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心理干预”的很多,知道“心脏干预”的,恐怕很少吧?
今天在国家会议中心开会。同时召开的会议是,第九届心脏干预及心脏影像大会(CICI 2012)。看了英文,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们与我们的感控一样,也在做"干预“这个事情...... Cardiac Intervention and Cardiac Imaging
这里的心脏干预,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心脏介入,英文名称是:Cardiac Intervention
原来是不同的中文翻译名称而已。
我想,从翻译的准确性来讲,”干预“更加好一些。但是大陆已经习惯介入这个词,今后干预会替代介入吗?
好像记得台湾是翻译为”心脏干预“的。今年初在台湾做报告的时候,发现他们不明白心脏介入,看了英文才清楚的。
呵呵呵,第一次听到“心脏干预”这样一个说法,不过仔细品味,似乎“干预”比“介入”好像要更准确一些... 1、“心理干预”——指应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前段时间来院做心理学讲座的专家如是说)
2、“心脏干预”——之前曾浏览过第八届CICI新闻报告,但知之甚少,印象中它是利用先进的影象技术以促进心脏技术的进步,故而将“心脏干预”理解为涵盖介入诊疗、药物干预、心电图诊断、心血管护理等的一个综合概念。
看教授帖子方悟:祖国母语的博大精深,同一个英文词,在我们的中译文中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哦,仔细推敲,这“干预”一词似乎比“介入”要精准一些。{:1_3:} 今天才知道有心脏干预说法,翻译时国文也能统一就好了。{:1_9:} 学习了教授的帖子,才知道心脏干预就是心脏介入,仔细琢磨,心脏干预确实要比心脏介入更恰当一些。 又学习了,原来心脏介入就是心脏干预。 本帖最后由 执着小贝 于 2012-7-22 11:46 编辑
不是“很少”,是“没有”吧!
可惜都第9届了,非心脏专业的关注这一细节问题的可以说没有,胡教授非一般人!呵呵
如细雨润竹老师所说,这是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同时反应出非相当有专业水准的人翻译专业英语都会缺少精确性!
同样的intervention,放在心脏(Cardiac)后面就该翻译成干预,而如果放在冠脉 (Coronary)后面,就该翻译成介入,因为Cardiac intervention(心脏干预)这个概念,显然是包括或大于Coronaryintervention(冠脉介入)这个词的,它还包括心电生理和起搏、结构性心脏病和肺高压、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和诊疗、心血管药物干预、心电图诊断,心血管护理等方面。英文哪有中文语言细腻而全面,都说成是 intervention,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上论坛学习了,才知道心脏干预就是心脏介入 其实有的楼层老师有些理解有误的吧,,个人理解应该心脏干预这个概念是大于心脏介入这个概念的,并不是说等同吧? 每天来论坛就会有收获,知道了心脏干预就是心脏介入 学习了,以后看到“心脏干预”就不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1_7:} 本帖最后由 快乐无限 于 2012-8-5 22:45 编辑
干预是常听说的字眼,可“心脏干预”就是“心脏介入"这真是第一次听说.最近听了一次心脏外科专家的讲课,就说过每位心脏大夫都要会做心脏介入,而不分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呵呵原来是心脏干预! 学习了,人不断学习才能提高 学习了......知道心脏干预就是心脏介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