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星火

[资料] 有奖征集问答:甲型H1N1流感(swine flu)一百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着急做课件,谢谢各位老师的无私奉献。先准备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下载学习,: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27、甲型H1N1流感怎样防治和控制才能够防止它的蔓延?
应该是(全社会)一起,因为公共卫生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都是公共卫生的事情,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全员动员),通过动员社会、一个是(科学疏通),一个是(政府主导)。
28、我国从哪三大途径共同防控甲型H1N1流感?
1)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渠道),在疾病预防控制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2)做一定的预防准备,比如说预防(药物)和相关的(医疗器具),(治疗药物)、(口罩)等。做了一定的预防准备,比如说预防药物和相关的医疗器具,药物、口罩等。3)配合世卫组织进行(疫苗)的研制。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29、甲型H1N1流感隔离预防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各类患者的(合理安置)与(正确转运),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注意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与必要的(消毒)、诊疗护理用品的管理、病人衣物的(清洗与消毒)、(医疗废物)和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病人餐饮用具的(消毒处理)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CDC资料

30、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几种猪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4%)。病毒在猪群中通过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在温带地区,猪间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许多国家常规给猪群接种疫苗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亚型(如H1N2,H3N1,H3N2)。像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样,猪也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最初曾认为,H3N2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人传向猪的。有时,猪能同时感染一种以上的病毒类型,使得这些病毒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或重配。这能导致一个流感病毒包含许多来源的基因,称为重组病毒。一般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但有时确实能跨越种群屏障引起人类发病。


31、 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散在的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和暴发都曾偶见报道。一般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

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32、哪些地区已经发生了人间病例?

自从IHR(2005)在2007年开始实施以来,WHO已获得了来自美国和西班牙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通报。


33、人是怎样感染的?

人类通常从感染的猪身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然而,一些病例并没有猪接触史,或者未曾接触过猪所在的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发生了人-人传播,但仍局限在密切接触者以及与病人同处在封闭环境的人群中。


34、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

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加热至70摄氏度/160华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35、 哪些国家发生了猪间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

甲型H1N1流感不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因此全球动物感染情况的分布尚不清楚。本病被认为是美国的地方病。目前已知,北美洲和南美洲,欧洲(包括英国、瑞典和意大利),非洲(肯尼亚)和东亚的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都曾发生过猪间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


36、大流行的风险如何?

大部分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和猪有日常接触的人群,缺乏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假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备了有效的人传人能力,则有可能引起流感大流行。此类病毒一旦引起大流行,影响程度很难预测:其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人群的免疫水平、从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获得抗体的交叉保护作用、以及宿主的个体因素。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重组重配,成为杂交病毒,从而可能引起大流行。


37、有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吗?

没有。流感病毒变异的非常快,而疫苗和循环病毒间的匹配对于向疫苗接种者提供足够保护力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WHO每年需要选择两次季节性流感疫苗病毒株的原因,一次针对北半球的冬季,另一次针对南半球。目前,根据WHO推荐生产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并未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现在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是否能为美国和墨西哥正在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交叉保护还不清楚。WHO正与相关组织密切合作,在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方面提出进一步建议。一旦得到更多信息,将及时更新本部分信息。


38、有什么治疗药物吗?

在一些国家,抗季节性流感病毒药物是可以获得的,且预防和治疗该病是有效的。有两类这样的药物:1)烷胺类(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2)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先前报道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大部分病例没有进行医学治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即已痊愈。

一些流感病毒产生了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这限制了化学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的效力。从美国最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是敏感的,但是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制订利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策略来说,目前的信息尚不充分。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评估,以及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危害和益处来做出决定。根据病毒对抗病药物的敏感性,国家和地方当局推荐在目前美国和墨西哥正在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中,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来治疗和预防该病。
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3226631/3065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39、有没有一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疫苗?

目前还没有,不过相关的疫苗研发正在进行之中。当某种流感病毒正在流行时,针对这一病毒的流感疫苗中通常都含有已被杀死(即灭活)或毒性减小的流感病毒,这样就能使人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从而让免疫系统做好准备应对真正的流感病毒来袭。

要想让疫苗达到最好的预防保护效果,疫苗中包含的病毒就必须与正在流行的病毒尽可能地接近。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现在还没有制作出包含这一新病毒的流感疫苗。研制一种全新的流感疫苗通常需耗时5至6个月。

40、如果出现流感大流行对于疫苗生产有何影响?

