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i紫晶 于 2023-6-10 22:24 编辑
如何做好PICC导管维护与感染防控?https://mp.weixin.qq.com/s/UdDnkQHkPu9_qqWsG0SUwA
作者:王玉兰 责编:吴怀英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央导管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置管后因破坏了皮肤屏障,开放了细菌入侵的途经,增加留置血管导管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PICC留置时间较长,因其有诸多优点,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那么如何做好PICC维护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感染防控措施有哪些?
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类型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完全植入式导管(输液港PORT)、脐静脉。
下面和大家重点探讨PICC导管维护与感染防控。
一、什么是PICC?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的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通常长度为35-55cm。留置时间长达1年。
二、PICC适用于哪些患者? 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需静脉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肿瘤化疗药物、高渗溶液,PH过低或过高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危重病人或低体重患儿。
三、哪些患者不能进行PICC置管(绝对禁忌征)?
置管操作:由经过PICC培训,取得资质的专科护师进行置管操作,置管环境要求在II类环境。
四、PICC的优点?- 避免并发症:由于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此处血流量大,高渗液体及刺激性强的液体输入时迅速被血液稀释,避免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也解决了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病人输液的难题。
- 减轻病人痛苦:可减轻病人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一般不限制日常生活,可提高输液时的舒适度。
- 避免护理缺陷发生:避免刺激性药物漏出、外渗造成皮肤坏死等不良事件发生。
五、如何进行PICC的维护?- 定期更换导管接头,一般应每7天更换1次导管接头,减少血源性感染的发生。当肝素帽、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均应立即更换。
- 更换敷料:首选无菌透明、 透气性好的敷料;至少每周更换一次;出汗、穿刺点出血、 渗出的患者可使用无菌纱布,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敷料出现潮湿、松动、 可见污染时及时更换。
- 正确掌握PICC冲管、封管方法。(1)评估:病人评估、进行用品准备。(2)按照S-A-S—E顺序进行冲管封管操作,即S—0.9%NS,连接10ml预冲式注射器,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确定导管在血管内无堵塞,脉冲式冲管。A—输注药物:注射或静脉滴注药物; S-- 0.9%NS:注射或静滴药物结束后,连接10ml预冲式注射器,脉冲式冲管,把导管内药物冲洗干净。H—稀释的肝素盐水:用10ml注射器抽3—5ml稀释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缓慢推注,边推边退,最后剩至0.5-1ml盐水时,一手推注,一手关闭调节夹。
- 输液管路管理(1)输液1天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2)输血时,完成每个单位输血或每隔 4 小时更换给药装置和过滤器;(3)单独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 时,每隔12小时更换输液装置;(4)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 冲管封管注意事项(1)操作前严格落实手卫生和无菌操作;(2)冲封管前严格进行输液接头的消毒:用酒精棉片消毒接头,时间达到15秒以上;(3)冲管前抽回血,确保导管通畅。(4)脉冲式冲管方法:连接10ml预冲式注射器--冲--停--冲--停,有节律地推动注射器活塞使盐水产生涡流以冲净管壁;(5)如果遇到阻力或抽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六、PICC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与处置?PICC维护不当,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果并发症处置不及时,会导致非计划拔管,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仅会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计划,甚至给病人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预防与及时发现处置PICC的并发症,在PICC的感染防控中非常重要。
PICC常见并发症:1.穿刺部位渗血:多发生在穿刺后24小时内。常因肘关节伸屈活动,上肢支撑用力而导致穿刺点渗血。如果穿刺点渗血不及时处置,成为细菌培养基,增加感染风险。
预防与预防与处置措施:(1)及时进行巡查,尤其新置管病人,发现局部渗血要及时更换敷料;并分析发生渗血的原因,如患者过度活动,肘关节伸屈活动;还是病人凝血问题等。(2)针对原因做好健康宣传:应嘱病人可行前臂内旋和外旋活动,但应避免上肢用力过猛、进行肘关节的伸屈活动。必要时请静疗小组会诊,选择合适的敷料及处置方法。
2.导管堵塞,是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输液速度变慢,冲管时阻力大,回抽无回血或回血不畅。一旦发现以上情况,应分析原因,不宜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1)血栓性堵塞最常见- 发生原因:封管方法不正确、冲管不及时或不彻底、病人血液粘滞性高、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冲管压力过大,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等,导致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
