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拙凌

[正式赛场] 【万金兆元】2016年3月赛——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隔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3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狼头 发表于 2016-3-21 10:28
主持人,各位辩友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此期的辩论赛为今年的辩论赛开个好头,我支持对多重耐药菌定植患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4楼的“等到感染了下一个患者我才追悔莫及”的观点进行反驳:请问老师感染了下一个患者,是因为没有隔离吗?标准预防如果做好了,传播途径就可以切断,感染是否还存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耐药君 发表于 2016-3-21 13:34
大家好,我是正方辩手,我方认为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需要隔离
      卫生部办公厅《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8楼的“携带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为避免患者感染而不应参加手术”的观点进行反驳:请问辩友如何识别携带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hdlichao 发表于 2016-3-21 15:09
尊敬的辩友:我是正方,我的观点是“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需要进行隔离”
理由:从“定植和感染”的关系上看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12楼的“定植是引起感染的前期必要条件,如果不前期采取隔离措施,容易将定植的微生物(细菌)在病人之间进行传播,”的观点进行反驳:请问辩友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可以避免定植的微生物(细菌)在病人之间进行传播,为什么非要进行隔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弯弯的月亮 发表于 2016-3-23 08:48
针对5楼我工作我快乐老师的观点进行辩论,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是2009年开始实施的,卫生部于2011年又发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16楼的“MDRO感染患者、定植者的隔离期限,原则上应隔离至MDRO感染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的观点进行反驳:按照楼主的观点,定植患者无临床症状,所以,不需要进行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弯弯的月亮 发表于 2016-3-23 09:10
针对10楼xhzbobo 老师的观点进行辩论
1、定植患者隔离会增加医院的成本吗,如果比起不隔离引起别的病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17楼的“你既然认为不用隔离,为何又指出做好手卫生就能切断传播途径,感觉自相矛盾啊”的观点进行反驳:首先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措施之一,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病人,通俗讲就是把每一个病人都视为有传染性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并且标准预防是我们一直在培训、一直在强调的,所以我方认为标准预防做好了,多重耐药菌定植就无需隔离了,反过来说如果标准预防都做不好隔离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儿飞 发表于 2016-3-23 10:02
大家好,我是正方辩手,针对反方辩友14#进行辩论:
贵辩友很明确的告诉了大家“多重耐药菌定值患者常规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22楼的“多重耐药菌定值患者常规做好手卫生、环境清洁、接触血液体液戴手套等标准预防措施能有效切断接触传播途径,而上面这些措施都是接触隔离的措施”的观点进行反驳:
请辩友看看《医院隔离技术规范》7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7.1  隔离原则
7.1.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7.2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请问辩友标准预防与接触隔离的区别您明白了吗?就是对非多重耐药菌的患者,也要做老师说的预防措施,难道都是接触隔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纤手素琴 发表于 2016-3-23 10:08
我是正方辩手,我方观点: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需要进行隔离

反驳14楼尘埃老师的观点:多重耐药菌定植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23楼的“临床的标准预防到底做的多好,大家都心知肚明。只看看临床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率实际有多高就知道了。在这种大背景下,接触隔离能让医护人员更为重视,防患于未然,切合我国各医院实际情况,也便于临床管理和操作”的观点进行反驳:
其一,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病人,通俗讲就是把每一个病人都视为有传染性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并且标准预防是我们一直在培训、一直在强调的,所以我方认为标准预防做好了,多重耐药菌定植就无需隔离了,反过来说如果标准预防都做不好隔离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二,标准预防和隔离的区别请老师看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第24卷第20期
《标准预防措施与传染病隔离常规的特点比较》朱元元,冯卫忠,李健,刘芳,刘瑜,杨双旺,姜旻岚   
标准预防措施和传染病隔离常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隔离预防系统,其在生物环境、防护理念、适用范围、实施方法和防护效果等方面均不 相同;了解两种隔离预防措施之间的差异,对于正确的理解和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反方辩手,我方观点:多重耐药菌定值患者不需要进行隔离。针对51楼纤手素琴 老师
1、  对于自主活动的定植患者甚至医务人员,你怎么采取隔离措施,眉头粘贴隔离标示吗?
现实吗?
2、  基本的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等标准预防做不好,挂多少隔离标示也没意义。
3、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是否采取接触隔离措施,不是其他传染病好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30、39楼的“MDRO感染患者、定植者的隔离期限尚不确定”的观点进行反驳:请问“隔离期限尚不确定”这样的医嘱我们应如何执行落实?结果不确定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执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纤手素琴 发表于 2016-3-23 11:21
我是正方辩友,针对26楼爱文的观点进行反驳
该课件是我周一放上论坛的,所以对该课件我仔细看过,我认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37楼的“均采取隔离措施反而便于医院的管理和临床的操作”的观点进行反驳:请老师详细说明均采取隔离措施为什么便于医院的管理和临床的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狼头 发表于 2016-3-23 11:31
我是正方 针对反方33楼
你说“做好标准预防就不需要隔离“,那么国家为何还要出个”隔离技术规范“,按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40楼的的观点进行反驳:我方说的是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做好标准预防就不需要隔离了,请狼头老师不要误解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纤手素琴 发表于 2016-3-23 11:35
我是正方,针对25楼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的附录G表,VRSA需要“连续三个标本阴 ...