目前,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仍停留在5级。如果世卫组织宣布将该警告级别提高到6级,即表明一种病毒在一个以上地区大范围流行,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但这本身并不意味着自动要求疫苗生产商立即停止生产常规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并开始生产用于防控流感大流行的疫苗。

季节性流感同样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流感疫情,因此未来当一场新的流感大流行发生时,世卫组织会综合考虑几个重要因素,例如流行病学、疾病本身严重程度等,据此决定何时正式对疫苗生产商提出建议,以便后者开始大规模生产新型疫苗。

41、疫苗对于控制流感大流行到底有多重要?

流感流行时,疫苗是最有价值的保护手段之一。其他防控方法还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公共社交活动和保持个人卫生。

42、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吗?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但初步研究表明,在对付甲型H1N1流感方面,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

43、世卫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

世卫组织接到第一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报告后,作为世卫组织合作中心之一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立即行动,开始为研制疫苗制备候选病毒。世卫组织同时与全球各疫苗生产商协商,为研发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提供一切所需材料。世卫组织还与各国卫生监管部门联系,以确保新疫苗合乎所有安全规范,将来尽可能快地提供给各个国家。

44、研制针对一场新流感大流行的疫苗需要哪些步骤?

研制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必须采用经过世卫组织认可的疫苗研制流程。目前,用于疫苗研制的候选病毒毒株已由美国疾控中心完成识别。这些毒株一旦制备完毕,全球有意对其利用开发的机构在办理必要手续后均可获取,进行疫苗生产。估计到今年5月中旬,疫苗生产商就能获得毒株。

45、最快何时能生产出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从最初识别出大流行的流感毒株到第一剂疫苗上市,通常需要5至6个月。在商家生产疫苗的同时,各国卫生监管部门也会同步启动审批程序。在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各国监管部门将会快速审批疫苗。

46、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全球生产能力有多大?

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估计全球每年至少可生产10亿至20亿剂这样的疫苗。

世卫组织将跟踪流感大流行的发展,当获得足够信息时,将定义哪些人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各国可参考决定优先注射疫苗的人群,以便使有限的疫苗供应发挥最大的保护效果。

47、假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半年后变异,现在研制的疫苗届时还有用吗?

现在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化还为时尚早,不过世卫组织等有关机构正密切监视病毒的任何变化,将来一旦发现病毒出现重大变化,这种密切、持续的监测将会引导快速反应。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 ... _6348_113877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型H1N1流感鉴别5问

目前正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几年前全球同抗非典的一幕幕。人们自非典后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熟悉了及时消毒、开窗通风等防范常识,而对于甲型H1N1流感,相当多的人还是感到比较陌生。那么,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流感、非典,在症状、防范上有何异同?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48、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流感有何异同?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在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普通流感主要通过人际传播,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症状

  在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潜伏期

  甲型H1N1流感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普通流感虽然也有致死病例,但远远没有甲型H1N1流感致死病例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48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易感染人群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流感最易感染人群,分别是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防治措施

  如果自己感染了一般流感,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多休息,喝大量的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

  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遮盖物使用后应丢弃或清洁;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49、甲型H1N1流感与非典有何异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近日在介绍此次蔓延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表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强度肯定超过SARS和人禽流感,但病死率不会高于SARS和人禽流感。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非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甲型H1N1流感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如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非典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

■潜伏期

  非典的潜伏期一般在4-10天,临床报告最短病例为1天,最长有20天,甚至有极个别病例达到28天。要远远高于甲型H1N1流感的1-7天。

■预防措施

  在防治疫苗一块,目前各个国家正在加紧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于非典,人类已经找到了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

  甲型H1N1流感跟流感传播类似,可以通过咳嗽或喷嚏中的小液滴传播。小液滴可被直接吸入呼吸道,或者通过握手、接触物件等方式,经手将病毒带至呼吸道。而且,病毒可以在笔、书本、茶杯乃至键盘上存活数小时之久,直至人通过接触这些物件而最终受到感染。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新的感染或发病。

  对于防范非典,市民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定期消毒;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

50、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最快要多久?

