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盲目输液等于玩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28
|
回复:
2
[转帖]
盲目输液等于玩命
[复制链接]
黎卫士
黎卫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4072
发表于 2014-11-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盲目输液等于玩命
2014年11月28日09:15  新浪健康博客
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治病输液大约104亿瓶,十三亿人平均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2.5~3.3瓶的量。有人形象地把医院中常见的打吊针的场面称作“吊针森林”。在国外90%的病人是口服用药,而在中国却相反,这种过度用药输液严重危害了患者健康! 
现象扫描
打吊针成为治病首选 患者有要求 医生更乐意
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输液的人。一名只有6岁左右的小姑娘,只是轻微腹泻,配点药口服便能解决问题。但是,家长偏要缠住医生为女儿输液,认为输液比口服药品效果好。在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这里输液的人更多,除了输液室里坐满了人,连医院的走廊通道上也有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的患者。调查发现,在吃药、打针还是输液的选择上,不少患者和医生达成了默契,首选输液!而多数患者并不清楚,这种选择其实违背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在门诊,经常能碰到特别迷信“吊瓶”的病人,坚持认为输液比吃药疗效好、见效快。有的患者到医院看病,如果医生诊断后认为不需要输液,患者反而会埋怨医生不负责任。这就是患上了“输液病”。患有“输液病”的患者,错误地认为不输液就治不好病。他们觉得自己忙于学习、工作、赚钱,追求尽快痊愈,不了解疾病痊愈需要一个过程。到医院直接要求医生开出输液的处方,拒绝服用口服药物。于是一些医生干脆顺水推舟,满足了病人的“选择权”。一些医生坦言:“打吊针病人高兴,医院也来钱,自已也有利,何乐不为?”还有些医生,为了私利纵使患者尽量多输液。如患者林先生前不久就遇到了一个“爱开输液”的医生。当时他感冒发烧,去医院求诊,当时医生二话没说直接就让他输液,而且开了三天的量。林先生表示能不能先输一天,如果明天烧没退下去就再说。那位大夫很不乐意,他说自己明天休息,没法再给他开药。最后林先生还是说服医生,只开了当天的输液量,并为此支付了将近200元药费。
子女尽孝心,老人反遭罪
王先生是一家私企的老板,也是个孝子,春节前特意把乡下年迈的双亲接到城里自己的家中来过年。因老太太平时自觉心脏有点不适,这次来城后经检查也不过是心电图轻度异常而已,王先生出于一片孝心要先给老妈调治调治,好让老人家过个快乐年。他认为输液治疗最好,便找到某医院心内科张主任。张主任立即给予输液治疗,哪知输液才几个小时,好端端走进病房的老太太突然昏迷不醒,人事不知,后经CT检查显示广泛脑梗塞,成了植物人,好也难好了,但一时也死不了,住进重症监护室全靠输液、输氧维持生命,每天医药费上千。这下子几乎把老头子急疯了,因老太太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全都很成才,其中一个还在京城工作,哪能让她就这样离他而去?老头子找医生讨个说法,医生说这是难以预测的病理变化,是心脏血管内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所造成。孝顺儿子王先生这时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心脏有点不适但尚未达到心肌梗塞那样严重的程度,子女要尽孝道给予治疗,就是口服点相关的药物或者中药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何必要给她输液?可以肯定,如果不予输液治疗或者只是口服药物,老太太还真正能过个快乐年!结果这样一折腾,好事变成了特大的坏事!
