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AI文库
AI聊天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检测
›
真菌:念珠菌、曲霉、隐球菌…
›
真菌检验技术的进步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
#每日答题#
04-06 23:38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91
|
回复:
2
[转帖]
真菌检验技术的进步
火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1-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真菌检验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增加。传统的真菌培养和鉴定技术需时较长,且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常不易培养成功,成为实验诊断的难点。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快速实验诊断技术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一、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检出真菌DNA;二、应用单抗和免疫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快速检出真菌抗原;三、利用真菌的特异性酶快速诊断真菌;四、常规培养与鉴定技术的进步,现分述如下。
一、 常规分离、鉴定技术的进步
利用酵母样真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酶,作用于培养基中的色原底物,使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此种CHROMO AGAR的应用,利于快速分离与初步鉴定酵母样真菌。
酵母菌的常用鉴定系统已有以AP120C为代表的手工法,以ATB32C为代表的半自动法,以AMS(vitek,vitek 2)为代表的自动代法借助于AMS的YBC卡的生化反应,应用人工双歧层次分析鉴定法(Dendrogram Hierarchy Process Analy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DHPA)可使鉴定正确率提高。
利用酵母菌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予成酶(Preformed Enzymes)作用于合成的色原底物而制成的成套微量鉴定系统Rap ID Yeast plus System(RYP,美国Innovative Diagnostic System公司),可于4小时完成酵母菌的快速鉴定,与应用API20C的一致率达97.3%。
平滑念株菌可利用其快速分解菌藻糖(Trehalose)而迅速鉴定。用4%菌藻糖的0.1μmol/L枸橼酸缓冲液,取待鉴定菌落浓涂入液中,37℃温育3h,以尿葡萄糖试纸检测,如在2分钟内显色(阳性)即为平滑念珠菌。经与传统鉴定方法比较,此法的敏感性98.8%,特异性99.1%.
都柏林念珠菌的临床重要性在增长,其简易可靠的鉴定试验为该菌在42℃不能生长,且β-D葡萄苷酶为阴性。
二、 自临床标本中直接检查抗原
深部真菌感染者血中难于培养出菌体,尤其是丝状真菌菌体常粘附、缠绕于组织,血中不易出现。但组织中菌体可溶性抗原可吸收入血自血、尿或感染组织液中直接检查真菌抗原为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虽也可检查抗体,但难达快速诊断。
(一)、检测念球菌属的甘露聚糖及其抗原
1.胶乳凝集试验(Sanofi Diagnostics Pasteur公司)
取300μl血清,加100μlEDTA处理液,混匀,煮沸3min,离心10000×g10min,取上清40μl加10μlSanofi胶乳粒子,3min内出现凝集为阳性。
2. EIA法。以单抗包被酶标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查血清中念球菌抗原(Behring Diagrostics公司试剂)
3.检测血中的白色念球菌的甘露聚糖抗体。ENA法检查中甘露聚糖对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40%,特异性98%,ENA法检查甘露聚糖抗体对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53%,特异性94%。
4.检查血清中D-阿拉醇或D-阿拉伯醇与L-阿拉伯醇的比值可快速诊断念珠菌病。Yeo等用基因重组的D-阿拉伯醇脱氢酶以酶荧光法定量,发现念珠菌感染者血清中来自菌体的D-阿拉伯醇明显升高,用此法迅速论断新生儿的侵袭性念珠菌病。
Mitsutake等比较了自39名深部念珠菌病患者血液中检出抗原的四种方法。应用斑点印迹法检查其烯醇化酶(Enlase)抗原的阳性率71.8%,特异性100%;应用胶乳凝集检查热敏性糖蛋白抗原阳性率76.9%,特异性87.5%;应用胶乳凝集检查甘聚糖抗原阳性率75.6%,特异性100%,应用鲎试试验检查细胞壁组分β-Glucan的阳性率84.4%,特异性87.5%。
(二)、肺曲菌病的血清抗原检查
1.胶乳凝集试验(Pastorex Aspergillus,法国Sanofi公司)检查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方法如上述胶乳凝集试验。
2.单抗ELISA法检查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法国Sanofi公司),敏感性达1.0ng/ml。
3. DELFIA法。Eu标记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芬兰Wallac公司试剂)敏感性达0.5ng/ml。
(三)、血清中查组织胞浆菌抗原
以此菌荚膜的69-70kd抗原制出单抗以ELISA法检出可及时明确诊断。
(四)、尿中检查马尼菲青霉菌抗原
以该菌外壁的膜蛋白为抗原制出单抗,以ENA法诊断33例患者,52例健康人和248例无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均为阴性。本法的特异性98%,敏感性97%,阳性予示值84%,阴性予示值99.7%。
(五)、新形隐球菌的抗原检查
新形隐球菌具有荚膜多糖抗原,可以单抗致敏的胶乳凝集试验快速检出。其荚膜多糖的主要成分为Glucuronoxylomannan,以此抗原的单抗包被酶标板,以双抗体夹心法检出抗原,血清稀释1:8为阳性。Feldmesset用此法自AIDS患者引发新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血清中检出抗原而及时诊断。
(六)、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的抗原检查。
