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405|回复: 38

没有涉及具体微生物的感控活动,只能算是基础感控--参加2015年第25届ECCMID的感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8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第25届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年会(ECCMID),于2015年4月25-28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参会代表达9000余人,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约200余人。与往年一样,这里的专题会,经常是把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放在一起讨论。感控相关的报告,约占四分之一。
有些场次,完全是感控话题,结果依然很能吸引参会代表,甚至出现爆满现象。临床医生和微生物专家,也越来越关心感控话题了。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感控话题已不再是泛泛其谈,更多的是与某种或某类微生物挂起钩来的!比如艰难梭菌如何控制、CRE如何控制、选择性脱污染对哪些病原体是无效的,等等。
结合美国2012年提出的感控人员的核心能力(包括诸多微生物及其感染特性的认识等),由此联想我国很多医院开展的感控工作,没有或很少涉及具体病原菌的防控工作,只能算是基础感控。
基础感控是基本,必须做好!
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感控要提升档次,提高管理质量和科学防控水平,一定要重视感控相关微生物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三级医院和医院感染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千万不可以在轰轰烈烈的感控活动多年后,发现自己(感控主任)和自己的团队,微生物知识依然非常薄弱,深层次的科学防控方面,很难介入,更不用说负责或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像个“赤脚医生”!(比喻有点偏激,希望引起足够重视)
怎么办?
重视这个问题,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包括聘请懂微生物和感染病的微生物检验和临床医生,全职或兼职进入感控团队。
或者培养自己年轻的感染人员,到微生物实验室轮转,甚至克服困难,多开展涉及微生物具体病原菌的感控研究,或撰写论文。

2015-04-27 143214-sific.jpg
美国专家(梅奥诊所)介绍装置相关感染(3种导管以外),引起极好反响。
2015-04-26 091431-sific.jpg
德国专家在感控年评上,大量举例都涉及具体的感染病原体。
2015-04-26 075754-sific.jpg
粪菌移植在艰难梭菌感染中的应用,场子爆满,部分代表,只好在室外听讲座。
2015-04-27 084612-sific.jpg
中欧感染与微生物专家对话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现任和候任的欧洲微生物与感染协会的主席。
2015-04-26 180034-sific.jpg
规模宏大但布置简洁的哥本哈根国际会议中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8 收起 理由
风雨同舟 + 2 + 8 突出重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感控如果只停留在一个框框的表面,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工作,说是赤脚医生,也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对了,不夸张的说有的感控人员连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都分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普及感控常识的基础上,如何突出重点进行升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该发挥很好的导向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感控话题已不再是泛泛其谈,更多的是与某种或某类微生物挂起钩来的!比如艰难梭菌如何控制、CRE如何控制、选择性脱污染对哪些病原体是无效的,等等。
复制代码


精准感控?一种新的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所言极是!我们很多医院的感控还停留在基础感控层面。感控团队缺乏微生物知识是一大障碍,对各类病原微生物认识不足,感控工作就无法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人员是要好好补补微生物学的知识了,我们做的很多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往往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想要引进微生物专业的加入感控太不容易了,因为院感收入太低,他们还是会选择在实验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管理科的感控人员到微生物室进修学习是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110
  • 最近打卡:2025-05-09 08:58:04
发表于 2015-4-2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也是与国外感控工作的差距,谢谢胡教授为我们指明了感控工作的一大方向:千万不可以在轰轰烈烈的感控活动多年后,发现自己(感控主任)和自己的团队,微生物知识依然非常薄弱,深层次的科学防控方面,很难介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63
  • 最近打卡:2025-04-27 15:00:41
发表于 2015-4-2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庆幸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医学检验,微生物学了很长时间,但是具体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却很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争取成为一名全方面的感控人员,像胡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一定要与时俱进!学生时代的教科书教给我们的只是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而临床所见才是具体的鲜活的。近年来临床分离的病原微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多重耐药菌逐年增多,耐药机制不断变化,各种条件致病菌此起彼伏,新型致病菌出现,给临床带来极大挑战。感控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各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数据,传染病疫情通报,了解病原菌的变迁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业余时间学习也要把微生物纳入进来,前段时间在我院做了一次院感培训,里面内容有一些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同事看了说我涉及到检验科了,应该是他们讲才对,我讲不合适。虽然是个院感新人知识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我想把我知道的院感相关知识传递给大家。看来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再次非常感谢老师的经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75
  • 最近打卡:2025-05-08 18:23:35
发表于 2015-4-2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院感防控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微生物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在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例如:病原学、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感染病学、建筑布局等等知识,我的感受是: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是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时间,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与沟通,多学习、多请教,力争不掉队、不落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们说得极是,我这等基层医院感控人员微生物知识欠缺太多,得努力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的现场报道很及时,不断思考学科的建设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培训,鼓励优秀人才积极加入感控队伍,感控事业的路还有好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614
  • 最近打卡:2025-05-09 07:41:16
发表于 2015-4-2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 发表于 2015-4-28 08:16
精准感控?一种新的理念

精准感控——很新颖的理念,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每次给我们带来最新的知识,指明感控研究的方向,向微生物方面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感控医生路还远啊,要在微生物这领域里好好学才是,不然真的是太基础工作干起累也没啥意思,要搞点名堂出来才有真正的成就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908
  • 最近打卡:2025-05-09 12:45:09
发表于 2015-4-2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管理是个大事情,在不同的医院事情又可大可小,院长的重视程度直接导致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人员的配置,人员素质的提升又会成为院感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微生物作为院感的重要武器,而现在我们还是赤手空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