- 预防与处置措施:停药期间,应定期、规范冲管封管,防止血栓形成;已发生血栓性阻塞,及时遵医嘱使用尿激酶(5000U/ml)等溶栓药,进行复通处置。早发现是关键。
(2)非血栓性堵塞主要原因:导管打折、扭曲;药物结晶沉淀或异物颗粒堵塞等。预防与处置:做好日常护理与宣教,防止打折、扭曲;衣服袖子不可过紧;如为药物性堵塞,可与药剂师、临床医生根据药物性质共同制订适当的干预措施。
3. 静脉炎:是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或可触及静脉条索。
- 发生原因:(1)化学性静脉炎:与输注刺激性强药物、高渗溶液有关;(2)机械性静脉炎与损伤静脉壁有关,如导管移位、导管植入造成的损伤等l(3)细菌性静脉炎与穿刺部位感染有关。
- 预防与处置措施:(1)发生静脉炎时,应确定静脉炎的原因,对因预防;(2)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预防细菌性静脉炎发生;(3)发生静脉炎后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3)局部可采用湿热敷,酌情外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水胶体透明贴等;(4)必要时应停止使用该静脉导管。(5)若按静脉炎处理2-3天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疑为细菌性静脉炎者,应立即拔管。
4. 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原因:在静脉炎病理基础上易形成静脉血栓,病人若出现插管侧手臂、肩部、颈部肿胀及疼痛,应提高警惕。
- 处置措施:(1)指导病人抬高患肢并制动,禁止热敷、按摩、压迫,防止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并立即通知医生。(3)应做好对症处理;(4)记录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等情况。(5)一旦彩超确诊应在溶栓治疗后拔除导管。
- 防控措施:预防静脉炎发生,每天观察置管侧肢体,每天测量臂围。臂围超过基础臂围2cm,注意患者上臂是否肿胀、疼痛并与对侧臂围对照。
5. 导管异位- 原因:主要与插管时病人体位不当、经头静脉穿刺、血管变异等有关。导管移位会引起血管的损伤,引起静脉炎等并发症。
- 预防措施:为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头静脉穿刺置管时,应注意当导管到达肩部时,嘱病人头转向穿刺侧手臂,下颌靠近肩部,以便导管顺利进入上腔静脉。
6.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8 ℃)、寒战等全身感染表现,而无其他部位明显感染,外周血及导管血培养分离出相同病原体。
- 预防与处置措施:认真落实血管导管感染防控措施,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落实血管导管感染防控措施是预防CLABSI的关键:严格落实手卫生,做好穿刺点皮肤消毒,每次分离接头及输液前进行规范消毒;及时更换敷料,良好的固定,规范的冲管及封管等,是预防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感染的关键措施。
7. 导管脱出:非计划拔管,影响患者治疗,可能再次置管,增加侵入性操作风险导管脱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人缺乏导管的自我护理知识;②穿脱衣物时将导管拉出;③输液管道太短,病人体位改变时牵拉脱出;④导管固定不良;⑤更换贴膜敷料时操作失误带出导管。
- 预防与处置措施(1)加强宣教,做好导管日常保护;(2)若导管不慎脱出,严禁将脱出部分再行插入。(3)要明确导管所在位置,决定是否拔管。若脱出部分超过5cm,使用时间应<2周,并考虑拔管。
根据相关文献及监测资料显示,加强PICC导管维护培训与考核,实行同质化管理,做好日常维护、监测与管理,是防范并发症发生的有效举措。
七、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指导病人自我保护导管?通过讲解、示教、图文、维护手册等多形式对病人进行自我保护导管宣教与指导。- 定期维护:PICC导管每7天维护一次。病人出院时告知注意事项及导管维护要求,指导病人到PICC专科护理门诊就诊进行导管维护;
- 告知病人做到三行:淋浴可行;一般家务可行:如扫地、洗碗;一般手臂活动可行:弯曲、伸展,如吃饭、写字。
告知患者五不准:不准泡澡、盆浴;不准衣袖口过紧;不准大范围的手臂旋转活动,如打球、游泳,引体向上等;不准带管的手臂提重物(>2.5kg)、过度用力,睡觉时不可长时间压置管侧手臂;不准牵拉导管,或随意推送导管,变动导管位置。
八、PICC置管进展,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因置管引起的血管损伤?- PICC穿刺最初盲穿,凭经验与手感,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率受到影响,存在对血管损伤的风险;
-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穿刺,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 目前是超声引导及导管尖端定位辅助技术:超声引导在心电(ECG)定位下进行PICC穿刺置入;在心电监护仪上观察Ⅱ导P波的变化来判断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由于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良好的日常维护是预防并发症及感染的关键,因此,感控人员应熟悉PICC的维护流程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置措施,在感染防控及日常督导中才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规范管理,将感染风险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2]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3] 中华护理学会《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4]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T/CNAS32─2023.
图文:王小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