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3|回复: 85

2016年8月“十大优秀回帖”邀您鉴赏!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按照SIFIC管委会的规划和工作安排,从2016年7月份每月评选“十大优秀主题帖”和“十大优秀回帖”。 8月的“十大优秀回帖”已经与会员们见面了(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037&fromuid=95110)。
这些 “优秀回贴”真的优秀吗?优在哪里?“十大优秀回帖”期待您来点评、赏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当选的 “十大优秀回帖”也许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或不妥之处,也期待您善意地指出,让发帖者和广大会员更多地受益。
如果您是论坛管理者,可利用帖子下方的“点评”按钮进行点评和赏析;
如果您是普通会员,可利用帖子下方的“回复”按钮进行点评和赏析。
SIFIC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每位会员都有话语权!
“十大优秀回帖”期待您来点评!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
梅毒患者的呕吐物喷溅至破损脚上属职业暴露吗?
医务人员在抢救患者被患者呕吐喷溅至脚部,事后检测到患者梅毒阳性,医务人员脚部有破损,大家觉得算职业暴露吗?需要预防用药吗?
梅毒传播途径:
1、性接触  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2、血传播  梅毒患者、潜伏梅毒及隐性梅毒血清具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他人。  
3、胎传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4、其他  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也可传染。

8楼  胡杨:
我的看法是“算职业暴露,但不需要预防用药”。理由:

1、根据职业暴露定义,不能够排除一定不会感染,所以需要登记纳入跟踪监测。
2、因非主要传播途径,且暴露方式风险不大。按照暴露风险严重程度的“高中低”分类,属于低风险暴露。
3、根据常规“低风险追踪观察,中风险告知自愿,高风险干预预防”的原则,不要用药为好。
4、即使万一暴露转阳,梅毒有很高的治愈率,所以不必担忧。

另:其实梅毒是是一类独立的病原微生物,在胃酸和外环境中生存能力极低,感染风险很小。与暴露者沟通很重要。接受你的引导,登记追踪足矣。

点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评估与追踪作为院感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我们经常会接到来自临床突发职业暴露的咨询。呕吐物喷溅也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暴露形式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对暴露者评估指导极具帮助。  发表于 2016-9-13 19: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溜溜球2016:
皮肤消毒剂、手消毒剂、洗手液
老师们好,我一直迷糊这3个概念,通过论坛的搜索,我基本可以区分前两个是不同的概念。 我想问的是 1、大瓶的酒精和碘伏开瓶有效期是多久呢?2、手消毒剂和洗手液是同一个概念吗?3、洗手液有开瓶有效期没有,如果有事多久呢?先谢谢了你们!!!

5楼  bo2379427:
1、皮肤消毒剂: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中“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所以皮肤消毒剂就是杀灭皮肤上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比如酒精、碘伏、复合碘、氯己定等。开启时间规范没有规定,我们医院要求无论大小一律为7天,部分医院要求是“倾倒1个月,直接直接蘸取7天",倾倒的容器要求每星期进行灭菌,操作性不高,而且在新的监测规范对消毒液的染菌要求提高了,由原来的100cfu/ml提高到10cfu/ml,开启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所以个人建议使用小瓶包装的消毒剂。
1、手消毒剂
WS/T313-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等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注意:含有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开启后的有效期是1个月,不易挥发的开瓶后使用期不超过60天。
3、洗手液
就是我们日常洗手使用的皂液了,这个没什么好解释了。洗手液开启也是没有指定的有效期,不过洗手皂液是大瓶倒出小瓶的话,就要每星期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所以建议还是使用包装,用完直接丢弃。

