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009|回复: 15

[原创] 骨科一类手术切口如何判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骨科4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约术后10-15天出现切口裂开,有少量淡红色或暗红色分泌物,部分切口有红肿,行清创术后,使用甲硝唑7-10天,切口逐步干燥。经管医生说是为了预防感染发生才使用抗菌药物,不是院感病例。院感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麻醉手术科、消毒供应室无异常,同类科室未出现此现象,请问各位老师,问题出在那里?属于院感病例吗?

点评

已经合并  发表于 2012-5-4 08: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了,再重新发一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骨科一类手术切口如何判断

近期,骨科4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约术后6-10天出现切口裂开,有少量淡红色或暗红色分泌物,部分切口有红肿,行清创术后,使用甲硝唑或罗氏芬5-10天,切口逐步干燥,有一例还使用了万古霉素。经管医生说是为了预防感染发生才使用抗菌药物,不是院感病例。院感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麻醉手术科、消毒供应室无异常,同类科室未出现此现象,请问各位老师,问题可能出在那些方面?属于院感病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口有没有做分泌物培养,内置物灭菌是否合格。是否同一组医生手术,有没有看过手术医生的术中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植入物;术前、术中、术后医护人员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患者是否有基础性感染性疾病或免疫低下;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且是6-10天出现切口裂开可以做微生物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术后6-10天出现切口裂开,有少量淡红色或暗红色分泌物,部分切口有红肿,最好取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查,有了临床实验结果阳性,判断院感病例更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以临床医生说了算,连续出现这种情况,院感专职人员应该进行干预。首先要求留置标本,未及时留置标本,说明医生缺乏相应的意识,这种情况在外科系统比较普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取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查,有了临床实验结果阳性,判断院感病例更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切口做分泌物培养,结果是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指导,就是因为分泌物培养结果是阴性,所以医生们才不报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阴性---------------不等于不是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泌物培养结果是阴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标本采集不正确,一种是却是没有细菌生长,但是病原学检测不是判定院感的唯一标准,应该结合临床症状。“使用甲硝唑或罗氏芬5-10天,切口逐步干燥,有一例还使用了万古霉素”,使用这样的药物作为预防用药理由非常不充分,尤其是万古霉素,用药时间也太长,应该跟医生沟通,想要覆盖什么菌群,为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种病人多吗?切口裂开与外力作用有关吗?切口分泌物做培养的同时应做涂片检查,如发现有脓球,院感诊断可以成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临床表现来看,确实有感染的现象,而且据我所坐的目标性监测来看,髋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确实比其他乙类手术要高。我们不能一味的相信病原学检查结果,因为有很多的结果并不可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此类手术属于大型手术,手术医师必须是高级职称的医生或从外面清的专家,因此医生不愿意上报,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要让他们明白,院内感染是正常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