  目前只有用于猪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就目前情况看,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人类甲型H1N1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今年4月29日,美国确认第1例感染H1N1病毒死亡案例。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际,美国联邦政府和流感疫苗生产商开始加紧研制新疫苗,以控制可能爆发的大规模疫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代理主任理查德·贝瑟博士表示,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培育生产疫苗所需的“候选株”。他说:“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培育工作,因此,一旦决定投入疫苗生产,我们也做好了准备。”

然而,即便美国疾控中心现在已经培育出“候选株”,疫苗生产商也至少还需4-6个月才能生产出适合公众使用的疫苗。因为,任何流感疫苗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数月的时间。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把数百万的流感病毒株置入受精鸡蛋内;然后,研究人员需从中再提取出可供人安全使用的病毒疫苗。

  对此,各大疫苗生产商都在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对疫苗的研究进度。作为世界几大流感疫苗生产医药公司,昨天,葛兰素史克中国区相关人士透露,已经和世界卫生组织取得联系,并密切关注。一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病毒样本就将快速进入新疫苗研制生产阶段。

  还有众多流感疫苗生产商称,一旦政府作出生产疫苗的决定,相关设备和科学家就立即投入到疫苗的生产中去。

51、体温检测为何不能完全筛查出感染者?

  为了严防甲型H1N1流感,全世界各大机场纷纷安装体温检测设备,但专家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逃过现代技术的法眼。专家称,有些感染者在接受体温检测时可以轻松过关,因流感从感染到病发有1-7天的潜伏期,感染者只有在出现发热症状时才能被体温检测仪器查出来,而在病发前的一整天,病毒依然可以通过咳嗽和喷嚏传播。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袁国勇说,出现症状前的一天,甲型H1N1流感依然有传染性,这意味着在坐飞机返回香港途中,虽然没有症状,但已经开始传染给别人了。因此,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后被隔离可能为时已晚。专家表示,人染上甲型H1N1流感后,在12-24小时之内就开始具有传染性。专家建议,从危险地区回家的人们应该自我隔离并戴口罩7天。

52、我国最快多久可确诊甲型H1N1流感?

  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努力,已经研制出了特异而且灵敏的快速诊断方法,马上就可以装备全国CDC的网络实验室系统。一旦中国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24小时以内就可以确诊。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已掌握病毒序列情况,并可以采取一些检测方法确诊病例,根据这种方法,从疑似到确认病例,需要24小时左右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5 23: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5 07:08 编辑

53、健康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加速病毒耐药?
    此前,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曾光主编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百问》。曾光在书中指出,甲型H1N1流感目前没有特效预防药物。如果周围出现疑似病例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目前供选择的药物有达菲、乐感清及中草药等。

    他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独依靠药物来预防流感,应该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预防流感发生;另外,也不建议为了预防的目的,在健康人群中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这会加速病毒耐药性的发展。

    个人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曾光表示,使用肥皂和清水勤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保证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轻压力,保证摄入足够营养。


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www.labweb.cn)!原文地址: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9-5-14/article_view_969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54、在防治流感时,卫生部为何规定医务人员将优先接种疫苗?


为吸取非典期间的教训,减少和避免甲型H1NI流感医院感染的发生,卫生部昨天发布《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南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每日对其进行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同时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指南称,定点收治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整个病区应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应当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各区之间使用颜色区分,清洁区划蓝色线,潜在污染区划黄色线,污染区划红色线,以警示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一旦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应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此外,对于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要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患者病情危重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型H1N1流感防治百问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1535
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发生了甲型HlNl流感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发现该病毒的流行,但需要对公众加强有关甲型HlNl流感防控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知识手册,采用问答的形式,以宣传和普及甲型HINl流感的传播特点、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本书适合需要了解甲型HINl流感的广大读者,以及各级、各类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卫生工作者阅读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7 04:57 编辑

55、引起近期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原体是什么?
答:最新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间传播。

56、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答: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又称A型)流感病毒引起人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57、甲型H1N1流感是传染病吗?
答: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4月30日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58、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新病毒吗?
答: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7 05:01 编辑

59、甲型H1N1流感对于我国的疾病防控有什么启发?
答: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对于甲型H1N1流感,还要讲预防为主。经过2003年非典,我国薄弱的公共卫生有了明显改观。在非典时养成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室内通风、不随地吐痰等,要保持下来,不能随着非典的远去而淡忘。
60、主要个人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对已经回家的密切接触者,再实施集中观察,就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转运等。
61、为什么不把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集中起来观察?