点评

以国家规范为依据,紧扣会员的问题,给出明确分析与合理化的建议,有理有据,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6-9-13 2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今年4、5、6月三个月骨科发生6例切口感染,主管院长要求院感办做根因分析,我科室一位专职人员,研究生学历,她也不知道根因分析是什么,就完成了现上传的这份报告。院长看后让我重写,他让我找出这6个人发生感染的原因,可这些人都出院了,当时都没有报告,核查非计划二次手术时才发现不但是院感,而且漏报。我想现在是不是应该把每个病人的资料详细罗列,例如住院时间(可发现是否住院好几天才手术)、发生院感时间、病人一般状况(年龄、无糖尿病、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需要从每个病人身上挖掘出感染的原因。必须通过个体原因找到系统原因,也就是医院在管理和系统中原因。
附件

5楼  2090356867: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原因与各个与手术相关的科室都有可能存在,比如供应室,手术室,患者住院的科室等......,个人认为得用排除法进行调查,比如如果仅仅是这一个科室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而其他科室没有,那就可以排除供应室和手术室的问题,因为全院其他科室手术物品供应和环境安排也都在这里,除非骨科手术有专用的手术室.那也应该调查手术室,包括人,机,物,料,法,环等.还要关注外来器械,植入物等,医师外科手的执行情况,是否带双层手套,骨科手套破损几率很高;医师手术操作的精细度,止血是否彻底,还要关注三术后护理与换药是否无菌操作,做个中可疑用物的包括手卫为效果监测,还要关注预防用药的时机及追加时机等.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点评

一般情况下,回顾性的调查手术部位感染,着实较为困难,一切似乎已经结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发现不了导致感染的蛛丝马迹的,回帖给出了调查的思路,同时,这些因素也正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需要密切关注的,赞!  发表于 2016-9-13 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在院感:
这张图如何诊断?
附图:术前四项检测报告截图

25楼   荷儿: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RPR),这种抗体敏感性非常高,感染四周以上就能检查出来.。95%的梅毒病人都会呈阳性反应;但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硬皮病)及孕妇等也会出现假阳性反应,但一般较弱。RPR可以按照病情感染的严重程度,滴度也会发生变化。通过观滴度的变化即可诊断是否是活动性梅毒感染?以及治疗后疗效反应怎么样,但是这种方法不是很完美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梅毒治疗后,痊愈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我们必须通过三年观察期,最后才能判断梅毒是否痊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所使用的梅毒诊断方法还是不完善。
一般说的滴度的检查是指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的滴度,它是判断梅毒愈后的标准,阴性就说明已愈。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HA)是诊断的确诊试验,部分患者治愈后仍可终生阳性。这两个试验结果要结合来看。
一般来说RPR阴性的话,我们是不考虑有传染性的。

点评

梅毒的诊断是院感人的弱项,回帖者结合梅毒的实验室的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及其传染性做出详尽分析。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6-9-13 2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依:
乙肝艾滋病梅毒产妇是在隔离产房隔离待产室吗?
如题:乙肝、艾滋病、梅毒产妇是在隔离产房、隔离待产室吗?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标准预防又怎么理解?标准预防在这里是例外吗?
欢迎大家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上面说的可能不太明确,我再修正一下表述吧。
乙肝、艾滋病、梅毒产妇是在隔离产房、隔离待产室吗?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手术室的术间是否也应该将这类患者分开手术呢?

