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斜风细雨

[转帖] 手术室自拍医生哭诉:7小时手术成功后激动留念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yue 发表于 2014-12-23 12:04
啥也别说了,就是交友不慎啊。有句话咋说的“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以后凡事都要谨慎吧 ...

同感!“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交友不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患者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警惕警惕再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庆祝也不该在手术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翻了五味瓶的感觉。作为备受“关注”的这个职业,在中国这样严峻的医疗形势下,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真是要谨言慎行,将照片公布于众确实欠考虑,希望各位同仁引以为戒。更希望作为媒体和旁观者能理性对待各种报道,不要只看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时候小心为好,大家不要将事情扩大,影响医护人员人员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配上说明,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细节不可忽视啊。接受教训吧。坦然面对,振作精神,做好以后的事,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wsgulong123 发表于 2014-12-23 07:43
错也不在发微博,而在发的同时没有注明辛苦7小时的庆功释放,想想北京那张手术室医生几十小时辛劳后瘫卧 ...

同意注解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可以理解,但作为公众以又或患者, 他们的想法可能就背道而驰了. 也许楼上老师说得对, 如果自己配上文字再分享给朋友圈就没后面摊上的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不了解,所以缺乏相互信任,很多时候都需要更多的包容,不论对患者、医生还是广大看客,这个事算不上有多大的危害,站在谁的角度就能相应的理解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这样的悲剧以后少发生吧,照相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被人误解了,非医疗行业的人根部不懂我们的生活,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快速回复#希望社会能够多理解一些医生这个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难度手术成功,辛苦了,拍照大意不该发微博,引以为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风细雨 于 2014-12-23 22:40 编辑

【感控焦点】“手术室自拍事件”反思:媒体应对人性怀有最基本的善意

12月21日,一组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自拍照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即使有“@白衣山猫”等医生大V通过微博呼吁广大网友能够善意地解读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仍然无法将涉事医生从“口诛笔伐”中解救出来。

事件最终的结局是:给予西安凤城医院常务院长孟某记过处分、留职查看一年,并免去分管副院长陈某和麻醉科主任张某、护士长田某行政职务,所有参拍人员写出深刻检查,给予记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等处罚。

愤怒的声音在重罚之后渐渐平息,而事件背后的真相不禁让人唏嘘:拍摄照片时,医生们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一位40多岁农民工的左腿,医生们心情很激动,也为告别这个手术室,所以拍照留念……

照片曝光后,在手术台上力挽狂澜、拯救病人于生死线上的医生,看见网友们的评论,伤心地哭了……

手术室自拍确有不妥,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摆Pose拍照绝对是违反医学伦理的事情,更何况还有患者作为背景。然而随着事件细节的完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网友不支持对医生进行处罚,认为医生有错,但错不至此。

有人质疑,相关部门对拍照医生们做出如此严重的惩罚,在多少程度上是受到了媒体舆论的绑架?在这个公众注意力成为媒体活力重要保证的时代,花费力气博取公众眼球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对人性善良的忽视暴露了不少网络媒体还缺乏作为大众媒体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心。事件终究会平息,但无论是网友、自媒体还是媒体们,是否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曾经在其中承担的角色呢?
手术室自拍:不合理,合情
医生护士们面对镜头笑着摆出“V”字手,背后手术台上还露着伤患的一条腿。几张被流传出来的手术室自拍照,让西安市凤城医院成为医患关系问题的又一新焦点,并引起了外界针对该院医生工作态度的颇多质疑。

多位照片当事者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他们还原出事发当时手术室里两种情绪刚好交汇在一起的情景——一方面是“历时7小时大手术成功后的如释重负”,另一方面则是“对服役10年的老手术室惜别之情”。对于“本该保存为内部资料”的照片外泄,院方承认存在管理漏洞和医风建设问题,已面向社会公开道歉。

21日晚,西安市卫生局决定对凤城医院进行处理。并未参与拍照的张登文被免职,他表示自己“应当负起领导责任”;在照片中“露脸出镜”的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郑晓菊,则被推至前台来承担后果。22日上午在医院的一次会议上,郑面对媒体镜头痛哭流涕。