  答: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传染源,这是首要的。


62、居家观察密切接触者的家属有什么限制?

  答: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观察,对他的家属实施医学观察,家属并不需要限制自己的活动,只要注意和密切接触者保持距离,再一个是家庭的通风。家属可以出门,本人不能出门。

63、家属与密切接触者的距离应保持多少?

  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1.8米到2米是有效距离。

64、居家观察有什么样的好处?

  答:比如说有家属的可以戴上口罩,出来买菜做饭,这样可以解决密切接触者生活上的问题。

65、为什么有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观察?

  答:主要是根据密切接触者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在历下区集中观察的有两例,主要都是外地人,不方便居家观察,而本地人原则上都是居家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9 13:33 编辑

66、该为甲型H1N1流感担心吗?
答:应不应该担心要根据两种因素而定: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以及传播范围。目前仍不清楚这次流感的严重程度,但是墨西哥死亡的人都是一些经常不会因为流感而丧命的年轻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病毒非常危险。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地方的情况都很糟糕:美国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情况就不太严重。现在,流感爆发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查找有多少人携带有流感病毒,其中有多少人严重感染,以便得知这次流感爆发有多么严重。

67、这次流感爆发会波及到我们所居住的地区吗?
答:这也要根据两种情况而定:病毒是否会传播到你所居住的地方以及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情况。现在有很多人到世界各地旅行,只要这种病毒能在人类之间进行传播,它一定会侵入你所居住的地方。一些国家已经利用红外照相机查找从流感爆发地飞来的发烧的人。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杜绝流感病毒侵入,因为一个人感染流感病毒5天后才会表现出流感症状,病毒可能在症状出现以前就已经传播开了。
   另一个问题是,流感病毒在某一地区“落户”后的传播速度有多快。从墨西哥的患病人数和美国很多人没与猪或者其他病毒携带者接触而感染流感的事实来看,我们知道这种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在过去数周时间里,它已经通过人类向很多地方蔓延。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22 20:02 编辑

68、“猪流感”为什么更名?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我国卫生部公告中则将这一疾病称为“甲型H1N1流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1日告诉记者,“甲型”即“A型”,我国这一名称与国际的名称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世卫组织多次表明,虽然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 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世卫组织发言人汤普森说,之所以更改当前疫情的叫法,是因为“猪流感”一词容易误导消费者,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就此表达关切。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重复发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9 13:36 编辑