43楼 lzs3637:
我是一名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从业者,我的工作就是为各类各级医院进行产房功能的设计。论坛的各位老师来自不同地区及医院,各医院又有各医院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清楚的是在非紧急情况下本院接受患者的范围:首先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包含艾滋病等)或其他重大烈性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先行隔离,再转诊,对诊断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应按规定填写传染病及结核转诊卡,转诊至该地区最近的传染病医院就诊或生产。而我们普通医院(非地区性传染病医院)产科根据医院自身社会任务,应接受的是乙类中部分及平常时期的丙类传染病,而普通医院中,我们产房接收传染病病人时应与本院感染科进行充分沟通,国家规范其实对隔离产房这一块解释并不明确,实际上是把问题抛给了广大的医务人员,而我们普通医院医务人员对于传染病这一块的自身防护和终末消毒意识和技术能力上始终和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存在差距,我们在产房内设计隔离产房往往是闲置率偏高的一个局面,其实限定了接收病人的范围后,我们就很清楚我们的医院在普通情况下能够接收哪类病人,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理解的血源传播性疾、性病、活动性肺结核那么窄的范围,属于妊娠合并此类传染病的病人可在隔离待产室内待产,我们一般做法的是将隔离产房临近设置或合并设置,尽量减少其占用空间的面积和病人的移动范围,在有条件的医院中,我们甚至设计过带手术功能的隔离产房。而手术室我们这里指的是产房区域内的非计划性剖腹产手术室,我们在新建医院中,无论产房离手术室有多近,我们都建议在产房内设置剖腹产手术室以解决紧急情况下需进行剖腹产手术的问题,第一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第二可以避免病人来回的移动,并保障病人的隐私和安全,手术室内常规设置齐备,只需麻醉医生一人移动即可。而计划类剖腹产手术均可在中心手术室进行,一般在中心手术室我们会设置负压手术室或者正负压转换手术室,所有的急诊手术和感染性手术(包括隔离计划剖腹产)都会在这一间进行,而未在本院产科建档的急诊(同时没有时间进行查血)的产妇也会在该手术室进行剖腹产,而自然分娩的急诊(同时没有时间进行查血)产妇在隔离产房/隔离合并产房中进行生产。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医院,这些经验想和大家来分享,好多时候看到许多遗憾的设计,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个人经验能对今后大家参与医院建设起到一点帮助,也希望各位老师一起来探讨,谢谢。

点评

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多数医院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回贴者是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从业者。当然,不同的专业考虑问题的角度还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妨抛开自认为“无法达到”的理由,看看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从业如是说....  发表于 2016-9-13 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敏鱼飞:
想让您的抗菌药物管理经验进入“专家共识”吗?来这里!!
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无论您目前所在的科室是临床药学、医务部、感染管理科或者微生物室,在您的日常工作中,抗菌药物管理总是挥之不去的话题,同时也是诸多同仁正在奋力攻克的难关,目前,许多同仁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已经颇有心得,总结了很好的经验,那么如何让您的经验广为传播,让更多的同仁受益少走弯路呢?
现在,机会来了,国内的专家学者们正致力于“抗菌药物管理专家共识”,SIFIC论坛是专家们收集各位成功案例的“集散地”,就等着您来献宝啦!
那么,您可能会想,我的经验仅仅是一方面,并不是全部,别担心,那有什么关系?你一点我一点,我们大家就共同描绘出一个完美的圆!
只要跟抗菌药物管理有关的案例我们都需要!
比如预防用药的管理、
比如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管理、
比如多重耐药的管理
比如……
总之,一段文字,几幅图,表达出医院的有效管理即可。当然我们需要具体的内容和措施哦,就是我们常说的“干货”。内容别少于500字,我们希望您描述清楚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最好是跟贴,如果您有顾虑,我在这里等您:欢迎私聊我(QQ313724197)!!!
跟贴的,必须奖励。如内容优秀,被采纳录用,则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哦。赶紧行动!
注:此征集令仅有一周时间,大家务必把握机会哦

