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标本采集按分工不同回答了临床医生提出的种种问题
本帖最后由 zhangfh(星火) 于 2011-4-8 22:26 编辑昨天晚上有医生和我抱怨说:细菌室标本培养阳性率低,明明有感染了,却培养不出细菌,水平太差了,再有时培养出细菌了,所选用的敏感药物本院也没有药可用。我回办公室查看了该医生所管病人的病历后做出决定:组织医务科、临床药师、细菌室的人一起去看该医生换药、采集标本......
还算给面子的{:1_12:},今早我约的人准时来到该科和主管医生一起去查房、换药、采集标本按分工不同回答了临床医生提出的种种问题,也得到了该科主任的谢谢!欢迎再来!
通过此次检查确实发现了许多问题{:1_10:}我们把存在问题都拿相片拍下了留做样本了,当然也予以反馈了...... 是否能介绍一下你发现问题,我们医院也存在类似问题,细菌室标本培养阳性率低,明明有感染了,却培养不出细菌,再有时培养出细菌了,所选用的敏感药物不敏感。 我也有同样的困惑,明明有感染了,却培养不出细菌,再有时培养出细菌了,所选用的敏感药物不敏感. 我院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希望1楼老师的经验与我们共享,谢谢。 很好的现场培训学习,应该学习。 我们也存在象一楼老师家的情况,望一楼老师的经验与我们共享,谢谢! 昨天晚上有医生和我抱怨说:细菌室标本培养阳性率低,明明有感染了,却培养不出细菌,水平太差了,再有时培 ...
月亮蒙胧 发表于 2011-4-8 21:27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方法好啊,又学了一招。只是我未必有您的面子,请的动这么多人哦。不过,试试再说。 这种环境操作程序为:先清创…标本采集…消毒…敷药。此外,请楼主月亮蒙胧老师把存在问题拍下了留做样本的相片发上看看。谢谢! 我院细菌阳性培养率大约在40%。 回复 1# 月亮蒙胧
存在哪些问题?是谁的问题?能说说吗?让大家也学习学习。 希望月亮蒙眬老师能够具体一点的提供我们学习的经验,谢谢! 回复 8# 二进制
呵呵,再看了看相片,不敢放呀,无菌技术有待提高了{:1_10:
按医院分工:医务科负责技能操作培训的让她看换药、戴手套......
细菌室负责回答阳性率低原因分析,标本采集、运送要求,送检单应注明的事项,看检验结果的注意事项......
药师回答选药、用药的注意事项,药房缺药的原因.......
院感科负责,呵呵......多了,你知道的{:1_9:}
她们可都是高手哦,所以平常多沟通了 你有很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和敏感性,这次是个很好的现场培训学习机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回复 1# 月亮蒙胧
工作态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感谢老师给了我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我也经常听到医生们的抱怨及微生物室的不满,其实主要原因是临床和微生物及药学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也许我们应该充当这个沟通的桥梁。 我也有同样的困惑,明明有感染了,却培养不出细菌 。同感啊 英雄所见略同啊{:1_7:},我这两周也是同样的烦恼头疼呢,医生换药、采集标本都存在着极多的污染现象,怎能做到控制术后感染、并针对感染靶位用药呢,我们是在护理部领导下的院感科,说话力度小,医生很不服气啊 回复 10# 舟舟
谢谢老师们的关注!那我说存在问题了哈,多多指导!
1、准备用物不齐,未能对伤口、切口(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作充分评估以到致在后来换药过程中敷料、试管不够用(医务科指正)。
2、手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未按六步洗手方法足分消毒双手,消毒液未干即戴手套(院感科指正)。
3、拆下敷料未及时放回垃圾袋而是放在病人床旁,使用后安瓿和换下敷料放一起,垃圾未分类(院感科指正)
4、换药过程中消毒液不够用又用戴手套的手去倒瓶装消毒液,并跨无菌区,消毒范围过小,时间过短,消毒液未干(医务、院感科指正)。
5、标本采集时未估计伤口渗液量,未湿润棉签(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未使用消毒液之前采集的标本)致标本棉拭子干得快(细菌室老师指正)。
想插张图片不懂插{:1_10:} 至于标本培养阳性率低的原因很多了,但说得最多的可能还是送检标本的质量和抗生素的滥用吧?不知是不是这样{:1_10:}多多指正! 回复 17# 月亮蒙胧
插入图片的方法为点击高级模式,进入高级模式后有插入图片功能。赶快将您的照片提供上来吧,大家都等着呢。 回复 1# 月亮蒙胧
应该倡导多部门联合现场办公,能提高效率和效力,这也是对多学科协作的深化{:1_12:}
我是深受其益{:1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