世卫组织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关问题作出解答
甲型H1N1流感仍在多个国家蔓延,人们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针对这一流感病毒的疫苗何时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针对疫苗的有关问题作出了解答:
    69、有没有一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疫苗?
    目前还没有,不过相关的疫苗研发正在进行之中。当某种流感病毒正在流行时,针对这一病毒的流感疫苗中通常都含有已被杀死(即灭活)或毒性减小的流感病毒,这样就能使人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从而让免疫系统做好准备应对真正的流感病毒来袭。
    要想让疫苗达到最好的预防保护效果,疫苗中包含的病毒就必须与正在流行的病毒尽可能地接近。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现在还没有制作出包含这一新病毒的流感疫苗。研制一种全新的流感疫苗通常需耗时5至6个月。
    70、如果出现流感大流行对于疫苗生产有何影响?
    目前,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仍停留在5级。如果世卫组织宣布将该警告级别提高到6级,即表明一种病毒在一个以上地区大范围流行,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但这本身并不意味着自动要求疫苗生产商立即停止生产常规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并开始生产用于防控流感大流行的疫苗。
    季节性流感同样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流感疫情,因此未来当一场新的流感大流行发生时,世卫组织会综合考虑几个重要因素,例如流行病学、疾病本身严重程度等,据此决定何时正式对疫苗生产商提出建议,以便后者开始大规模生产新型疫苗。
    71、疫苗对于控制流感大流行到底有多重要?
    流感流行时,疫苗是最有价值的保护手段之一。其他防控方法还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公共社交活动和保持个人卫生。
    四、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吗?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但初步研究表明,在对付甲型H1N1流感方面,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
    72、世卫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
    世卫组织接到第一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报告后,作为世卫组织合作中心之一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立即行动,开始为研制疫苗制备候选病毒。世卫组织同时与全球各疫苗生产商协商,为研发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提供一切所需材料。世卫组织还与各国卫生监管部门联系,以确保新疫苗合乎所有安全规范,将来尽可能快地提供给各个国家。
    73、研制针对一场新流感大流行的疫苗需要哪些步骤?
    研制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必须采用经过世卫组织认可的疫苗研制流程。目前,用于疫苗研制的候选病毒毒株已由美国疾控中心完成识别。这些毒株一旦制备完毕,全球有意对其利用开发的机构在办理必要手续后均可获取,进行疫苗生产。估计到今年5月中旬,疫苗生产商就能获得毒株。
    74、最快何时能生产出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从最初识别出大流行的流感毒株到第一剂疫苗上市,通常需要5至6个月。在商家生产疫苗的同时,各国卫生监管部门也会同步启动审批程序。在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各国监管部门将会快速审批疫苗。
    75、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全球生产能力有多大?
    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估计全球每年至少可生产10亿至20亿剂这样的疫苗。
    世卫组织将跟踪流感大流行的发展,当获得足够信息时,将定义哪些人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各国可参考决定优先注射疫苗的人群,以便使有限的疫苗供应发挥最大的保护效果。
    76、假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半年后变异,现在研制的疫苗届时还有用吗?
    现在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化还为时尚早,不过世卫组织等有关机构正密切监视病毒的任何变化,将来一旦发现病毒出现重大变化,这种密切、持续的监测将会引导快速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9 21:31 编辑

77、什么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答: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

78、人类流感病毒是如何分类的?
答: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感染鸟类、猪等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将禽流感病毒等非人类宿主的流感病毒称作甲型流感病毒。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水墨画:
症状方面
79、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哪些表现?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参考: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80、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感觉身体不适,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该怎么办?

向医院或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
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
休息并大量饮水。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
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它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检疫隔离方面
81、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82、针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是什么?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初期、流行高峰或流行后的不同阶段,针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可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间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密切接触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登记并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及同居所的人员不得外出,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
医学观察开始前,专业人员要向密切接触者说明医学观察的依据、期限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信息。
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如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采样和检测,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排除甲型H1N1流感,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解除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满,如密切接触者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并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
    参考: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

83、 医学隔离和医学观察有什么不同?    “医学隔离”,指将传染病病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隔离治疗可以分为住院隔离、临时病室隔离和居家隔离。
    “医学观察”,又称为“留验”,是指在传染病最长潜伏期内,将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收留在指定场所进行诊察、检验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医学观察可以分为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其中,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法律特别规定,对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根据卫生部公告,我国已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84、治疗及定点医院方面 ?
    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及其他治疗。
    参考: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预防措施方面     
85、 对口罩有何建议?
    如果你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
    如果你正患病,要戴口罩,尽量呆在家中,避免与人接触,保护好家人和他人。
    如果你正在护理病人,就应当戴口罩。
    所有口罩应经常清洗消毒。
86、 怎样做好自我保护?
    采取一般流感预防措施防止感染。

避免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立即丢进垃圾桶。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CDC指南摘要

87、   哪些临床表现提示甲型H1N1流感?

    根据5月4日美国CDC临时指南,新型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季节性流感症状相似,包括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寒颤、疲劳、上呼吸道症状等,有些病例有消化道症状。也可能出现严重呼吸系统病变甚至死亡。

    由于相关资料不足,关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并发症应参考季节性流感,包括潜在慢性基础病加重、上呼吸道疾病(鼻窦炎、喉炎)、中耳炎、下呼吸道疾病(肺炎、细支气管炎、哮喘持续状态)、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骨骼肌病(肌炎、横纹肌溶解症)、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感染后脑病、脑炎、热性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中毒性休克、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伴或不伴脓毒症)等。

  88、  临床医师应如何采集标本送检?