15楼   wysun:
目前,我院的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是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管理。介绍如下:
一、医院文件制定及下发。
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出台后,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着手以往医院相关文件的更新工作。在指导原则的前提下,广泛征求临床意见,初步拟定文件,然后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经各委员讨论,再根据最终会议决定作修订,最后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医院管理文件,下发临床科室并知晓各级医务人员。
二、科室指标制定。
首先,年初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会携手临床药理,根据往年科室预防用药情况(包括手术类别,手术时间,有无植入物,以及药物的供应等因素),初步拟定今年的科室预防用药指标,然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药理工作人员,一一约谈各临床科室主任,再次针对具体问题,经协商讨论,制定符合我院科室实际情况的预防用药指标。
三、指标落实。
每月初期,医院感染管理科利用院感信息系统,筛选出科室上个月所有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根据我院制订的围术期预防用药方案(依据2015版指导原则制订的),逐一翻看电子病历,汇总各科室相关指标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反馈表+明细表”的形式反馈到监控医生或科室主任,监控医生再反馈到当事医生,并在早交班上反复强调相关规定,最终,科室主任在反馈表上填写下一步整改措施并签字,交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存档。(也有个别科室医生会说明情况,比如缺药等,医院感染管理科会作适当调整,并记录)
四、季度考核。
我院每季度都会针对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在医院大周会上,会把做的特别好的和做的很差的科室(比如前5和后5名),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公示。(在季度简报和监控员会议上也会对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作专项反馈)
尽管我们一直很努力的去做,大部分指标也得到了改进,但还是存在些许不足,仍需在工作方法及形式上不断完善。
介绍就到这啦,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多提建议,我们努力做的更好!谢谢!



点评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以规范为依据,争取院领导支持,步步为营,扎实推进,总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发表于 2016-9-13 2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敏鱼飞:
想让您的抗菌药物管理经验进入“专家共识”吗?来这里!!
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无论您目前所在的科室是临床药学、医务部、感染管理科或者微生物室,在您的日常工作中,抗菌药物管理总是挥之不去的话题,同时也是诸多同仁正在奋力攻克的难关,目前,许多同仁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已经颇有心得,总结了很好的经验,那么如何让您的经验广为传播,让更多的同仁受益少走弯路呢?
现在,机会来了,国内的专家学者们正致力于“抗菌药物管理专家共识”,SIFIC论坛是专家们收集各位成功案例的“集散地”,就等着您来献宝啦!
那么,您可能会想,我的经验仅仅是一方面,并不是全部,别担心,那有什么关系?你一点我一点,我们大家就共同描绘出一个完美的圆!
只要跟抗菌药物管理有关的案例我们都需要!
比如预防用药的管理、
比如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管理、
比如多重耐药的管理
比如……
总之,一段文字,几幅图,表达出医院的有效管理即可。当然我们需要具体的内容和措施哦,就是我们常说的“干货”。内容别少于500字,我们希望您描述清楚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最好是跟贴,如果您有顾虑,我在这里等您:欢迎私聊我(QQ313724197)!!!
跟贴的,必须奖励。如内容优秀,被采纳录用,则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哦。赶紧行动!
注:此征集令仅有一周时间,大家务必把握机会哦

18楼  jinshuliu:
抗菌药物管理经验之分享

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分享给大家!
一、 医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员有院领导、药学科人员、医务部、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检验科、临床科室主任组成,重点做好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政策的制定和督导检查工作。
二、医务部根据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专门组织全体医师进行了抗菌药物应用相关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方面知识进行了专项培训,并进行了理论考核,合格后,以医院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临床医师抗菌药物权限的通知,分为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规范分级使用。
三、医院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印发了抗菌药物品种及分级管理目录,品种49种,并认真执行。
四、每月医院组织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以临床用药动态分析和督导通报的形式通报全院,通报每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包括抗菌药物消耗金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并于奖惩兑现挂钩。
五、多部门参与,医务部、临床药学科、药品供应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检验科细菌室,部分临床科室协作,共同做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六、临床药师及时参与在院患者疑难感染病例查房和会诊,指导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七、每季度通过内网公布微生物药敏统计结果和主要目标细菌耐药预警,标本科室来源,指导临床做好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和使用。
通过大家的努力工作,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一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率在逐步下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标准之内等;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达标,还有个别预防用药规格选用过高等。
今天就介绍到,希望位老师批评指正!


