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耐药菌定义及出处
一、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其引起的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花费,影响患者预后。2011年以来,我国多学科的专家荟萃国内外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的宝贵经验,制订了《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1]、《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2012年发表的《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参考并综合了国际上对耐药菌名称的各种定义和争论,以不动杆菌为例对耐药菌常用名称进行了规范的阐述。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是指细菌对潜在有抗菌活性的3类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是指仅对1~2种潜在对该菌有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全耐药(pan drug resistant,PDR)则指对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均耐药[1,5-7]。对于PDR,国内文献偶有翻译为泛耐药。对于XDR的称呼,国外有表述为extremely drug resistant[6],国内翻译为极端耐药,定义基本类同于全耐药。
二、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DRAB)是指对下列五类抗菌药物中至少三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包括: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 baumannii, XDRAB)是指仅对1~2种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的菌株。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 Drug Resistant A. baumannii, PDRAB)]则指对目前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菌株[2-4]。目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制定针对该问题的权威共识将能规范并提高我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及防控水平。
三、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1.定义:一般认为多重耐药(MDR)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中3类或3类以上的药物耐药,广泛耐药(XDR)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而PDR则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四、《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细菌有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
五、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发布时间:2015-01
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XDR)和全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六、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治疗推荐基于历史证据、病例系列、病例报道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研究,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的支持。治疗选用药物有SMZ/TMP、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和黏菌素。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且应用过程中可诱导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单药不推荐。
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仅推荐测试SMZ/TMP[纸片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而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肉汤或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测定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SMZ/TMP,肉汤或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氯霉素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体外对部分菌株具有一定活性。EUCAST认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固有耐药,虽然有临床治疗成功的报道,但通常为联合治疗,不推荐作为治疗常用药物。
七、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王明贵(发布时间:2017-01
多重耐药(MDR)、XDR、全耐药(PDR)的定义
2012年由欧洲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共同发起,欧美多国专家参与制定了一个MDR、XDR及PDR定义的共识[2],目前国内外多参照此共识对不同程度细菌耐药进行定义。耐药是指获得性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如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噻肟为天然耐药)。
MDR: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在推荐进行药敏测定的每类抗菌药物中,至少1个品种不敏感,即认为此类抗菌药物耐药。
XDR: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黏菌素类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抗菌药物类别耐药的确定同MDR)。
PDR: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同,PDR、XDR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原先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PDR鲍曼不动杆菌,如果对近年新上市的替加环素敏感,则应重新定义为XDR。
八、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