”上述人士表示。目前, 子科滩镇及周边地区已依法封控。

  “在中国西部有很大的地方都是存在鼠疫的,存在于一种叫做旱獭的动物当中。旱獭的皮毛还是蛮值钱的,大约40元。如果把它做成大衣就值几千元,所以很多人就去捕猎旱獭,买它的皮。同时捕猎者要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生存,旱獭肉就成为了他的食物。人主动去接触旱獭,就会感染鼠疫。因为旱獭胆小,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接触它就不会感染鼠疫。”鼠疫专家、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俞东征对CBN表示。

  为了防止捕捉旱獭而传染上鼠疫,1993年3月15日卫生部颁发了《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要求旱獭皮必须经加工达到卫生合格要求后方可出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售旱獭肉、爪、尾、骨、内脏和生脂肪。严禁出售一个月以内剥取的新鲜皮张。

  “像鼠疫、炭疽、流行性出血热等,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需要对它努力监视。”俞东征表示,“青海省以及青藏高原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鼠疫,由于面积大,我们的监测点不可能全部布控。”因为根据当前的技术,我们还无法实现“灭鼠拔源”,人类还不具备完全消灭鼠类的能力。这是由于啮齿动物的三大特征:超强的自我防卫能力,超强的耐受恶劣环境的能力和超强的繁育能力所决定的。目前人类普遍采取的捕打和毒杀手段,无法克服这三大能力,将某种啮齿动物作为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灭掉,现在不可能是一个现实的目标。

  鼠疫之所以称之为人类的头号杀手,有着当仁不让的理由。“虽然现在治疗鼠疫的抗生素很多,也很便宜,比如链霉素就可以,但是鼠疫发病很快,最快的速度是从发病到死亡只有4小时。”俞东征表示。

  卫生部门提醒,7月16日以后曾到过该地区的人员,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速到当地疾控机构就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0:23:48 | 查看全部
肺鼠疫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肺鼠疫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肺鼠疫预防:灭鼠灭蚤,预防动物间鼠疫,隔离鼠疫病例,预防传播。

  疑似病人均应报告疫情,肺鼠疫须严格呼吸道隔离至痰菌阴性,控制鼠间鼠疫。

灭蚤以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疫区居留者及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2周前接种菌苗,有效期1年,接触病人者可用药物预防。链霉素每天1g肌注,或磺胺嘧啶4g/d分,4次口服。

  肺鼠疫用药建议: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0:27:03 | 查看全部
肺鼠疫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轻中度贫血伴血小板减低。

  2.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可取淋巴结穿刺液、痰、血或脑脊液,压片或印片染色镜检,亦可做培养和动物接种。



  3.血清学检查鼠疫病的凝集试验为常用的诊断方法,反向血凝试验检测抗体急性期及恢复期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或效价≥1∶100有诊断价值。

  其他辅助检查:X线胸片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融合性实变阴影。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有发热、全身毒血症状,急性淋巴结炎或咳嗽,胸痛,咳血痰,呼吸困难等表现应怀疑为鼠疫,确定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出鼠疫杆菌和(或)检测血清特异性F1抗体,效价≥1∶100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0:34:01 | 查看全部
北方鼠疫传入风险增高
青海鼠疫疫情引起广泛关注。记者昨天采访获悉,广东从1953年起已有55年没有发现鼠疫病例,但近年来北方鼠疫传入的风险增高,原鼠疫疫源地雷州半岛也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


  雷州半岛曾流行鼠疫

  警惕有死灰复燃可能

  专家介绍,鼠疫曾是严重危害广东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据记载,鼠疫在广东省流行自1866年—1952年历87年之久,疫源地主要分布于粤西的雷州半岛,波及当时全省69个县,病死48.6万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开展了大规模的鼠疫群防群治运动,积极采取灭蚤、灭鼠、预防接种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性预防措施,于1952年有效控制了鼠疫流行。从1953年起,广东省至今没有发现鼠疫病例。

  “但目前广东鼠疫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鼠疫疫情出现反复,新疫源地不断出现,部分鼠疫静息疫源地重新活跃,动物鼠疫流行范围逐渐扩大。存在再次传入广东省的可能,尤其是北方鼠疫由旱獭、黄鼠等动物携带传入的风险增高。