输液治感冒差点丢性命
前不久,72岁的王老太患感冒,连续两天发热至39℃,还带有咳嗽,吃了感冒药效果也不明显,王老太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要求医生给她打点滴。虽然医生建议她口服药和肌肉注射结合治疗,但心急的王老太坚持要输液:“我以前感冒好不了都是挂盐水挂好的,这个快!”没想到盐水还没挂完,王老太就出现了气急、心跳加快的症状,甚至咳出来的痰里都带有血沫,吓得老伴手足无措。医生立即停止输液后对王老太进行检查,发现她已经有心力衰竭的迹象,注射了强心针后才慢慢恢复正常。老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没想到差点因为感冒丢了性命!”。医生解释说,生理盐水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液总量增加、血液循环量加大,心脏负担加大,血压随之升高,容易引起左心衰竭,而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尤其危险。
妇科炎症乱输液 越输越严重
小罗在一家公司任会计,去年年底了,工作特别忙。当时她发现自己腹部疼痛,排尿困难、排尿痛,她知道是自己的盆腔炎又犯了。因为人流手术,小罗曾患上盆腔炎。以前每到这时候,她总是找医生输液消炎,几下压下去了事。这次也不例外,小罗仍然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家小诊所输液,但是这次炎症却怎么都好不利索,隔不了几天又犯。痛得不行的小罗不得不请假来到市医院。妇科医生告诉她,都是她自己随意输液,滥打点滴,乱用抗生素惹的祸。不少患者被检查出患了妇科炎症后,为求快点好,常常向医生要求输点液。事实上,普通的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通过服药加上局部外用药物就可以治愈,不需要输液,更不能频繁反复输液,特别是输液中加入抗生素。不按疗程治疗或滥输液、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导致阴道菌群失调,造成细菌耐药或重复感染,甚至会引起难治性阴道炎。
深层分析
医生热衷给病人输液多是“利”字在作怪
因感冒发热高烧不退,听从医生建议输液的老李,在医院遇到了老朋友,该医院资深药剂师陈女士,陈女士轻声告诉他:“不就是一个感冒,能不输液就不输液。”陈女士讲,她全家都是“不输液者”。她女儿今年11岁,竟然坚持只有两次的输液记录。而她自己和丈夫,可以做到不服药,只服用姜汤,也可以痊愈感冒。陈女士还说,你们一感冒就吃药,而且吃的竟然是抗生素,体温上升,就要求医生输液,一输就是三四天,你们全部是在玩命。作为不懂药理的老李,对她这“数落”听过后也就一笑了之。直到看到一组数据,当真吓人一跳。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中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的标准。与之还有一个相关数据,中国人的抗生素用量是美国人的10倍。
中国人生病特别喜欢输液,其实大多数是一种“被输液”。输液被一些医生美化成见效快的医疗手段。殊不知在输液过程中,孕藏着难以估量的风险。护士的穿刺、输液滴速、注射液质量、输液器质量等等,这众多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发生问题,就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有数据称,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有8成以上属静脉输液引起的。但是,这种风险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无知者无畏”。中国人每人输液8瓶,人家才2瓶多,中国人的身体也是肉长的,不会比外国人更耐药。为什么国外对输液慎之又慎,而中国人“乐此不疲”,而鲜有关于输液风险方面的宣传?这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巨大的“利”字,试想一下,中国13亿人,每人8瓶,这是一个天量,由此还有输液的玻璃瓶、软塑袋、注射器等等,那是一个何其巨大的市场?从原料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医院以及医生,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巨大的利益纠缠。医生经过专业训练,比病人要更多懂得输液的风险。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说,而且还有人在推波助澜。病人就“无知者无畏”,以为输液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安全的发明。这些一生病就想“输液”的病人,又有多少人接受过公共医疗机构关于药理的宣传,又有多少人得到过医生的风险提醒?生了病走进医院,医生简单问诊,然后就刷刷地开输液单。每个医院最不够用的就是输液大厅,里面热闹得像个菜市场,人人手上插一针头,头上挂一瓶盐水,“享受”着被输液的“乐趣”。  
业内人透露,医院和一些医生热衷让病人输液,无非也是“利”字在作怪。有人算了一笔帐,以普通感冒为利,在所有治疗方法中,以“输液治疗”医院可以从中获得更大利益。治感冒的口服药有许多种,一般西药有感康、白加黑等,中药有羚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西药混合的有维C银翘片等。这些感冒药中最贵的要数西药白加黑,售价也不过十多元,其它列举的药品均不超过10元,每盒都可以服6日左右。也就是说,口服药物治感冒,最多不超过20元。而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地塞米松+病毒唑+洁霉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干脆混合一针肌注(错误用法),也有分别注射的,价格在10~15 元之间,一般不超过6天,费用在100元钱左右。静脉输液一般都是抗病毒+抗感染+协同药(如VC)+液体+输液器+床位费+输液手续费。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抗生素的档次,最便宜的也要60元~120元/天,如果输上6天,患者就要支出700多元。由此不难看出,静脉输液的费用是口服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难怪经常有人抱怨,治一个感冒竟要花上千元。这上千元的费用里,除了必要的检查外,都是花在静脉给药上。不必要的输液对患者来说,就是花钱买痛苦、买风险,对医学来说也是倒退,对国家来讲,更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权威观点
预防脑血栓 定期输液不解决根本
每年秋冬季节,有些脑血管患者开始输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认为输了液就能防止脑血栓。对此专家认为,脑梗塞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输液,但是输进的药液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不可能长期有效,所以脑血栓的防治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靠输液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预防脑血管疾病,平时不可忽略生活细节,如低盐、低脂、戒烟和避免久坐;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此外,积极治疗引起脑血管病的各种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有效控制血压;定期进行脑血管病的预防性检查等。
