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2|回复: 27

中国在花小钱办大事的特色下,能做好感控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新浪微博@翟医师: 可惜中国在花小钱办大事的特色下,医护职业防护做得很差,最常见现象:国外已成常规的防刺伤针头几乎没有,手术室露脚趾头拖鞋害死人,棉质不防水手术衣很差,很多医院科室为节省成本连正儿八经的锐器盒也不配,护士用劣质塑料手套,洗手设施少而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婉若秋水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协和余可谊: 虽然每瓶洗手液可能只有2美元,但医院的每一个病床以及过道、楼梯、厕所都要安放,这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品,加上存储设备,更换消毒液的人力成本。所以仅从这一个小的方面来说,现代医院运营就需要很高的成本,也需要良好的管理。


@协和余可谊:
#密苏里# 手卫生是降低院内感染率的重要措施,国内很多医院也在宣传这种理念。但在相关的条件配备上还差许多,洗手池、消毒液并不是很容易获取,影响了效果。图中为圣路易斯市儿童医院电梯门口的消毒液。美国医院对医疗安全非常重视,但成本相当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买的贵是医院的责任,要授权代理等于授权暴利。
洗手液一次4分钱,凝胶一瓶20元医院完全用得起!
利器盒防护鞋防护衣都是必须承担的运营成本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的细节随处随时可见,造成的危险也很常见,患者的死亡30%与医院感染相干啊!每天剃刀备皮有多少细菌进入手术部位呢?

@新浪健康
【小伙剃须小伤口感染心脏病】皮肤上一个不到2cm的小破口会把你送进手术室?这可不是天方夜谭。大学生李某因为剃胡子剃破了一个小口引致细菌侵入,从而感染上细菌性心内膜炎,医师强调说,人浅表皮肤的破口有可能造成心脏的大隐患,患者须随时提高警惕谨防细菌入侵。详见http://t.cn/zjLgA2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我们科室在反复宣传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可护理部为节约成本,要求护士只能佩戴纱布口罩,要想戴一次性的外科口罩,自己去买。我们反映说:医院应该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合乎标准的防护用品的。但护理部无奈地主任说:现在护士奖金太少,再增加这些将更少。难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2 无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火 于 2012-11-21 21:37 编辑

@中国健康界网站
#辩论#【医院不为艾滋病人做手术合理吗?】日前,@天津艾滋病李虎 “艾滋病病人被医院拒绝 修改病历成功手术”的微博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有的网友批评修改病历的行为,有的认为医院不可以拒绝艾滋病人。今日辩论:医院不为艾滋病人手术合理吗?为什么?http://t.cn/zjyqtgR

此话题引起热议!没有对医生的基本防护,就不提倡做?
/@手术刀_李医生: 没什么太特殊的,洗手服、无菌服都是一次性的,防护眼镜,双层手套,手术中尽量轻柔,以免暴露。那天手术间只做此一例手术。。。
哈哈一笑MM:理论说不合理,医院应该救死扶伤,手术中小心再小心,人之常情大家都不愿意做这样的手术,就怕万一!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做好正当的职业防护,还是应该本着医德,做好这种高危险的手术!

梁晓华大夫:防刺伤针头很快就可面市,但医院是否愿意承担这笔费用还是问题??
医学小编: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需要医生表率;同时加强职业暴露的保护和艾滋病专门医院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院感之后才接触到这么多职业防护相关知识,遗憾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远的要以光年计。和个人的健康相比,投入再多的金钱应该可以不那么计算,但现实并非如此。成本成本成本!!每个科室负责人都会跟你反复说明。很多事情只能说到这里点到即止了,相信每个院感人想的都一样,未来某一天我们在一个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安全的环境里,没有顾虑地开心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 发表于 2012-11-21 21:00
/@协和余可谊: 虽然每瓶洗手液可能只有2美元,但医院的每一个病床以及过道、楼梯、厕所都要安放,这是一笔巨 ...

这个问题提得好,中国一贯的“节俭”传统还在影响着60后、70后们,也在影响着医院的管理者们,国外的感控理念应该称为“富裕感控”,就像中国关于孩子的教育的那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国外的感控也是类似的理念,感控需要充裕的资金及物质保障,而国内的现状却相反,想尽办法的压缩感控的投入,不能不导致与国外的差距!
什么时候等感控的基本条件成为注册执业的准入标准时,感控的投入才有了保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鬼才 + 5 支持这一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火 于 2012-11-21 21:47 编辑
左手 发表于 2012-11-21 21:39
做院感之后才接触到这么多职业防护相关知识,遗憾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远的要以光年计。和个人的健康相比 ...