  另外,原鼠疫疫源地雷州半岛的鼠疫流行环境尚未彻底改变,主要鼠疫传播媒介(黄胸鼠和印鼠客蚤)密度多年来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有重新爆发、死灰复燃的可能。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广东仍存在鼠疫防治机构设施落后,监测设备简陋,专业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等老问题。

  粤年检测活鼠超万只

  市民莫碰病死鼠和獭

  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我省已出台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与《广东省鼠疫防治“十一五”规划》。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把鼠疫防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以原鼠疫疫源地湛江地区为重点,加强鼠疫防治队伍建设,以及三个疫源县(廉江、遂溪、雷州)鼠防机构配备生物安全柜等实验设备。

  据了解,目前全省每年设置流动监测点,通过监测掌握全省鼠疫防治动态。全省每年要检测活鼠超万只,并尽量多检鼠体蚤。普及“三不”(不剥、不食、不接触病死鼠、獭)和“三报”(报告病鼠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等鼠疫防治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0:38:00 | 查看全部
青海肺鼠疫事件始末:
 发生:7月30日,青海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疑似鼠疫疫情

  确诊:8月1日,截至目前已确诊病例12例,其中1例死亡

  封控:8月2日,青海已对疫源地依法封控,疫情获有效控制

  专家:8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鼠疫防治专家到达疫情发生地

  升级:8月2日20点,肺鼠疫确诊病例仍为12例,2例死亡

        8月3日,青海肺鼠疫疫情死亡病人已三例 疫情获有效控制

  提醒:7月16日后曾到过疫源地人员,如有发热症状应就诊

  传播:青海现肺鼠疫疫情2人死亡 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历史:2004年10月,青海发生鼠疫8人死亡 

       2004年09月,甘肃青海出现人间鼠疫病例

       2008年10月,西藏2人感染肺鼠疫型鼠疫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0:56:16 | 查看全部
是烈性传染病!暂且不能到疫区旅游!
传播途径:肺鼠疫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肺鼠疫预防:灭鼠灭蚤,预防动物间鼠疫,隔离鼠疫病例,预防传播。

  疑似病人均应报告疫情,肺鼠疫须严格呼吸道隔离至痰菌阴性,控制鼠间鼠疫。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有发热、全身毒血症状,急性淋巴结炎或咳嗽,胸痛,咳血痰,呼吸困难等表现应怀疑为鼠疫,确定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出鼠疫杆菌和(或)检测血清特异性F1抗体,效价≥1∶100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1:14:53 | 查看全部
甲类传染病,密切关注,积极防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4 21:46:54 | 查看全部
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灭鼠工作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08:05:49 | 查看全部

青海兴海县肺鼠疫死亡病例增至3人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生的肺鼠疫疫情死亡病例今日增加至3人,住院隔离治疗病例9例,其中危重1例,另有1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症状,无新发病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08:34:28 | 查看全部
青海地方病研究所是承担鼠疫疫情控制的重点部门,请链接http://www.qhedpc.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08:41:17 | 查看全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怎么不断考验我们的应急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5:48:13 | 查看全部
科室的老师被派去疫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4:38:41 | 查看全部
新华网青海海南8月5日电(记者 吕雪莉)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生的肺鼠疫疫情,医学专家称,经初步查明,首例患者发病是因家犬引起。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王虎教授5日介绍,鼠疫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三是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病死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引起鼠疫。

    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首例患者发病原因是由自家散养的狗引起。

    王虎教授推测,首例患者的发病路径是:自家散养的狗觅食了草原上自毙的染疫旱獭而感染了鼠疫,之后死亡。而主人在处理狗的尸体过程中,受到狗身上寄生跳蚤的叮咬,而感染了鼠疫。从感染到死亡仅三天时间。

