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y8562243 发表于 2011-6-21 13:52

我的理解:感染性腹泻一般都有明确的病原菌,多见于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如细菌性痢疾、霍乱;胃肠道感染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可与病菌有关,也可无关,如腹部受凉后引起腹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临床上见的就是菌群失调。不知理解对否,欢迎论坛专家给予指导。谢谢!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1-6-21 13:58

回复 20# 常春藤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只要入院超过48小时,不管何原因都属医院感染。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不同。医院感染可以是病人及倍客方引起,而医院感染就是医院方造成的。所以,“在院内发生的由于饮食不当或不洁饮食腹泻(已除外其它原因所致,是病人自己吃坏了肚子)”此种情况算医院感染,但不属于医源性感染。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陈川 发表于 2019-9-30 15:44

急性细菌性痢疾归属于感染性腹泻,是乙类传染病。是由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e 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在性发病,以夏秋季节常见流行,普遍易感,以小儿为多。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脓血的稀便为其主要症状。中毒型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常发生惊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2天。
  普通型(典型):起病急,发烧39℃以上,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开始时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大便次数增多,但便量逐渐减少,并且转变为粘液便或脓血便,一般每日10~20次,严重者可达20~30次,大便时里急后重感(大便时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明显,经过治疗,症状可望5~7天得到控制,整个病程约1~2周。
  治疗与护理:治疗的重点在于积极控制感染,可以作用庆大霉素、氟哌酸、黄连素、头孢霉素等药物。患病期间,小儿应卧床休息,多喝水,吃易消化清淡半流质食物。病儿使用的物品注意消毒。
  预防:对小儿要加强卫生教育,培养小儿“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烫,不吃不洁食物,特别是被苍蝇爬过的食物。对集体单位及托幼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大便,做细菌培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院感鉴别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归属于感染性腹泻还是胃肠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