丝状真菌的细胞壁成分含(1→3)β-D葡聚糖,可用鲎试剂(鲎凝固酶)检出。以20μg/ml为界限值。文献报告检查41例深部丝状真菌感染者,37例阳性,敏感率90%,特异性100%。
三、 检查真菌的特异性酶
白色念珠菌具N-乙酰-β-D半乳糖苷酶和脯氨酸氨肽酶,如用适当底物检测,此两酶同时阳性,即可确定。都柏林念珠菌只具N-乙酰-β-D半乳糖苷酶。克柔念珠菌具酸性磷酸酶,热带念珠菌具吡咯磷酸酶,平滑、副平滑念珠菌具β-D半乳糖苷酶,新形隐球菌具酚氧酶,均可用适当呈色底物快速完成鉴定。
四、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用PCR等技术字标本中扩增真菌DNA。国内应用PCR与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及鉴定念珠菌主要种别。国外可以用PCR-DEIA技术从血清中扩增出白色念珠菌的DNA来诊断念珠菌病。
针对真菌的共同序列而设计的‘全能引物’(pan-primer)而扩增580bp的产物,为真菌所共有。检测血液标本即可明确体内有无真菌感染。
(二)、用于真菌的型别分析。国内应用随机引物PCR扩增后进行真菌分型,结果可靠。应用随机引物扩增物多态性分析(RAPD)可以将5种曲霉菌鉴别开(烟、黄、黑、土、构巢曲霉)。国外结合PCR与酶标记探针在纸条上进行检测(LiPA,line probe assay)可鉴别出主要的致病性真菌。
(三)、检出念珠菌的基因变异快速确定念珠菌对酮康唑的耐药性。此种耐药性由基因的1554T突变为C而致,应用Lightcycler仪器,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基因片段溶解温度曲线技术测定。
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
www.labweb.cn
),原文地址:
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8-12-15/article_view_7627.htm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1-5 21:1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h09
lh09
当前离线
积分
515
发表于 2014-1-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准确,但成本较高,不易在临床常规检测中推广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楼主
|
发表于 2014-2-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侵袭性真菌感染早行经验治疗
■医药经济报记者 杨俊坚
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困难、患者病情复杂,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而患者的病死率较高。近日,在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博论天涯——第二届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学科专家媒体座谈会”上,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等国内感染防治领域专家一致认为,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应及早采用经验性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药疗品种有限
据了解,随着创新的抗真菌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渐下降。自1958年两性霉素B的使用到目前最新一代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研发,抗真菌的治疗正朝着广谱抗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更低的方向发展。最新一代的棘白菌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真菌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因而药物毒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
尽管如此,从临床专家的角度看,抗真菌药物的问世仅仅为50年,却为挽救患者生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与抗细菌药物相比,抗真菌药物在品种选择上仍非常有限。
重视早期干预
论坛重点讨论了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呼吸、感染和ICU等高发领域的防治。
据了解,血液科患者基础情况普遍较差,免疫力低下,是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告诉记者,经验性治疗与诊断驱动治疗,可降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须因人施治。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还应采用真菌预防策略,才有可能降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另一高发科室为呼吸科。“呼吸道真菌感染是继多药耐药细菌感染之后对临床又一严峻考验。”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指出,相对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治疗更困难、疗程更长、预后更差。对于真菌感染,除确诊后的目标治疗外,针对临床诊断、拟诊、预防治疗也十分重要。但由于确诊手段有一定侵袭性,许多患者不能接受,所以针对临床诊断或拟诊的治疗更为普遍,在致病原不完全明确时,提倡选用抗真菌谱较广、副作用少的药物。
对于ICU患者,翁心华表示,其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很高,若延误抗真菌治疗的时机,可致患者病死率增加26%。因此,对ICU患者及早进行抗真菌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侵袭性真菌病对于健康的威胁不仅仅局限在单一学科,在临床工作中注重疾病的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是血液、呼吸、ICU领域医师提高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生存率、降低社会总体经济负担的关键。”翁心华总结道。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