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oldman
发表于 2012-8-10 00:21
看着诸位院感专家们讨论挺热烈,呵呵,我也凑个热闹!多数院感专家均赞成微生物室对待送检痰标本先做涂片筛选,合格进入培养程序,不合格退回。这个在现阶段不现实,不可能做到的,原因如下:
1、微生物室不愿意,因为不进入培养程序就收不着钱,即便可以收涂片的钱也不划算,涂一个片才5块,连使用的耗材都挣不回来,还不算人工!赔本的买卖谁干?诸位都清楚,实验室人员在幕后,可怜的工资奖金完全与效益挂钩,即便是再有爱心的人也得养家糊口啊!
2、临床医生不愿意,临床并非主动申请培养,而是被迫申请培养。也就说迫于政策压力,出于完善病历的目的而申请的培养。多数情况下,临床医生们更愿意“经验治疗”,这样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药物”,而这些药物的治疗对于多数的临床感染病例是有效的,只不过是大炮轰蚊子罢了。譬如我们医院呼吸科,我曾当着他们科主任的面总结过:90%的患者做痰培养是为了完善病例,还有10%的患者不用谁嘱咐,他们会主动采集病人的合格标本,或浓痰、或纤支镜刷取物、或灌洗液、或肺穿刺吸取物,而且会电话追问或到实验室来等涂片结果。人家临床医生的主要收入靠的不就是药品么?一个CAP,你给做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还敏感,他依据你这药敏结果用药,占他一张床,他啥好处捞不着,他怎么活人啊?所以临床医生不愿意。
3、护理人员不愿意啊,本身护理工作就够繁重的了,一上班像打仗,说破嘴跑断腿,你这标本一退,得,又给人家增加工作量了,可能还不是一点点,谁愿意干啊?
veryoldman
发表于 2012-8-10 00:25
我们实验室现在是所有标本一概不退,但所有标本一律捆绑涂片,最终报告含两个部分:1、涂片镜检结果,2、培养鉴定药敏结果。
培养是一律都做的,但做不做药敏,挑选哪种做药敏,须得依赖涂片结果指引!
veryoldman
发表于 2012-8-10 00:28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责任明确,真正做到garbage in,garbage out!(所附的涂片结果就像一个标签、一个说明),呵呵!
2、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报告的质量,不至于出现过多假阳性、假阴性!
3、可以名正言顺的收着钱,不至于入不敷出!
二进制
发表于 2012-8-10 06:09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21#veryoldman 老师言之极是!“赔本的买卖谁干”?这个性价比不解决,原始标本涂片始终是纸上谈兵而已{:1_12:}{:1_17:}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2-8-10 07:03
veryoldman 发表于 2012-8-10 0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着诸位院感专家们讨论挺热烈,呵呵,我也凑个热闹!多数院感专家均赞成微生物室对待送检痰标本先做涂片筛 ...
对对对,就是这样,老师分析的太透彻了,90%以上都是痰标本,经常性的会出现,培养结果一出来,病人也就临近出院,医生用药根本不去理会培养单,细菌室也不会为临床而加这个班,赶到啥时候出单子就是啥时候,节假日、星期天是不收标本滴。
香山朗月
发表于 2012-8-10 08:00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2-8-9 2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循证医学一定是建立在病人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之上的!标本不合格不愿打回,原因有很多!应根据自己医院实际情 ...
经过近日的反复沟通,情况略有好转,昨天建议设了不合格标本退回登记本,并列入科室考核项目,同时考核检验科和病区。
检验科方面确实有一些其他原因,这点不好明说他们。
去年5月各科室痰标本不合格的比例,最高时神经内科52%,其次是呼吸科49%,然后是神经外科41%,经过沟通,护长督促严格操作,8月再抽查,结果痰标本不合格率分别降到41%、35%和30%。
拙凌
发表于 2012-8-10 08:03
veryoldman 发表于 2012-8-10 0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实验室现在是所有标本一概不退,但所有标本一律捆绑涂片,最终报告含两个部分:1、涂片镜检结果,2、培 ...
所以,您的做法还是要涂片,但是至于不合格的标本不退回,但是在最终的报告上面要有区别。
这样固然比一笔糊涂账要好,但是如果只是微生物室在孤军奋战有什么意义呢?即便做到garbage in,garbage out,浪费的还是微生物室的精力物力,而且临床一旦要找茬他可不会认为你体谅他们,他会说重送标本有何难,如果一旦牵涉到纠纷,还要面临医德医风方面的风险。所以还是要从最初留取标本的环节抓起。我记得有人推荐使用留取标本小贴士之类的东东,这样省了医护跟患者交流的时间,让患者自己去看,貌似是个不错的折中办法。
lxfen1010
发表于 2012-8-10 11:08
拙凌 发表于 2012-8-10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您的做法还是要涂片,但是至于不合格的标本不退回,但是在最终的报告上面要有区别。
这样固然比 ...