“照片只是内部留的一个资料。”郑晓菊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这种露患者肢体的不雅观,不是我们有意要暴露它。另外我想说,最早泄露出去的那个人不懂,后来进行转载的那些媒体也不懂吗?这是我们凤城医院宣传出去的,还是谁宣传的呢?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不保护病人的隐私?”
自拍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再次成为了舆论焦点。郑晓菊感到不被理解。
反对的观点是鲜明而合理的:手术再成功,对手术室再有情怀,也不代表可以在病人没有送走之前摆Pose!
有医务工作者们表示此事不合理,但合情。“我们平时节假日碰到急诊手术,兄弟们抛弃妻子被摁回手术室,麻醉老师也会经常帮我们拍个照,发到朋友圈或者科室微信群宣传下多么辛苦……”
但是,这也许并不能被患者和围观群众所理解。
另一张手术室里的照片
“手术室自拍照”让很多人想到了另外一张著名的摄于手术室的照片,12月22日,这张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广泛传播。
640.jpg

这张照片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名为《渴望之眼》,由摄影师James Stanfield在1987年拍下。

照片的主人公Zbigniew Religa博士是波兰的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当时他连续花了整整23个小时,成功做完了一台心脏移植手术。

他工作的这间手术室设备陈旧,已经达到使用年限,但却没有资金来维持更新。Stanfield希望能够通过一张照片记录下这一个充满着危机的时代。

Stanfield的镜头不仅仅记录了敬业外科医生的目光,还有那名躺在床上,靠各种陈旧的医疗设备维持生命的病人。同时,还有一名疲惫的助手蜷缩在角落睡觉,经过一整个通宵的工作,每个人都充满着倦意。

他在照片的注脚上写道:“在这个年代,需要一张极佳的照片来记录信息。”

这是一张曾感动全世界的照片。数年之后,Zbigniew Religa博士去世了,他曾经救治过的老人指着照片缅怀他。
有人开始戏谑。现在让我们用国内媒体的笔法来描述一下这张照片吧:家属走进手术室,发现病人全身赤裸躺在手术台上无人问津,刀口里插的管子还在向外流血,一名护士正躺在角落打盹,主刀医生不敢面对记者的镜头,把脸转向别处。

如此,满满的负能量。
媒体,请守住真实和善意的底线
针对西安凤城医院的“医生自拍事件”,人民日报在12月22日晚发表人民微评:别再用“医生自拍”消费医患关系。评论指出,“医生手术台自拍”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处罚。手术台上举止轻佻,甚至暴露患者隐私,这固然有损医德,但如果是手术后自拍,媒体报道是不是夸大其词?面对医患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弥合矛盾,而不是加剧撕裂。胸怀悲悯,理性发言,别再借此消费医患关系!

医生用手术刀救人,媒体却可以用手中的笔伤人。网易相关新闻下获得点赞最多的评论指出:媒体只给群众看他想要透露的。如果标题是“常亮7小时的手术灯熄灭,医生们不吃不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为患者保住了左腿感到欣喜,也为这个奋斗多年的手术室,留下了最后一抹身影”,事件的走向和结局将完全不同。

这个时代赋予了媒体人“用语言改变世界”的权利,而你想要的,是你笔下的那个世界吗?……

用曾在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真实和善意是媒体的底线。失去真实性的新闻即使再新鲜也名不符实,失去善意的媒体即使有再多关注也有负社会瞭望者之名。

做真实而有善意的新闻,与媒体重视社会效益、增强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也与媒体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息息相关。此外,整个媒体行业的自律以及国家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不可少。唯有多管齐下,媒体才能真正以一种负责任的姿态,怀抱着善意来审视时代,观察社会,观照人们的内心。(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4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能理解医务人员的辛苦,因为我们知道其中的艰辛,可患者不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4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同行,感到痛心,但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即使是很善良的事,发生在不切当的环境、不切当的时间,都会让人产生不当的效应,引以为戒!!为同行同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能理解医务人员的辛苦,因为我们知道其中的艰辛,可患者不能啊,小心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4-12-22 21:43
医生并没错,错在不该发微博.......。

对,拍照纪念一下确实可以理解,但是国人对医生和医院本就有很大的误解了,你再发一下微博,肯定会被无限放大的。哎,这提醒我们大家在网络上的言行要非常谨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朋友圈里发些照片、写点心情都是记录自己生活状态,就像写日记一样,空的时候翻翻看看是一种回忆,无可厚非。
最缺德的人就是把照片捅出去的那个人,恶心到家了。本来只是个留念,经媒体一渲染成了罪大恶极。唉!所以发微信要小心哦。更要当心你圈里的朋友,不知道谁会背后给你一枪。
真应了那句话:躺着都中枪,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以为戒吧!现在社会医患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多留个心眼。做者无心,看着有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