     根据5月4日美国CDC指南,对于出现急性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或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应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但有些患者如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抑制或缺陷者,尽管不一定出现典型症状,对符合下述情况之一者也应送检:① 需住院治疗的患者;②并发症高危人群。

     5月13日美国CDC指南推荐,对疑似患者,最好于出现症状后24~72小时内(不超过5天)收集上呼吸道标本,如鼻咽拭子、鼻抽吸物或鼻咽拭子合并口咽拭子。对气管插管患者,还应收集气管内抽吸物,此外,也可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和痰液标本。对因肺炎入院的患者,也需收集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抽吸物、BAL液。

  89、  除病毒培养和核酸检测外,还有哪些辅助诊断方法?

    5月2日美国CDC指南推荐,对有流感样症状患者的初步诊断可用快速抗原检测法,检测甲、乙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该方法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明。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区分新型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甲型流感。

    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若其居住地有多例新发的新型甲型H1N1确诊病例,可在尚未确诊时行经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若其居住地尚无或仅有少数确诊病例,应采集其鼻咽拭子或鼻抽吸物送新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性检查。

   

     相关链接 我国卫生部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① 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②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③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①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② 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③ 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专家访谈

     90、 有流感样症状,但流行病学资料缺失的患者是否具送检指征?

   目前对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的人群主要采取隔离观察,同时收集其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和血清标本到CDC做病原学检查。但对无明确接触史的人群,由于样本量太大,目前无法一一送检。

    我国确诊患者至今均为输入性病例,提示仅需对发病前一周有明确接触史的人群进行医学观察和送检。有明确送检指征的人群包括:①有流感样症状,且发病前一周有流行病学接触史;②处于潜伏期内尚无临床症状,但前一周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对有流感样症状,而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需区别处理:对体温≤37.8°C、症状较温和的患者,建议其先在家观察,而对体温>37.8°C的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也可行病原学检查。

   91、据报道,两家墨西哥医院1/3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观察期间无发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5月7日在线发表的文章表明,美国64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6%无发热。对无发热的患者如何排查?

   不以发热为初发症状的患者可能不会主动就诊,医院也因此无法排查。若患者来医院就诊,医师可根据其他流感样症状作初步判断,一般采取隔离观察,根据病情发展以决定是否做病原学检查。

    一般而言,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即使在发病初无发热症状,也会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此类症状。

    5个月以下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一般以发热为主,可能并无其他流感样症状;而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无任何流感样症状。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指出,由于免疫缺陷患者排毒时间相对更长,应延长监测时间。

   92、 除指南推荐的两种确诊性实验室检查手段,还有哪些辅助诊断方法?

目前在国内,对有病原学检查指征的患者通常取标本直接送CDC行rRT-PCR检测,一般仅需6~8小时即可报告结果,而病毒培养一般要2~3周出结果。

    快速抗原检测等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不高,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相当常见,因此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血常规是主要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患者血常规一般正常。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可能通过消化道排毒,从而可通过便常规检测,但尚无确切依据。

93、 新型甲型H1N1流感和H5N1禽流感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诊断方面有何异同点?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H5N1是一种禽类间流行病毒,暂无人-人传播证据,且高度散发,并未引起大规模流行,而新型甲型H1N1流感可通过空气进行人际传播,有发生大规模流行趋势。

    从临床看,H5N1禽流感重症患者比例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两者均经PCR检测病毒核酸确诊。

摘自医学论坛报http://www.cmt.com.cn/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94、病毒学研究-季节性流感疫苗能预防新型甲型H1N1流感吗?
美国CDC的学者采用在既往疫苗相关研究中收集的血清样本,在儿童和成年人中评估了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前后,机体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水平。该研究及述评发表于《发病率与死亡率每周报告》[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9,58(19):521]。

    儿童血清中无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抗体,无论儿童既往接种过三价灭活流感疫苗(TIV)还是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均未产生交叉反应抗体。

    在成人中,不同年龄组人群预防接种前血清中交叉反应抗体的比例不同,18~64岁人群为6%~9%,年龄 >60岁人群为33%。在接种TIV后,18~64岁受试者体内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抗体仅增加两倍,而针对季节性流感的抗体增加12~19倍。>60岁受试者针对新型病毒的抗体未见增加。

    该研究表明,近期(2005-2009)免疫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可能预防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