同意,好办法,我也在苦思着如何能提高痰标本的质量,单纯依靠护士提醒指导是不太可能的了,临床工作经已太忙,拙凌老师的办法很好,犹如一笺指路明灯啊!
拙凌
发表于 2012-8-10 14:40
lxfen1010 发表于 2012-8-10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意,好办法,我也在苦思着如何能提高痰标本的质量,单纯依靠护士提醒指导是不太可能的了,临床工作经已太忙 ...
呵呵,不敢掠他人之美。这是论坛里有位老师提到过的,您可以搜索一下
梅之媚2010
发表于 2012-8-10 15:18
拙凌 发表于 2012-8-9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培养结果准确性肯定会严重受影响”,这倒也未必。有的医院虽然对不合格标本继续培养,但是他会在报告单 ...
谢谢老师的分析指正,我们还需不断学习。
目前我们微生物室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得这么细致,加强沟通是必要的。
11640481
发表于 2012-8-10 17:59
我们是专科医院,送检标本不很多,检验科基本上都能做到先涂片后培养!
玉蝶
发表于 2012-8-10 23:44
veryoldman 发表于 2012-8-10 0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着诸位院感专家们讨论挺热烈,呵呵,我也凑个热闹!多数院感专家均赞成微生物室对待送检痰标本先做涂片筛 ...
看了楼主的帖子,感觉好痛快,都说出了大家心里话,既然大家心里象明镜似的,为什么不想办法来进行监管呢?从小到大,从粗到细,总有一天会看到成绩的。
二进制
发表于 2012-8-11 05:29
“使用留取标本小贴士之类的东东,这样省了医护跟患者交流的时间,让患者自己去看,貌似是个不错的折中办法。”
文化水平因人而异,须则用文字注明。但,言语上解释有时还是必须的{:1_12:}{:1_9:}{:1_17:}
张晓
发表于 2012-8-11 07:37
我们医院微生物室是这样做的:有痰标本先涂片,合格后才继续做培养,对于不合格痰标本不退回,电话通知主管医生从新采样送检。我就觉得检验科的管理很重要,我们院感科是这样做的:经常与检验科沟通,请检验科主任讲课,利用《医院感染简讯》刊登学习资料,近期我们在《简讯》上刊出了由检验科提供的稿件:“多重耐药菌治疗原则”、“痰培养标本采集的要求及痰涂片结果的判断”。指导临床该怎样看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怎样采集合格的痰标本。
二进制
发表于 2012-8-12 04:57
zhangxiao 发表于 2012-8-11 07:37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医院微生物室是这样做的:有痰标本先涂片,合格后才继续做培养,对于不合格痰标本不退回,电话通知主管 ...
如此看来,贵检验科主任是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或对此“滚瓜烂熟”之人,可惜的是:多数检验科扛旗人非也。{:1_17:}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12-8-12 15:14
不合格的痰标本继续培养,其结果有意义吗?对临床合理用药怎么能起到指导作用呢?还是要和他们加强沟通,避免培养出来的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吻合,不利于病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求真务实
发表于 2012-8-12 19:00
明知痰标本不合格,还给培养+药敏.等于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再犯若干个错误;错误的结果出来,发给临床科室后,医生再根据报的药敏更改抗菌药物......。后果是什么?
zhangjidong94
发表于 2012-8-12 19:56
对于痰培养本来就意义不大,实际合格率也就是20%左右,即使合格痰也只是相对而言,也很难避免污染,所以能少送尽量少送,即使培养出来,如何界定定植菌还是感染菌也比较困难,还应该看染色后的片子,寻找吞噬的细菌,确定感染方向,另外血培养是不错的选择,有将近四分之一合并血流感染。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8-12 21:03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2-8-9 2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循证医学一定是建立在病人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之上的!标本不合格不愿打回,原因有很多!应根据自己医院实际情 ...
言之有理,非常赞同,顶一个!
快乐无限
发表于 2012-8-12 21:44
对于不合格的痰标本继续培养,只是为了培养而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可医院的运行机制只能是继续钱进{:1_9:}。细菌室一般也是不退回标本,报告结果就是草绿色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口咽部的正常微生物。现在唯一能够做好的是让临床尽量采集合格的痰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