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szhsyy 于 2017-1-3 16:39 编辑
浅谈多重耐药菌知识之认识“ESBLs”
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又到了不想上班的节后了,临近年底,你是否,已经对工作生无可恋了,你是否,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抢回家的票了,请不要着急,面包,会有的,火车票,也会有的(因为有黄牛),今天,在这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想给大家讲讲“ESBLs”。 记得,刚开始接触多重耐药菌的时候,当检验科告诉我“xxx,xx科有个ESBLs的多重耐药”,我就屁颠屁颠但一脸懵逼的按流程进行调查督导随访,却完全不明白,ESBLs是何方妖孽?为何实验室报告有时显示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有时候,又是大肠埃希菌呢?难道不是ESBLS菌吗??于是,带着对ESBLs一系列的疑惑,我开始了探索之旅。下面,我跟大家一起分享。 什么是ESBLs? 翻译为中文,我们称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如果单纯看到这样几个字眼,我们要注意,它说的是一种酶。它,是死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拿菜刀砍人而去怨菜刀干嘛那么锋利一样,我们得找到拿菜刀的人,也就是产生这个酶背后的罪魁祸首—细菌,将它绳之以法,方为正道。当然,我们还得深刻的认识到,这样的“犯罪分子”不止有一种,它可以在大肠埃希菌中产生,可以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产生、也还可以在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生等等。 看过我上一篇文章的老师朋友可能发现,MRSA跟ESBLs,似乎,都跟β-内酰胺这样的字眼扯上关系了,MRSA和ESBLs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得从两者的耐药机制进行区分,虽然说来,它们都对青霉素以及部分头孢菌素等耐药,但对MRSA而言,它的耐药机制是较为复杂的,但从目前公认的观点看,主要是因细菌获得的mecA基因编码的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引起的。普通金葡菌产生的是PBP1,PBP2,PBP3,PBP4四种酶,这些PBPs与β-内酰胺抗生素有很高的亲和力,是该类药物的作用靶点。当药物浓度达到MIC时,PBPs失活,导致细菌细胞壁合成障碍,细菌无法存活。PBP2a是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异构体,与药物亲和力很低,因而保持活性,并能替代PBPs的生物合成功能,从而显示耐药性。相较于MRSA,ESBLs则简单许多,由于临床上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持续轰炸,于是,诱导出了活跃的各种β-内酰胺酶,这类酶不断变异,不断的扩展了对头孢类、青霉素、以及氨曲南等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受,这些新的β-内酰胺酶,就有了ESBLs。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现200余种ESBLs。 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性药物: 似乎,每一类的多重耐药菌,都会有顶帽子,没有帽子,都无法证明自己就是多重耐药菌一样,不管是MRSA的甲氧西林这顶帽子,还是VRE的万古霉素这顶帽子,亦或者,VRE的碳青霉烯这顶帽子。。。那么,对于我们ESBLs的多重耐药菌,它的帽子是什么呢?它的帽子又有何不一样呢? 产ESBLs菌株的多重耐药菌,它的帽子,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β-内酰胺酶,上面对于ESBLs耐药机制我已经解释过,影响力非同一般。它的闪亮登场,让众多的β-内酰胺结构的抗生素黯然失色。当年立下汗马功劳的“青霉素”在它面前被水解、包括三代、四代的头孢菌素类在它面前也被水解、氨曲南类同样因它而消散于无形。。 我们把目光移向下图:“定义肠杆菌科MDR、XDR、PDR的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性药物”:
肠杆菌科图1
虽然上图中没有单独对ESBLs的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性药物进行遴选,但我们也仍可以从这张肠杆菌科图表中窥视一般。 中国的专家对我们肠杆菌科的细菌总结出了常见的16类的代表性抗菌药物,对于这16类抗生素而言,满足了3类或者3类以上的细菌不敏感,我们就可以给它定义为多重耐药菌了(上图中同样适用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多重耐药药物遴选) 如果,我们对此仍然感到模糊,那么,请继续跟随我的脚步,往下看。。。我们摘取2016年CLSI对ESBLs的微量肉汤稀释试验的内容:在初筛试验中将常见产ESBLs的细菌分两类a类和b类:a:用于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头孢泊肟 4μg/mL 或头孢他啶 1μg/mL或氨曲南 1μg/mL 或头孢噻肟 1μg/mL或头孢曲松 1μg/mL;b:用于奇异变形杆菌:头孢泊肟 1μg/mL或头孢他啶 1μg/mL 或头孢噻肟 1μg/mL,若以上两类细菌对应的抗生素MIC浓度大于等于上述浓度的生长可指示产 ESBLs,然后,进行进一步确诊试验,确诊试验可有2组选择:①头孢他啶 0.25-128μg/mL,头孢他啶/克拉维酸 0.25/4-128/4μg,②头孢噻肟 0.25-64μg,头孢噻肟/克拉维酸 0.25/4-64/4μg/mL。在满足初筛试验情况下,确诊试验对①②组中任何一个药物,在加克拉维酸后 MIC 值与不加克拉维酸的 MIC 相比,降低了≤3 个倍比稀释浓度=ESBL(如,头孢他啶的 MIC=8μg/mL;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的 MIC=1μg/mL)。 相信,通过图片和CLSI两者的解释,大家对ESBLs的代表性药物会有更进一步认识了。 推荐治疗方案: 对于ESBLs耐药菌的治疗,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首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备选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中的亚胺培南以其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的高度稳定性而为大家所广泛使用,但临床上,亚胺培南常与肾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钠合并使用,因亚胺培南单独使用时,在肾脏易受肾肽酶代谢分解,美罗培南则对肾肽酶稳定,不需并用酶抑制剂。 虽然,ESBLs细菌对包括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超广谱抗生素都耐药,但,我们常常可以在药敏中看到头孢西丁的身影,它,却是个异类。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与二代头孢相似,却比其它二代头孢强太多了,特别是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在此,我们也是可以将它推荐用药的,若敏感的话。 我们都在院感的道路上并肩同行,我不生产内容,我只是院感知识的搬运工,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同行指正,谢谢。 各位走过路过的朋友也请多予回帖支持,这样我才能知道这类帖子是否能帮到大家为大家所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