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吴洪巧/彭志亮
我,来自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很少听说过吧?先看看我的战绩!
第一战
患者男性,65岁,食管癌,行食管部分切除术,术后第3天,体温升高达38.9℃,伤口红肿,有脓性液体渗出,抽取脓性液体做细菌培养,检出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我的杰作。(案例来自:检验医学2013年8月第28卷第8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切口脓液中检出溶血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一例)
第二战
患者女性,83岁,患尿毒症,曾多次住院,长期做腹膜透析,因发热达38.5℃就医,抽血做细菌培养,检出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我的功劳。(案例来自:临床检验杂志2014年9月第32卷第9期Chin J Clin Lab Sci,Sep.2014,V01.32,No.9):
第三战
患者女性,29岁,急性髓系白血病6月余,进行骨髓移植,有口腔粘膜破溃,无发热。抽血做细菌培养,检出牙龈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我的战果。
接下来自我介绍下:
我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家族是1979年提出来的,根据16S RNA 的序列分析,可分为3个组:
(1)溶血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
(2)牙龈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颗粒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
(3)狗咬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来自检验医学2013年8月第28卷第8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切口脓液中检出溶血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一例)这个菌主要寄居在猫和狗的口腔中。与动物咬伤所致的感染有关[1-3]。
我们属于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与牙周炎有关,可使得免疫正常或者免疫缺陷患者引起局部感染(如脓肿、角膜炎、内眼炎)和系统感染(如腹膜炎、骨髓炎、菌血症)。
但是,快40年了,但很多人依然不认识我们,那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对营养要求较高,兼性厌氧,在含5%—10% CO2的环境中和厌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菌落呈细小状,甚至看不见生长。
耐心细心的实验者在2-4天以后再观察可以看到2-3mm大小,偏平,带有扩散呈条纹样边缘的菌落(如图1)。
在中国蓝,麦康凯及营养琼脂平板上都不生长。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可以看到为革兰阴性、细长的杆菌,1-3μm,无芽孢、无荚膜(如图2)。
第二,发现我们,但不一定能准确的鉴定出来!因为常规的生化鉴定方法很难鉴定出来。各菌种与相近菌种的鉴别特征也不十分明显。
那么怎么才能鉴定出来呢?
可参考北京医院检验科陈东科老师201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3-6],介绍了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的几种鉴定方法:
方法1:Vitek 60 ANI
方法2:Vitek 2-NH
方法3:ATB ID 32A
方法4:质谱分析
方法5:16SrRNA 基因扩增和测序
(这些方法可能很多实验室都不一定有条件做)
最后,我们的克星是什么呢?
根据《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44版》中提到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治疗首选克林霉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于感染性休克、脾切除术后者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克林霉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但氟喹诺酮类疗效不定,氨基糖胺类、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疗效有限。
根据国内的文献报道,我们是对大环内脂类、多西环素和氟喹诺酮类敏感,对B一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黏菌素耐药。
这就是我——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大千世界中有许多许多我们不认识的细菌,还有更多人类还没发现的微生物,当它们危害到我们的健康时,我们怎么办呢?
1、做一名耐心、细心的实验者,仔细观察细菌的生长及革兰染色,遇到不认识的菌落多请教,多查资料,多与临床医生沟通查病历,不要轻易的放过或者武断的认为是污染菌。
2、做一名有心的医生,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或者是慢性疾病、癌症患者如果发现口腔、牙周有感染时,及时采样做细菌培养,多与检验科老师沟通。
3、做一名善于思考、勤奋认真、沉着冷静的感控人员,多读病历,勤查资料,学习了解不同的感染及用药,做到胸有成竹的面对感染发生及控制感染传播。
(感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郑瑞、高玉红给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徐国建,梁国栋,邢来君,等.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97-804.
[2] Ehrbar HU,Gubler J,Harbarth S,eta1.Capnocytophagacanimorsus sepsis complicated by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wo patients withnor- mal coronary arteries.Clin Infect Dis,1996,23:335-336.
[3] Pers C,Gahrn—Hansen B,FrederiksenW.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 septicemia in Denmark,1982—1995:a review of39 cases.Clin Infect Dis,1996,23:71-75.
[4]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45-546
[5]陈东科,胡付品.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对B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2,3(4):198-202.
[6]陈东科,王枚,屈平华. 1例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的实验室鉴定及药敏试验.[J].临床经验杂志,2014,9:719-720.
图文编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