感控预防对于国人来说,确实梦想啊,离现实究竟有多远呢??在我们周围一个B超医生一月奖金万元以上,而我们在一人顶几人的情况下一月仅仅三四千奖金啊


@暖软城堡
抗生素濫用讓人悲哀痛心,不僅因為輕視傷害了個體生命,還使人與人之間充滿不該有的猜忌、仇恨與屠殺。對於疾病來講預防大於治療,未雨綢繆,人生亦如此,關注環境變化,適時調整自身狀態,提升自我認知,時不時給自己打個“預防針”。但誰會為你打針?賦予自己那份溫暖、柔軟的力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能保证医疗安全,作为病人本身,类似是安全成本完全愿意承担,但物价没有相关的收费标准。而虚高的药价,过分的检查都有具体收费,所以考虑成本掣肘安全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霉素 发表于 2012-11-21 21:49
只要能保证医疗安全,作为病人本身,类似是安全成本完全愿意承担,但物价没有相关的收费标准。而虚高的药价 ...

@医学界网站
【3成医务人员曾遇医患冲突,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源于医院公益性缺失】数据显示,2008-2011年,医生遭遇暴力袭击从3.7%升到4.5%,语言侮辱从22.1%升到27.3%。其中一些恶性案件更是举国震惊。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认为,医患冲突根源在于公立医院“灵魂”公益性的缺失。http://t.cn/zj2NEnH


一些医疗纠纷来自感控预防措施的缺失,超级细菌医院施虐谁之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婉若秋水 + 3 好一个谁知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火 于 2012-11-21 22:02 编辑

关于医院的检查(风险与利益纠结?)

作者:@手术刀_李医生

去医院看医生,接受医生要求的检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目前医院所提供的检查绝不是以单纯为了诊断为目的的行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了诊断疾病,2:患者盲目要求给自己多做检查,3:医生为了规避医疗风险,以免成为被告,撒网式的检查,4:医院及医生的利益动机。后三种情况使医院的检查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可能出现检查单满天飞的现象。
     对于医生所要求的检查,实质上是搜集诊断所患疾病的证据,为诊疗问题确定目标,其程序为锁定目标后将一个具体问题的所有因素拆分开进行量化。那么如何搜集诊断疾病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我想提出的是作为医生问诊和体检是搜集证据的关键,但医生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两项最重要的环节,几分钟之内用大量的检查项目打发了患者,患者的候诊时间有可能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这样难免会引起患者怒气冲天,为医患关系埋下了紧张的因素。另外一种情况是,医生们忽略了问诊和体检,采用检查手段来排除某些诊断,计算机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GIGO。
       作为医学检查首先要有选择性,通过详细深入的问诊和体检锁定几种有限的检查项目。我曾多次呼吁取消部分“术前常规检查”,譬如术前的常规胸部X光片的检查,虽然引来了大量的反对声音,但我仍然坚持这种反对态度。这种检查的阳性率很低,每年要浪费掉几十亿的财力,同时使患者暴露在放射线下。当然胸部的手术除外。选择性检查是在考量医生的思维方式,包括诊疗的思维方式、有侧重点地寻找证据,以及对一系列的检查项目的分析和采取治疗措施等。当然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医生在大学教育的时候更要学会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试图想通过一些检查项目来寻找出每一个症状的原因是不现实的,好多时候存在第三因素参与,譬如心理及社会因素。 当然,如何选择检查还有其它许多原则,如权衡利弊、无创和有创检查的顺序等等。
     患者盲目要求检查是见很常见的事情,有些患者甚至认为,如果医生不让做检查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在这里化验检查变成了医生安慰患者的一种方式。很多患者得了感冒,其表现是脖子、肩部或后背有疼痛感觉,同时出现咳嗽及流鼻涕,他可能会利用网络去搜索相关症状所对应的疾病,认为自己患了很重的病,甚至不排除恶性肿瘤,于是要求医生开了许多检查项目,这里可能包括血液化验、胸部X片、胸部CT,这些检查鲜见阳性结果。事实上他只是得了感冒。
      关于过度检查,参与的因素较多。我自己的姑父是位80多岁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从坐便马桶上摔倒,经X医院门诊拍片及CT检查,确诊为胸11椎体骨折,门诊建议住院手术治疗。拍胸部X光片,可见肺部占位(事实上在门诊的X光片及CT已经可以看到肺部异常)。医生建议检查血液相关肿瘤项目的检查、肝脾胰腺双肾检查、ECT、甚至有建议穿刺活检等系列检查,做为家属我们拒绝了,我们只做了胸部CT及胸椎核磁,完全可以诊断肺癌晚期发生了骨转移,至于是否还有其它转移灶,对于这样的病人已经无需考虑了。老人在诊断后的两个月,在镇静剂和止痛药的维持下,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另外要说明一点的是,作为检查均会出现误差,医生和患者如何对待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不同的态度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但有一个道理必须懂得,所做的检查项目越多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会越大。
      现代的医生似乎在追求诊断的完美性,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够得到确诊,而且明确的诊断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尤其是对那些不治之症,确诊与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这样患者的检查意义是很小的。
       从司法鉴定角度来看,已经有患者要求鉴定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治疗,这里包含检查项目。
      无论医生出于何种目的,或出于对患者的真心帮助,或出于害怕成为被告,或出于过度依赖检查项目,或出于利益的驱动,检查过多和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副作用增加,和检查过少容易漏诊之间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希望我们的医生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来寻找这个平衡点吧。
手术刀_李医生 发布到 《中国医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磊--wxmsl 发表于 2012-11-21 21:07
产品买的贵是医院的责任,要授权代理等于授权暴利。
洗手液一次4分钱,凝胶一瓶20元医院完全用得起!
利 ...

