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2486|回复: 2

[转帖] 真菌检验技术的进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真菌检验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增加。传统的真菌培养和鉴定技术需时较长,且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常不易培养成功,成为实验诊断的难点。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快速实验诊断技术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一、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检出真菌DNA;二、应用单抗和免疫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快速检出真菌抗原;三、利用真菌的特异性酶快速诊断真菌;四、常规培养与鉴定技术的进步,现分述如下。
一、 常规分离、鉴定技术的进步
      利用酵母样真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酶,作用于培养基中的色原底物,使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此种CHROMO AGAR的应用,利于快速分离与初步鉴定酵母样真菌。
      酵母菌的常用鉴定系统已有以AP120C为代表的手工法,以ATB32C为代表的半自动法,以AMS(vitek,vitek 2)为代表的自动代法借助于AMS的YBC卡的生化反应,应用人工双歧层次分析鉴定法(Dendrogram Hierarchy Process Analy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DHPA)可使鉴定正确率提高。
      利用酵母菌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予成酶(Preformed Enzymes)作用于合成的色原底物而制成的成套微量鉴定系统Rap ID Yeast plus System(RYP,美国Innovative Diagnostic System公司),可于4小时完成酵母菌的快速鉴定,与应用API20C的一致率达97.3%。
      平滑念株菌可利用其快速分解菌藻糖(Trehalose)而迅速鉴定。用4%菌藻糖的0.1μmol/L枸橼酸缓冲液,取待鉴定菌落浓涂入液中,37℃温育3h,以尿葡萄糖试纸检测,如在2分钟内显色(阳性)即为平滑念珠菌。经与传统鉴定方法比较,此法的敏感性98.8%,特异性99.1%.
      都柏林念珠菌的临床重要性在增长,其简易可靠的鉴定试验为该菌在42℃不能生长,且β-D葡萄苷酶为阴性。
二、 自临床标本中直接检查抗原
      深部真菌感染者血中难于培养出菌体,尤其是丝状真菌菌体常粘附、缠绕于组织,血中不易出现。但组织中菌体可溶性抗原可吸收入血自血、尿或感染组织液中直接检查真菌抗原为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虽也可检查抗体,但难达快速诊断。
(一)、检测念球菌属的甘露聚糖及其抗原
1.胶乳凝集试验(Sanofi Diagnostics Pasteur公司)
取300μl血清,加100μlEDTA处理液,混匀,煮沸3min,离心10000×g10min,取上清40μl加10μlSanofi胶乳粒子,3min内出现凝集为阳性。
2. EIA法。以单抗包被酶标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查血清中念球菌抗原(Behring Diagrostics公司试剂)
3.检测血中的白色念球菌的甘露聚糖抗体。ENA法检查中甘露聚糖对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40%,特异性98%,ENA法检查甘露聚糖抗体对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53%,特异性94%。
4.检查血清中D-阿拉醇或D-阿拉伯醇与L-阿拉伯醇的比值可快速诊断念珠菌病。Yeo等用基因重组的D-阿拉伯醇脱氢酶以酶荧光法定量,发现念珠菌感染者血清中来自菌体的D-阿拉伯醇明显升高,用此法迅速论断新生儿的侵袭性念珠菌病。
Mitsutake等比较了自39名深部念珠菌病患者血液中检出抗原的四种方法。应用斑点印迹法检查其烯醇化酶(Enlase)抗原的阳性率71.8%,特异性100%;应用胶乳凝集检查热敏性糖蛋白抗原阳性率76.9%,特异性87.5%;应用胶乳凝集检查甘聚糖抗原阳性率75.6%,特异性100%,应用鲎试试验检查细胞壁组分β-Glucan的阳性率84.4%,特异性87.5%。
(二)、肺曲菌病的血清抗原检查
1.胶乳凝集试验(Pastorex Aspergillus,法国Sanofi公司)检查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方法如上述胶乳凝集试验。
2.单抗ELISA法检查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法国Sanofi公司),敏感性达1.0ng/ml。
3. DELFIA法。Eu标记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芬兰Wallac公司试剂)敏感性达0.5ng/ml。
(三)、血清中查组织胞浆菌抗原
以此菌荚膜的69-70kd抗原制出单抗以ELISA法检出可及时明确诊断。
(四)、尿中检查马尼菲青霉菌抗原
以该菌外壁的膜蛋白为抗原制出单抗,以ENA法诊断33例患者,52例健康人和248例无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均为阴性。本法的特异性98%,敏感性97%,阳性予示值84%,阴性予示值99.7%。
(五)、新形隐球菌的抗原检查
新形隐球菌具有荚膜多糖抗原,可以单抗致敏的胶乳凝集试验快速检出。其荚膜多糖的主要成分为Glucuronoxylomannan,以此抗原的单抗包被酶标板,以双抗体夹心法检出抗原,血清稀释1:8为阳性。Feldmesset用此法自AIDS患者引发新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血清中检出抗原而及时诊断。
(六)、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的抗原检查。
丝状真菌的细胞壁成分含(1→3)β-D葡聚糖,可用鲎试剂(鲎凝固酶)检出。以20μg/ml为界限值。文献报告检查41例深部丝状真菌感染者,37例阳性,敏感率90%,特异性100%。
三、 检查真菌的特异性酶
白色念珠菌具N-乙酰-β-D半乳糖苷酶和脯氨酸氨肽酶,如用适当底物检测,此两酶同时阳性,即可确定。都柏林念珠菌只具N-乙酰-β-D半乳糖苷酶。克柔念珠菌具酸性磷酸酶,热带念珠菌具吡咯磷酸酶,平滑、副平滑念珠菌具β-D半乳糖苷酶,新形隐球菌具酚氧酶,均可用适当呈色底物快速完成鉴定。
四、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用PCR等技术字标本中扩增真菌DNA。国内应用PCR与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及鉴定念珠菌主要种别。国外可以用PCR-DEIA技术从血清中扩增出白色念珠菌的DNA来诊断念珠菌病。
针对真菌的共同序列而设计的‘全能引物’(pan-primer)而扩增580bp的产物,为真菌所共有。检测血液标本即可明确体内有无真菌感染。
(二)、用于真菌的型别分析。国内应用随机引物PCR扩增后进行真菌分型,结果可靠。应用随机引物扩增物多态性分析(RAPD)可以将5种曲霉菌鉴别开(烟、黄、黑、土、构巢曲霉)。国外结合PCR与酶标记探针在纸条上进行检测(LiPA,line probe assay)可鉴别出主要的致病性真菌。
(三)、检出念珠菌的基因变异快速确定念珠菌对酮康唑的耐药性。此种耐药性由基因的1554T突变为C而致,应用Lightcycler仪器,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基因片段溶解温度曲线技术测定。
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www.labweb.cn),原文地址: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8-12-15/article_view_7627.htm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1-5 21:1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准确,但成本较高,不易在临床常规检测中推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侵袭性真菌感染早行经验治疗


