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知识求解
不知各位同仁看过没有,皮肤粘膜使用中消毒液监测结果小于或等于10cfu/ml,而计算公式为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X10X稀释倍数,只要平皿有菌落,计算下来怎么都会超标,大家是怎么对待的? 注意;稀释倍数,因为要加中和剂,不可能是原液直接接种。 楼主在提问题时,能否顺便把所说内容的标号也提出来,把问题说的详细点,这样便于大家给于解答。对于楼主所说问题,我又看了下“医疗机械消毒技术规范”,也许我眼神不好,没有发现楼主所说的问题。 花非花 发表于 2012-9-11 0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注意;稀释倍数,因为要加中和剂,不可能是原液直接接种。
公式中10已经算上了中和剂的作用了,1mL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里,就代表稀释了10倍。 采样回来混合液不再稀释,那么平皿长出1个,不超标啊??? 细菌菌落数计算方法见式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平皿上菌落数X稀释倍数 / 采样面积(cm2)
只要平皿有菌落,计算下来怎么都会超标,从计算公式分子看出,哪怕只有0.1cfuX稀释倍数100,就达10cfu了。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100级特别洁净手术室,标准:0.2个/30min•φ90皿(5个/m3),跟新消毒技术规范标准表示法不一样,怎么记啊。 我们检验科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你哪怕是一个菌落数,结果都大于10。所以他们说这个计算没法计算。 新消规已经说了,洁净术间按50333 回首这个问题我也很迷惑,求解 我也觉得迷茫啊,该怎么做?{:1_10:} 我们检验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都觉得有的迷茫啊 守望者06 发表于 2012-9-11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在提问题时,能否顺便把所说内容的标号也提出来,把问题说的详细点,这样便于大家给于解答。
对于楼主 ...
A.7.2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A.7.2.1 .1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
A.7.2.1.2 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比例的中和后混合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 mL,36℃±1℃恒温箱培养72h,计数菌落数;怀疑与医院感染爆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消毒液染菌量计算见式(A.4):
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10×稀释倍数………(A.4)
A.7.2.2 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陈方方 发表于 2012-9-11 1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检验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都觉得有的迷茫啊
个人感觉这个规定有误,不应该再乘以10了
稀释都是10倍的 康美 发表于 2012-9-11 0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细菌菌落数计算方法见式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平皿上菌落数X稀释倍数 / 采样面积( ...
就是老师这意思,估计很多人没有认真看过这个规定的计算方法 我也在认真学习新的消规,个人理解是:只要平皿上长了菌,那使用中的消毒液就视为不合格。对消毒液要求越来越高。不知是这样理解吗? 2012年四川省院感年会上有专家明确提出,是出规范的时候打印错误导致,只乘以稀释倍数就行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