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94em]简介:甲状腺辐射防护罩通常不会被手术服覆盖,可能是伤口污染的一个可预防的来源。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甲状腺辐射防护罩上常见的病原体,并评估简单清洁方法的有效性。
方法:从 3 所教学医院手术室收集的 29 个社区甲状腺防护罩中获取样本。每个防护罩均在严格的无菌技术下使用单独的拭子擦拭 4 个指定区域。采样后,用现成的消毒剂清洁防护罩,5 分钟后重复采样。所有拭子均在 37°C 环境空气中、5% 羊血琼脂上培养 48 小时,并通过 MALDI-TOF Walkaway 质谱仪鉴定随后的生长情况。
结果:清洁前,100% 的甲状腺屏蔽 (29/29) 和 68% 的屏蔽区 (79/116) 生长至少一种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科尼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人类,最常被隔离。还培养了肠杆菌科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清洁后,可培养污染分别减少了 86.3% 和 64.5% (p < 0.001)。
结论:与 SSI 相关的最常见病原体可以在甲状腺辐射防护罩上分离出来。
使用现成的消毒剂适当清洁甲状腺护罩可以显着减少培养可检测到的细菌负担。医院应促进员工教育,并加强清洁这些经常被忽视的防护罩的政策。
提示:查看一下甲状腺手术中医护人员使用的辐射防护罩,你需要深入手术室看看他们穿的防护,周围使用的物品有什么特殊的,最好跟台一例甲状腺手术全程看完。
第二篇:《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fter Thyroidectomy》
背景:甲状腺手术的历史始于 Billroth、Kocher 和 Halsted,他们在 1873 年至 1910 年间开发了甲状腺切除技术。1950 年之前,手术死亡率接近 50%。全身麻醉和消毒的出现以及精细止血器械的发展使得甲状腺手术更加安全,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本研究旨在确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特定危险因素;定义高危患者;确定致病微生物;说明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并制定管理指南。
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因甲状腺疾病接受宫颈探查的241名连续患者(平均年龄65±19岁;76%女性)的并发症进行前瞻性分析,特别关注感染,并回顾相关文献。
结果:2% 的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 (SSI)。感染风险主要取决于术前和术后护理的质量以及无菌技术是否中断。引流管和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并不影响SSI的发生率。没有任何术前因素预示着这种并发症,高危人群的定义仍然模糊。手术部位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
结论:应努力改进无菌技术。当术后发生感染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抗生素。 SSI 处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旦发生感染,切口的充分引流。
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 3.5 天(范围 2-6 天)。根据我们的经验,三个 SSI (50%) 在三天内出现,两个 (33%) 在第四天到第五天之间出现,一个 (17%) 在第六天出现。本研究中手术后三天内没有出现任何 SSI。
诱发因素:术前、术中和术后参数的比较显示危险因素概况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良性和恶性疾病的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相似,即使单侧切除也不能避免这种并发症(1例)。最后,我们没有注意到再次手术过程中这种并发症的增加。按抗生素预防进行分层时,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着差异。
提示:你可以看一下这3例手术有没有引流管?
一定要到现场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