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 发表于 2012-1-5 15:58

找准一个方向,检索文献,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拿出真正的证据,应用于感控实践中去,这就是真正的循证感控,而不是喊口号,这也要循证,那也要循证,到头来,什么也没循证。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5 16:00

鬼才 发表于 2012-1-5 15: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找准一个方向,检索文献,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拿出真正的证据,应用于感控实践中去,这就是真正的循证 ...

这的确是循证的一个思路,还有其他的呢?
作为SIFIC资深版主,您想必一定有其他不一样的见解和方法。

鬼才 发表于 2012-1-5 16:03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5 16: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的确是循证的一个思路,还有其他的呢?
作为SIFIC资深版主,您想必一定有其他不一样的见解和方法。

不管用什么方法,有一条必须要用可靠的,有理论根据的数据说话才是正确的,否则是在做无用功。只有真实的可靠数据才有话语权。{:1_9:}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2-1-5 16:05

本帖最后由 昊love无限 于 2012-1-5 16:06 编辑

昊love无限 发表于 2012-1-5 15:49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预防呼吸道疾病不再大面积的进行喷洒消毒(非典时代的做法)
2、预防甲流最主要的是社交距离和外科口罩 ...

回复鬼才老师:这些不是我得出的询证结果,是我理解的询证感控细节,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推广落实的询证感控措施。
这些细节不是我们的前辈、专家们通过询证得到的结果吗?我拿来用即可,还需要写文章吗?
个人认为,询证感控,不需要人人去研究得出结果,有人研究,有人执行,更符合我国国情,不对吗?再者,我理解的询证感控更应该是一种理念,而非一种具体化的行为

鬼才 发表于 2012-1-5 16:09

昊love无限 发表于 2012-1-5 16: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鬼才老师:这些不是我得出的询证结果,是我理解的询证感控细节,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推广落实的询证感 ...

很好,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循证感控得来的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鬼才 发表于 2012-1-5 16:18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2-1-5 16:23 编辑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5 16:00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的确是循证的一个思路,还有其他的呢?
作为SIFIC资深版主,您想必一定有其他不一样的见解和方法。

建议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些统计学基础知识,一步步让大家成为循证感控的真正受益人,如何?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5 16:24

鬼才 发表于 2012-1-5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建议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些统计学基础知识,一步步让大家成为循证感控的真正受益人,如何?

对您的 ...

之前一直想开个这方面的统计贴,但是考虑到统计学知识比较难,大家的积极性如何未可知也。

您的建议我再考虑考虑,近期会发帖。

xinanw 发表于 2012-1-5 16:47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5 14: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您的参与。这是个很有启发意义的讨论。

您觉得这样的研究可行性如何?


好的IDEAR,费用可以各自解决,分块目的除了样本量大之外,另一目的在于化整为零,更好各自解决费用,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5 16:51

xinanw 发表于 2012-1-5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IDEAR,费用可以各自解决,分块目的除了样本量大之外,另一目的在于化整为零,更好各自解决费用,

质量控制的问题如何平衡呢?

就算费用各自解决,那么大家可能不会愿意将自己的结果公布。
当然也可能出现很多地方结论不一致。

仅仅做些学术探讨,目的是启发大家和我本人,我相信这种良性的讨论会让问题越来越透彻。{:1_17:}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2-1-5 17:47

xinanw 发表于 2012-1-5 14: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设计一个前瞻性研究方案,大家按照该方案各自执行,然后数据汇总分析。
如:开展设计项目:×××技术在 ...

好办法,支持。谢谢!{:1_17:}

lvbin 发表于 2012-1-7 09:40

询证医学说的很好,但是怎么做?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7 21:09

RE: 【有奖参与】谈谈您对循证感控的理解

lvbin 发表于 2012-1-7 0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询证医学说的很好,但是怎么做?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很多方面都已经体现了并且在工作中做了,从很多回复和培训中您应该可以发现。循证感控也是我们一个目标和工作中的策略。我想很多人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而非您所说的只是说的好听呀。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2-1-11 17:24

平时的感控好多规定和政策都是含着询证依据,但养成的习惯就是“拿来主义”,没有进一步的考虑,进一步深层次的理解就有询证依据可查。譬如医院感染为什么规定是入院48小时而不是其他时间?还有手卫生为什么是七步法?多重耐药为什么是这三种抗生素?。。。。。。仔细想想带着询证的科学?做个有心人就会有新的探索。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1-11 20:03

循证感控就是把全球最新、最全的文献资料整合起来,重新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最可靠的结论。并将这个结论用于感控实践。

毫无疑问,循证感控的优点很多,就不一一重复了,大家也很清楚。我想提一点,就是在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分析时,如何排除研究质量差的文献,如何科学地纳入不同地区学者的研究结果,科学地进行统计分析,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地可靠,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循证感控向良性方向发展。

shmily_chensha 发表于 2012-1-11 22:27

循证感控就是感染控制措施有理有据,不是想当然,做正确的事,循证感控能让感染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理想状态是让每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人员都能明白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而不能那么做,让每个人都能自觉自愿的遵守医院感染制度及规程,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找到更有效的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直到实现“零感染”。真到那么一天,咱们感控人就可以不用干了{:1_9:}
但是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循证医学已经证明了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措施推行起来难度很大,比如说术前备皮的问题,提了不是一年两年了,怎么就是推不动呢?还有循证证明对控制感染无用的措施却大行其道,比如说常规的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_10:}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11 22:50

shmily_chensha 发表于 2012-1-11 2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循证感控就是感染控制措施有理有据,不是想当然,做正确的事,循证感控能让感染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理想状 ...

您从哪里看到的环境卫生学对于控制感染是无作用了呀?
请提供循证证据?

shmily_chensha 发表于 2012-1-11 23:17

http://bbs.sific.com.cn/thread-64354-1-1.html
我说的是常规对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及空气等的监测,胡教授的课件里也有说这些监测都是垃圾数据,而且我也有亲身体会。我们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个月给我报的结果都是100%合格,疾控中心采样有做到医务人员手不合格的,我们自己再复查又是合格的,很难找到不合格原因,只能归结于平时手卫生不到位

张淑敏 发表于 2012-1-12 00:19

有许多循证感控措施都来自国外,那么我们也可以用自家的监测数据来证实国外循证依据的可靠性,我们现在进行的目标性监测有很多数据都来自于循证.

鬼才 发表于 2012-1-12 00:25

如何进行循证感控,关键要求感控人员多思考,要学会创造性地思维,不要人云我云。感控工作中,课题多得很,关键是看大家想到了没有,为什么有些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有效,而有些又无效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思维去循证呢?有些监测明之是无用之,为何大家不去放弃呢?做感控工作要开动脑筋。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12 09:21

shmily_chensha 发表于 2012-1-11 2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bbs.sific.com.cn/thread-64354-1-1.html
我说的是常规对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及空气等的监测 ...

我也能给您举一大堆例子,比如环境消毒可以降低VRE的获得(CID,影像因子8)。

又比如如果您再环境中监测发现了MDRO的定植,那么您是怎么处理?肯定是要脱定植是吧,那么对于后一个病人是不是就降低了获得性定植的风险了呢?

所以循证循什么证呢?对于文章的选择是挑到一个是一个?
那你会发现似乎大家都很有理由。那么请思考,那该怎么办!?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有奖参与】谈谈您对循证感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