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china

[原创] 强烈建议使用“干预流行病学”、“干预研究”,取代“目标性监测”提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是我院开展目标性监测以来我最大的困惑,现在国家对手术部位、导管、导尿管相关医院感染控制已经出了相应的规范,而现在国家目标性监测规范的表格大多停留在感染率的计算上,通过完善表格根本无法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干预研究更适合我们现在的工作,先将现在没有按照规范的工作规范起来,再通过干预研究将存在于本单位的实际问题找出来,加以干预,降低感染,更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到的各个监测方案都是,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通过及时查看监测对象的资料,了解感染率,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否能够通过对医生的培训来达到目的,没有一个临床医生不关注切口,没有一个临床医生不关注呼吸机相关肺炎,我们ICU主任都说,这些我们平常都有做,只是你们没有来收集资料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mtara
我们做目标性监测的目的不是收集资料,而是采取干预措施来降低感染率,这些干预措施平时都做到位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性监测主要是收集资料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反馈,它为实施干预提供基础性数据,而实施干预后还对继续目标性监测,从中进一步获得信息,为进一步实施干预奠定基础。通过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目标性监测”和“干预措施”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语】:干预
 【释义】:
  (1)指参预别人的事。《晋书·刘琨传》:“润恃宠骄恣,干预琨政。”
  (2)指关涉。《朱子全书·学一》:“于他人无一毫干预。”

  【解释】:是指过问(别人的事):
来源:baidu

干预这个词儿,个人体会,就是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在里面,呵呵,充满sprite!支持老大~

"intervention",体现更多的积极参与的成分在其中喔!intervention [,intə'venʃən] n.

1. the act of intervening (as to mediate a dispute)
2. a policy of intervening in the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3. (law) a proceeding that permits a person to enter into a lawsuit already in progress; admission of person not an original party to the suit so that person can protect some right or interest that is allegedly affected by the proceedings

the purpose of intervention is to prevent unnecessary duplication of lawsuits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30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分析的很合实际,目前很多医院都是为监测而监测,只是得到一些数据,但不能分析出结果,提不出什么干预措施。据我了解,绝大多数做目标性监测的医院都说没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3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目标性监测还得继续用下去,为什么呢?因为国内大部分的二级医院在院感监测方面做的还是不好,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推广、推进院感进基层,二级医院只有做到了监测,才能往下一步发展,才能去干预,不然就会造成只干预,没有监测的地步,就会导致没有发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
     目标性监测:是一个监测、干预结合的综合性名称,英文的翻译对否,不能用来是否取代国人普遍性的“目标性监测”。
     胡教授,你为国内院感的贡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有机会真想看到你本人。
     我去过北京几家医院,也看到了他们的院感水平,他们仍然是在检监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再继续监测,再发现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如此的持续性质量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3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干预研究干预措施也好,目标性监测抑或通过目标性监测来提出干预措施也罢,最终达到减低感染率的目标才是真,谁参与监测?谁参与干预?在哪个环节上进行监测和干预?在哪个时间段进行有效的干预?林林总总,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少学问吧?大家明白了吗?都做好准备了吗?支持老大!先做顶层设计,然后方便我们更好的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