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ujialan 于 2012-10-9 09:35 编辑
外二科1例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原因分析和对策
一、病例回顾:外二科,**,男,5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弥漫性急性腹膜炎于2010年12月8日22:00时急诊入院,住24床, 23:05时开始手术,行阑尾切除术,00:15时手术结束,手术持续时间70分钟。00:30时给患者使用盐酸克林霉素静脉滴注,12月9:00时使用头胞替安静脉滴注,于12月13日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停克林霉素静脉滴注,改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到21日。21日在手术室行切口裂口缝合术。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1.病例回顾性调查,询问、复习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假设或推断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了解病人术前一般情况,备皮情况,术前抗菌药物的应用,跟踪手术过程和术后管理(关注手卫生、无菌操作、手术技巧等),了解术中所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一次性用品的灭菌情况。
2、与手术医师、科主任及科内其他医师分别进行交谈,了解感染的可能原因。
3、同时了解全院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有无异常变化。
4、了解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及手术相应物品的准备情况。
5、手术安排情况。
6、根据可能的现索做必在的环境卫生学检查。
7、手术所用的一次性物品证件是否齐全及目前使用情况;
8、一次性物品是否重复使用等。
9、查看外二科的换药室的环境清洁、消毒液及灭菌物品、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等。
10、查看外二科医生换药时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三、造成此患者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的原因分析
1、此患者已有细菌定植、免疫低下、细菌的毒力、低氧血症很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2、是Ⅲ类手术切口,其切口发生感染率为20%—40%。
3、术中无菌操作不够严格。止血不彻底、局部积血积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留置引流、术中低血压、刷手不彻底、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
4、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严重污染的阑尾手术 ,Ⅲ类手术切口的患者,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且使用抗菌药物是术后15分钟。并且没有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用药,是经验性用药。
5、对手术切口可能未能如期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尤其是处理感染创口,术中清创冲洗不彻底。
6、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检查不仔细或开启过程中污染。
7、术前皮肤准备不正确。
8、医生换药时的手卫生执行较低。
9、在供应室查看一个手术包,发现问题:手术外包布包了7层(规范是4层);弯盘有锈迹;纱布垫有多处血迹;包内的2条治疗巾有破洞、有多处血迹等。
10、此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医生认为是手术后并发症,对医院感染概念不清楚。
四、对策
1.重视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害,切口的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浪费了医疗资源。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肯定属于医院感染。但现在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知道情况以后会对医生不利产生医疗纠纷,所以医生往往会采取不报,以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规定要及时报告院感办,目的是院感办人员知道后并采取措施,但对病人采取保密。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2.外科主任不仅要强调手术质量,还要加强术后的管理,特别是手卫生和换药环节,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发生感染后,应及时找出原因,落实措施,改进工作。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用药的时机与疗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4.苦练外科手术的基本功:止血不彻底,术后血肿、术后遗留死腔易继发感染。
5.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和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自身消毒不严,医生手术及换药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以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流动人员无菌观念差,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强化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尤其重视手术及换药操作前后的手卫生。
6.加强环境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病区人员多而杂,病室空气随时会污染,如铺床、扫地和人员走动都会引起携带细菌的尘埃飞扬散布于空气中,再加上患者的飞沫,在换药时会沉降于伤口引起感染。所以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和消毒尤为重要。为此,每日病室定时通风,换药前空气用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拖地,并做好记录,严格消毒灭菌,杜绝不合格及过期包,保证灭菌质量,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要分类放置处理,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7.做好术后观察与护理 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伤口有渗血、渗液时,不待湿透及时更换,是促进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8.营养支持 患者的全身状况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关系,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同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水果等,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这是另一例,小患者的父母也向医院要钱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