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20|回复: 28

[讨论] 透析器膜孔直径、病毒直径、感染机率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这是我曾经发在护士论坛的话题
以FX60高通量透析器为例 ,膜的孔径为33埃(即3.3纳米)乙肝、丙肝病毒的直径是20—80纳米。
病毒透过膜的机会是多少?透析过程中由机器内部管道造成的乙肝、丙肝感染的机会是多少?大家自己分析。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乙肝、丙肝的交叉感染与机器消毒与否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用的都是单通道透析机上游下来的干净透析液进入到中游透析器里,经过弥散后流出透析器进入到下游的排液管道,在这个过程中透析液始终是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流动的,所以在正常工作状态时下游的污染的排水管是不可能给上游的透析液管道和中游的透析器造成交叉感染的。即使破膜了也是如此。但是中间如果做了一个不彻底的消毒那就会给上游造成污染(因消毒时上下游是连通循环的)。
要避免交叉感染就要做到1、管路禁止复用(因为没有可参照的规范)2、透析器复用要规范,手工复用时透析器外壳要消毒3、机器表面要认真消毒4、护士操作时要按要求更换手套。

评分

参与人数 1 +9 收起 理由
桃子妖妖 + 9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妖妖 于 2010-8-13 09:27 编辑


弱弱问下:除了你所述的“要避免交叉感染就要做到1、。。2。。3。。4。。”外,会不会1、自透析机上游下来的透析液因为某些原因有可能不是干净的呢?2、“透析液始终是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流动”会不会有时也会因为有可能发生故障“透析液没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流动”逆流了呢?3、“中间如果做了一个不彻底的消毒。。”这里的“中间”是指?因是门外汉,故最近个人开始i关注血透方面的东东了,谢谢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自透析机上游下来的透析液因为某些原因有可能不是干净的呢?——细菌个体比较大过不了膜,但是有40-60%内毒素是可以透过透析膜的。
2、透析液逆流的情况在正常透析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是在维修状态下将直流电机的线反着接。
3、“中间”是指的两班之间。在欧、美、日的透析室两班之间是不需要做机器消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米克老师,水处理系统应该多长时间消毒一次?卫生部操作规程元月版是每天一次,而3月版压根又没提及,究竟应该多长时间消毒一次呢?用什么消毒液最好?消毒剂残留用什么样的的试纸监测(好象目前并无浓度精确到0.5mg/L这么低量的试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供式水处理系统有夜间模式的——每年一次
直供式水处理系统没有夜间模式的——半年一次
非直供带开放水箱的——每月一次
非直供带密闭水箱的——3个月一次
要求每天一次是金宝带夜间热循环的水处理系统的说明书里写的,大佬们以为什么水机都可以做到所以才会这样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0-8-13 09:01
实际乙肝、丙肝的交叉感染与机器消毒与否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用的都是单通道透析机上游下来的干净透析液进入 ...

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暴发事件屡有发生,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循证依据和理性思考,只有抓住了真正的原因,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这是我以前写的一个综述,希望跟米克老师做一些专业上的交流。
血液透析相关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pdf (127.57 KB, 下载次数: 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个回帖我发曾发在https://bbs.sific.com.cn/thread-100266-1-2.html
物表与手卫生的问题:
美国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穿刺操作污染手套(高速摄像机记录下了穿刺时有喷胶状的血液溅到了手套上)→手套污染机器操作面→机器操作面污染第二班护士的手套→手套污染患者的穿刺部位→穿刺针将病毒刺入血管内。
复用常见的问题:
我发现的复用感染途径:操作人员自始至终戴着一副污染的手套复用所有的透析器→所有透析器表面都会受到污染(大多数透析室复用完的透析器都不做表面的消毒液浸泡)→污染的透析器污染上机护士的手套→污染的手套污染患者的穿刺部位→穿刺针将病毒刺入血管内。
虽然这个感染概率和污染的计量很小可能对普通人不会造成真正的感染,但是透析多年的患者概率就很高了并且透析患者的免疫力与常人相距甚远,所以很容易给他们造成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关键的一个问题还是手卫生和规范操作的问题。如何与肾病学会达成一致,将这个认知达成一个共识,科学规范的预防血源性病原体在肾病终末期血透治疗中的传播才是当下的首要问题。分区分机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区分机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说的很对,最重要的就是规范操作手卫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0-8-13 09:01
实际乙肝、丙肝的交叉感染与机器消毒与否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用的都是单通道透析机上游下来的干净透析液进入 ...

老师是血透室的专家,有两个问题请教下,一是B液的菌落数超标,而透析液的监测为细菌生长,这是什么原理?是细菌被透析机过滤了吗,还是因为A液和B液混合液细菌无法生存?二是B液有必要每月监测吗,听说现在很多大医院都不做了,卫生部规范里也没有明确要求每月监测,期待您的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关键的一个问题还是手卫生和规范操作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总在风雨后 发表于 2013-11-10 20:50
老师是血透室的专家,有两个问题请教下,一是B液的菌落数超标,而透析液的监测为细菌生长,这是什么原理? ...

一、因为现在常用的大品牌透析机都装有定期更换细菌内毒素过滤器,完全可以阻挡细菌并吸附掉内毒素。所以就会出现B浓缩液有细菌而混合液没有细菌。
二、我们从来都不做单独的B浓缩液细菌培养,我们每月做透析液和RO水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期更换细菌内毒素过滤器,这项工作是由谁负责,多长时间更换一次,院感科要去监管这块工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3-11-11 07:37
一、因为现在常用的大品牌透析机都装有定期更换细菌内毒素过滤器,完全可以阻挡细菌并吸附掉内毒素。所以 ...

如果定期检查时B液菌落数超标,可以马上采取干预措施,如不定期检查B液生产厂家就会放松质量关,或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完全依赖于内毒素过滤器,是否会存在过滤器未及时更换其它问题?RO水是指反渗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1、内毒素过滤器谁都可以换。
2、更换频率为12周或100(150)次治疗(不同厂家略有差异)。个别品牌有自动提示。
3、B液质量是由生产厂家控制的,如果有问题你能采取的措施就是换厂家。
4、内毒素过滤器在安全期内是完全可以截留细菌的。
5、RO水是指反渗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13 11:41:12 |只看该作者
1、自透析机上游下来的透析液因为某些原因有可能不是干净的呢?——细菌个体比较大过不了膜,但是有40-60%内毒素是可以透过透析膜的。
2、透析液逆流的情况在正常透析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是在维修状态下将直流电机的线反着接。
3、“中间”是指的两班之间。在欧、美、日的透析室两班之间是不需要做机器消毒的。
老师那里两班之间用机器消毒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3-3-29 11:30
下面这个回帖我发曾发在https://bbs.sific.com.cn/thread-100266-1-2.html
物表与手卫生的问题:
美国的 ...

有道理!关键的问题偶们制定的措施包括手卫生等实际上没有做到,因而造成交叉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豆豆 发表于 2013-3-29 16:10
看来关键的一个问题还是手卫生和规范操作的问题。如何与肾病学会达成一致,将这个认知达成一个共识,科学规 ...

学习了,也有同感,谢谢老师的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