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461
- 最近打卡:2025-09-19 08:47:08
|
给力啊。我也添个砖。
一、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6.1.3.1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
6.1.3.2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
二、卫办医政发〔2010〕62号《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7.生物安全柜每月应当做一次沉降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
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9.水平层流洁净台每周应当做一次动态浮游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
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感染控制监测
透析治疗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 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质量控制
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 1 次,要求细菌数< 200 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 3 个月 1 次,内毒素< 2 F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 1 次。(当然菌落数和内毒素含量已有新要求,透析液、透析用水菌落数<100,内毒素分别<0.5和<0.25,详见YY0572-2015和YY0598-2015)
四、卫医发[2000] 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二十三条 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