■医药经济报记者 杨俊坚


  
  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困难、患者病情复杂,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而患者的病死率较高。近日,在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博论天涯——第二届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学科专家媒体座谈会”上,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等国内感染防治领域专家一致认为,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应及早采用经验性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药疗品种有限
  
  据了解,随着创新的抗真菌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渐下降。自1958年两性霉素B的使用到目前最新一代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研发,抗真菌的治疗正朝着广谱抗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更低的方向发展。最新一代的棘白菌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真菌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因而药物毒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
  尽管如此,从临床专家的角度看,抗真菌药物的问世仅仅为50年,却为挽救患者生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与抗细菌药物相比,抗真菌药物在品种选择上仍非常有限。
  
  重视早期干预
  
  论坛重点讨论了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呼吸、感染和ICU等高发领域的防治。
  据了解,血液科患者基础情况普遍较差,免疫力低下,是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告诉记者,经验性治疗与诊断驱动治疗,可降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须因人施治。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还应采用真菌预防策略,才有可能降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另一高发科室为呼吸科。“呼吸道真菌感染是继多药耐药细菌感染之后对临床又一严峻考验。”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指出,相对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治疗更困难、疗程更长、预后更差。对于真菌感染,除确诊后的目标治疗外,针对临床诊断、拟诊、预防治疗也十分重要。但由于确诊手段有一定侵袭性,许多患者不能接受,所以针对临床诊断或拟诊的治疗更为普遍,在致病原不完全明确时,提倡选用抗真菌谱较广、副作用少的药物。
  对于ICU患者,翁心华表示,其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很高,若延误抗真菌治疗的时机,可致患者病死率增加26%。因此,对ICU患者及早进行抗真菌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侵袭性真菌病对于健康的威胁不仅仅局限在单一学科,在临床工作中注重疾病的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是血液、呼吸、ICU领域医师提高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生存率、降低社会总体经济负担的关键。”翁心华总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