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的要求: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原则中:一、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针对的是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1.患者隔离措施:(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2.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用后物品;(2)进入确证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二、飞沫传播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原则: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1.患者的隔离,限制患者的活动,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做好防护;(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4)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2.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