治感冒输液就像“导弹打蚊子”
从小到大,每个人患感冒的次数可能数也数不清。但就是这样一种常见病,却“苦”了中国人的腰包。一位外国医生曾说,治疗感冒,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多的国家。此言虽然尖刻,却一针见血。中国人对于感冒的重视程度,让许多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很是不解。卢克是加拿大人,在中国某媒体工作已经9年。“以前在家得了感冒,从来没想过要上医院,如果实在难受,比如说咳嗽睡不着觉,就会给家庭医生打个电话,他会让我喝点止咳药。”卢克说,来到中国后,他一感冒,同事们就会劝他赶快去医院输液。“我挺不理解的,以前从来没有治过感冒,就是休息休息,一周就好了。”在英国,人们一旦患了轻度感冒,往往会花上十分钟给自己煮一杯热腾腾的姜茶,配上红糖和柠檬服下,当作治愈的药物。稍微严重些的人,在喝完姜茶之后,会请假一天在家安心休息,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专家认为,治疗一般感冒输液就像“导弹打蚊子”。其实,感冒初期可以喝3天的板蓝根或感冒冲剂,这样有益于缩短病程。对于感冒药的使用,专家建议,国内销售的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里面会有解热镇痛、防鼻充血等各种成分,所以服用一种就足够了。
滥用输液存在五大潜在危害
发热反应:发热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在停止输液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肺水肿: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从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啰音。这是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如果不停止输液并采取急救措施,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静脉炎: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时,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和缺氧,并可立即导致死亡。
微粒栓塞:我国《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液体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10个,粒径大于20微米的不得超过2个。目前除英国和澳大利亚外,其他国家均未对粒径10微米以下微粒做出限量规定,而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10微米,因此药液中的较大微粒可直接造成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症。较小的微粒可能被吞噬细胞吞食,导致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国外学者在尸检中发现,用过40升输液的患者肺标本中有5000个肉芽肿。国内有人报道,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的病人可出现肺张力过度及呼吸衰竭。药液微粒的潜在危害不可轻视。
“能口服不注射”仍是权威的用药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即使必须注射的也应该尽量减少注射的次数,同时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为什么要强调这样的原则?首先,三种用药方式中,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最轻、最慢,因此最安全。静脉输液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最猛也最快,有的几分钟内就置人于死地。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个体诊所,由于抢救设施缺乏,人员的抢救知识匮乏,一旦出事很难逆转。其次是输液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再次,输液进行静脉穿刺时会引起疼痛。四是输液成本最高,用于输液的抗菌药费用往往高出口服药很多,甚至是数倍。
只发消化系统没问题 口服和输液效果相当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输液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得快”,甚至一些医生也会做出这样的解释。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因为静脉注射药物能被完全吸收,药效也比较快,十几秒钟就能让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范围。“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只是一种错觉或心理作用,感冒打点滴就属于此类。”专家认为,任何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痊愈周期。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没有问题,大部分药物口服和输液的效果是相当的。
三种情况一定要输液
专家指出,只有三种情况病人必须接受输液治疗:首先,当病人上吐下泻导致脱水,要通过补液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其次,如果病人身体里有有毒物质,比如吃了相当数量的安眠药,必须洗胃,同时需要补液以促进有毒物质加速排出体外;最后,完全出于治疗原因,有些药不适合口服,或者有少数药物需要稀释以后进行静脉点滴。
文章关键词: 输液
信源地址;
http://health.sina.com.cn/zl/d/2014-11-28/0915158689.s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沧浪之水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
当前离线
积分
19389
发表于 2014-11-2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过度输液现象须要得到有效遏制!这需要媒体、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各个方面一起努力!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带雨林2010
热带雨林2010
当前离线
积分
11820
发表于 2014-11-2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