    王虎说:“对病死的家犬,按理应该在自身有防护的情况下,在距离居住点50米外的地方挖坑,将死犬拖入坑中焚烧,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进行深埋,之后对发现死犬的地方、死犬经过的地方都要进行消毒。但是,首例患者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对死犬进行了处理。染病后,他的亲属和邻居没有任何防护与他密切接触,导致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9:32:58 | 查看全部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约1~1.5μm宽约0.5~0.7μm,两端染色较深。无鞭毛,不能活动,不形成芽胞。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有荚膜。可在变通培养基上生长。在陈旧培养基及化脓鼠疫传播病灶中呈多形性。
  本菌的抗原成份:①荚膜FI(fraction I)抗原,分为两种,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F--IB)。抗原性较强,特异性较高,有白细胞吞噬作用,可用凝集、补体结合或间接血凝检测;②毒力V/W抗原,在细胞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机体产生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故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鼠疫杆菌产生二种毒素,一为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质),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毒性,另一为内毒素(脂多糖),较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Shwartzman)反应。
  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即死,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鼠间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当每公顷地区发现1至1.5只以上的鼠疫死鼠,该地区又有居民点的话,此地爆发人间鼠疫的危险极高。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因肺鼠疫可通过飞沫传播,故鼠疫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败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传染性。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三种鼠疫类型可相互发展为对方型。
  (二)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鼠疫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人间鼠疫多由野鼠传至家鼠,由家鼠传染于人引起。偶因狩猎(捕捉旱獭)、考查、施工、军事活动进入疫区而被感染。
  2.流行性 本病多由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3.季节性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
  4.隐性感染在疫区已发现有无症状的咽部携带者。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鼠疫杆菌侵入皮肤后,靠荚膜、V/W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随后又靠透明质酸及溶纤维素等作用,迅速经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发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则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继而播及肺部,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败血症,称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少数感染极严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并在其中繁殖,称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死率极高。
  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大小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有广泛出血;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以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腺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
  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其他少见类型
  1.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2.脑膜脑炎型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在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体征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3.眼型病菌侵入眼结膜,致化脓性结膜炎。
  4.肠炎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粘液血样便,并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检出病菌。
  5.咽喉型为隐性感染。无症状,但从鼻咽部可分离出鼠疫杆菌。见于预防接种者。
诊断
  对第一例病人及时发现与确诊,对本病的控制与预防极为重要。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曾有鼠间鼠疫流行或有赴疫区史;有接触可疑动物或类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各型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是确定本病最重要依据。对一切可疑病人均需作细菌学检查,对疑似鼠疫尸体,应争取病解或穿刺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血清学应以双份血清升高4倍以上作为诊断依据。
  1.常规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常达20~30×109/L以上。初为淋巴细胞增高,以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减少。
  (2)尿尿量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
  (3)大便肠炎型者呈血性或粘液血便,培养常阳性。
  2.细菌学检查 采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进行检查。
  (1)涂片检查用上述材料作涂片或印片,革兰氏染色,可找到G-两端浓染的短杆菌。约50~80%阳性。
  (2)细菌培养检材接种于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血培养在腺鼠疫早期阳性率为70%,晚期可达90%左右。败血症时可达100%阳性。
  (3)动物接种将标本制成生理盐水乳剂,注射于豚鼠或小白鼠皮下或腹腔内,动物于24~72小时死亡,取其内脏作细菌检查。
  (4)噬菌体裂解试验用鼠疫噬菌体加入已检出的可疑细菌中,可看到裂体及溶菌现象。
  3.血清学检查
  (1)间接血凝用F1抗原检测患者或动物血清中F1抗体。F1抗体持续1~4年,故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回顾性诊断。
  (2)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血清检测可疑标本。特异性、灵敏性较高。
  (3)其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测定F1抗体,灵敏性高,适合天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鉴别诊断
  (一)腺鼠疫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淋巴结炎 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
  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 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上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
  3.免热病 由免热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轻,腺肿境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被迫体姿,预后较好。
  (二)败血型鼠疫 需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
  (三)肺鼠疫 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
  (四)皮肤鼠疫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
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严格的隔离消毒患者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饮食与补液 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护理 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病人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二)病原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成人首剂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时1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小儿20~40mg/kg/日,新生儿10~20mg/kg/日,分2~4次肌注。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继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
  2.庆大霉素:每日24~32万μ,分次稀释后静脉滴入,持续7~10天。
  3.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轻症者初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以后每日2g;严重者宜静脉滴注,第1次0.75~1g,每日2~3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7~10天。
  4.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脉滴入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5.磺胺嘧啶:首剂5g,4小时后2g,以后每4小时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用至体温正常3日为止。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
  (三)对症治疗烦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镇静止痛剂。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结膜炎可用0.25%氯霉素滴眼,一日数次。
预防
  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3.切断传播途径: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保护易感者
  1.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1倍。
  2.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接触患者后可服下列一种药物预防,四环素每日2g,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2g,分4次服;或链霉素每日1g,分1~2次肌注,连续6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sific2007@163.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如有
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SIFIC感染
    循证资讯
  • SIFIC感染
    科普笔记
  • SIFIC感染视界
Copyright © 2001-2024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626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
小小牧童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