尊敬的正方辩友,我是反方,针对正方41楼的观点进行反驳:很赞同老师的“指南和各种规范也有随循证和证据的发展而更新的过程,墨守成规则不能进步。”那么请问老师,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采取隔离措施您循证了吗?采取标准预防不可以替代隔离吗?如果多重耐药菌定植都隔离,医疗资源允许吗,医务人员的依从性高吗?有额外浪费吗?这些都循证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文 于 2016-3-23 22:22 编辑
木木沙 发表于 2016-3-23 09:53
我是正方木木沙,针对反方辩友9楼热情晶莹老师的观点进行辩论。
2015年1月23日新华网报道,德国多人因感 ...


我是反方辩友,针对正方21楼木木沙老师的观点进行辩论
老师说的德国多人感染调查感染原因是因为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未隔离造成的吗?事实是不是的,所以,老师不要硬套依据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文 于 2016-3-23 22:23 编辑
狼头 发表于 2016-3-23 11:31
我是正方 针对反方33楼
你说“做好标准预防就不需要隔离“,那么国家为何还要出个”隔离技术规范“,按 ...


我是反方,针对40楼狼头老师
狼头老师可能没明白我方辩友的意思,我方是指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做好标准预防就可以控制交叉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纤手素琴 发表于 2016-3-23 11:48
我是正方,针对29楼老师观点进行反驳
《实习医生格蕾》(Grey's Anatomy)中有一个关于医院感染的案例, ...

我是反方 针对45楼老师观点辩驳
老师举的例子应该不是发生在中国吧?我们做工作必须脚踏实地、从实际工作、从国情出发,您能拿出我们国家的实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狼头 发表于 2016-3-23 11:31
我是正方 针对反方33楼
你说“做好标准预防就不需要隔离“,那么国家为何还要出个”隔离技术规范“,按 ...

我是反方 针对40楼老师的观点辩驳
老师我们讨论的是多耐药定植患者而非感染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文 于 2016-3-23 22:09 编辑

针对63楼弯弯的月亮老师的观点:
      尊敬的对方辩友,您说“我们现在讨论的的耐药菌定植患者,而不是普通大众,有些病要求是没有症状,有些是要求培养阴性方可出院的”;难道你院没有耐药菌定植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的病人,如果没转阴的话就不给出院,如慢阻肺患者长期有耐药菌定植就一直不能过普通大众的生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反方,针对正方66楼
对于定值患者,接触隔离的关键是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及手套、防护眼镜等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你能证明警示和标牌能切断传播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niujialan 发表于 2016-3-23 11:39
针对25楼老师:定植患者无临床症状观点进行辩论。

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 ...

我是反方,针对42楼
老师说的有问题,不是定值的没有治疗一直有传播性,只有转为条件致病菌才会有传播性,所以我方观点,定值菌是没有传播性的,不需要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文 于 2016-3-23 22:16 编辑
弯弯的月亮 发表于 2016-3-23 15:25
针对32楼吕爱娥 老师的观点:
      尊敬的对方辩友,我方并没有反对标准预防的重要性,不论是住院的 ...


我是反方,针对63楼
什么事都要一个度,就像月亮老师说的,该掌握应掌握,该熟练应熟练,而不是把了解的东西必须熟练,费力。所以,我方观点,定值菌患者做好标准预防完全可以控制传播,不需要扩大到人人接触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