翟医师:除非国家强制,同时适当提高注射诊疗费。就目前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这防刺伤针头估计没多大市场。国内的医院,领导们热衷买大设备妆门面同时捞回扣,这小东西虽然对医护有好处,但对领导意义不大。

制度之弊,谁来改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开始进入评审准备阶段,医院感染管理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包括硬件的配套设施、软件的方面更多,这也是促进医院领导重视院感的重要时期,不要错过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 发表于 2012-11-21 22:05
翟医师:除非国家强制,同时适当提高注射诊疗费。就目前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这防刺伤针头估计没多大市场。 ...

有些事只能心知肚明,免费送最好的东西都会被拒绝,个中缘由--你懂、我懂、他更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chm0007 发表于 2012-11-21 21:55
吃地沟油的人想操中南海的心,你说能有什么结果吗?

原标题:李克强指示保障艾滋病病人就医权利和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人民网11月22日电(记者苏楠) 记者从卫生部网站了解到,2012年11月21日,有媒体报道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肺癌患者求医遭拒,私改病历隐瞒病情接受手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看到新闻报道后十分关心,立即专门给卫生部主要负责同志打电话,要求卫生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既要保障艾滋病病人接受医疗救治的权利,不得歧视,又要保障接触救治艾滋病病人的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领导操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磊--wxmsl 发表于 2012-11-22 00:01
有些事只能心知肚明,免费送最好的东西都会被拒绝,个中缘由--你懂、我懂、他更懂!

协和余可谊
日本的医疗体系相比美国是更经济有效率,但恐怕也并非某些人说的花小钱办大事,不舍得花钱是没有办法建立一个好的医疗体系的!


@医生哥波子
日本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至少有两点有益的启示:一是必须加强基础医疗管理,特别是各种诊疗规范和制度,同时应加强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这是综合评价医疗质量的关键。二是充分发挥医学会在制定及修改医疗质量标准中的作用,使卫生行政部门逐步摆脱大量事务性工作。http://t.cn/Ghp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事情一直很难办,想做好必须动脑筋哦,只有我们来集思广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火 发表于 2012-11-22 06:55
协和余可谊
日本的医疗体系相比美国是更经济有效率,但恐怕也并非某些人说的花小钱办大事,不舍得花钱是 ...

最近我们一直在考察日本的医疗体系,可能相比欧美的,日本的更适用于中国,取长补短有利于发展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明天谁来当医生】 眼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瓶颈。医改表面上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人。因为医生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无法速成。有钱可以盖最好的医院,却未必能请来最好的医生。http://t.cn/zjy8mub

我们感控既缺人,又缺钱啊。。。

点评

也可以说是没钱、也没人!  发表于 2012-11-27 22: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