点评

建章立制、培训考核大家都在做,而此贴的亮点在于:每月由院方组织督导检查、通报全院,不合理使用奖惩兑现。这种“曝光台”式的反馈与处罚对推进此项工作有实质性的意义。  发表于 2016-9-13 20: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2622412986:
B-D测试包如何做?
各位老师:我院是基层医院,刚刚进了脉动预真空灭菌锅,供应科购进的是B-D测试图,那如何做B-D测试包呢?老师们有做过的模型吗?能否传上来?谢谢!

15楼   liaoyannong:
B-D测试方法:测试前先预热灭菌器,将B-D测试包水平放置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和排气口底前方;柜室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在134度下时间不超过3.5分钟,取出测试包,观察B-D测试纸的颜色变化。

c) 结果判定:B-D测试纸均匀一致变色,说明B-D试验通过,灭菌器可以使用;变色不均说明B-D试验失败,可再重复一次B-D试验,合格,灭菌器可以使用;不合格,需检查B-D测试失败原因,直至B-D试验通过后该灭菌器方能使用。
国内医院目前使用的标准B-D测试包主要有:3M B-D测试包(进口),Mesa Labs B-D测试包(进口),亘泽 B-D测试包(国产),新华 B-D测试包(国产) ,OTTO B-D测试包(国产)

点评

非常专业的解答。此贴把专业术语B-D测试的规范要求,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出来,便于理解。 问题止于此,给回帖老师点赞!  发表于 2016-9-13 2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回忆:
这例医院感染术手术部位感染?还是皮肤软组织感染?
患者股骨外侧髁骨折,做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手术切口甲级愈合,但外固定架的钉道感染了,这是算手术部位感染还是算皮肤软组织感染?请老师解答。

5楼   猛虎蔷薇:
SSI定义: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SSI的概念比创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毫无疑问,本例中外固定架的钉道感染算是手术部位感染,但是要明确是外固定架手术的感染,而不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
附图

点评

这2个概念的确容易混淆。回复者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着手分析,有理有据,赞!  发表于 2016-9-13 20: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闻:
消毒供应室屡次出现湿包
消毒供应室屡次出现湿包,是单纯的消毒压力锅的问题吗?听消毒供应室的护士长说,“修了几次,越修坏的东西越多。”怎么查原因?请各位老师支招。多谢

5楼   苏勇:
灭菌湿包是供应室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我们日常工作只能将其发生的频次降低,不发生湿包从根本上避免不了。湿包原因很多,设备原因比如干燥过程存在问题;装载原因如装载体积过大,包裹贴灭菌腔内壁,器械包在上敷料包在下等;蒸汽原因,不是饱和蒸汽,含水量过多,蒸汽管道保温包好等

点评

专业的问题让专业的人来说,也就不显得那么神秘可怕了,正如回帖者说“灭菌湿包只能降低发生频次,而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那么,湿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大概是最全的分析了。  发表于 2016-9-13 20: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们的回答真是精彩!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们的回答一针见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们的回答真是精彩!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用心啊
看看这样一个回帖
比一个帖子都长啊
有内容有思想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的回帖真精彩,一一拜读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6-9-13 16:55
溜溜球2016:
皮肤消毒剂、手消毒剂、洗手液
老师们好,我一直迷糊这3个概念,通过论坛的搜索,我基本可 ...

老师回答的非常透切,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规范,否则出了问题如果没有依据将会有不可预计的恶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6-9-13 16:59
清清: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这位老师,首先应该庆幸有这样的院领导,很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第二感控工作管理有缺位现象,为什么发生感染没有人汇报,感控管理部门又不能及时知道,以致出院都不能及时知道。第三临床医生感控意识不强,不能及时病原学送检。按照你的描述,现在只有做回顾性调查,然后找出共同相似的地方,排除各类可能造成感染的因素。最后写一个原因分析、解决措施上交院领导。总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要深入临床,要接地气,加大管理督导力度,如果还不重视肯定会出大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的回贴均是解决问题的实用贴!谢谢各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的回帖非常实用,谢谢分享!祝老师们中秋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