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1-3-27 09:52

本帖最后由 细雨润竹 于 2011-3-27 09:59 编辑

个人观点:这种现象是有,甚至在某些地方有泛滥之嫌,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以点概面,鱼龙混珠,我们得相信阳光普照大地的事实,相信冬天过去一定会有春天到来,并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医者仁心》,对其中某些片段感触良多,摘录部分言论与大伙共勉{:1_17:}

1、有两件事情,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摘自一位医生的手记

2、世界上有两种人:有心人、无心人。有心人相互珍惜;无心人相互伤害。

3、能让我们扭曲的,只有我们自己的的内心。

4、理想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去追求,去实现;而是它的存在,让我们实现的过程变得纯洁和干净。

5、只要我们以诚相对,我们就能形成一种力量,保持一种精神,保持我们的正直和自尊,这是这个世界上任何财富都买不来的.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1-3-27 10:09

谢谢楚楚老师鼓励,我曾经管过单位的科教工作,也极力主导过一些项目申报工作,并对进展进行过认真的监控,一直以为:思想和行动同样重要,所谓思想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是有其深刻的哲学道理的,但前提是:理性申报,勇于尝试,努力践行,务求普适性较高。

zdy010 发表于 2011-3-27 10:22

说实话,我有报课题,也有发文章,但是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晋升,如果晋升没有相关要求,我就不一定会去搞课题,搞研究~~~~~
      估计和我一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所以决定了中国的科研都是敷衍了事,我同学在法国,她说法国并不要求医务人员搞科研,他们从事科研都是出于对某个问题有兴趣,想要研究,这样出来的东西才更有价值,中国如果哪天晋升不要文章课题了,估计那时候发表的文章和课题就真的有意义、有价值了~~~~

鬼才 发表于 2011-3-27 10:38

做学问不能抱着某种目的性。敢于探讨自然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航标,一种自发的动力。做学问是件老实事,一种内心探索自然奥妙的向往。古往今来凡在学术上成大器者,都有一种无欲无求的平常心。

蓝鱼o_0 发表于 2011-3-27 12:45

回复 2# zhangfh(星火)


尊敬的星版:
您好,不好意思。我直接另开新帖讨论了。下次会注意。

我也谈下我的看法:
全国都在谈学术腐败,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时髦话题。
尽管这不是个中国特有的现象(可见我前帖,连国外也莫过如此),但是我国感控力量刚刚发展,我们应该身体力行,任何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推动向前发展的途径,可以尝试去突破。尽管失败会很多,尽管最终的结果和预期会差别很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所提高。并且,也能为感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些应该是值得推崇的。
固步自封,人云亦云,亦非道也。

蓝鱼o_0 发表于 2011-3-27 12:49

回复 4# 细雨润竹


很认同您的观点。
真正做事业的人,不会在意别人会说申请课题是不是沽名钓誉,只会想着做好事,做实事。
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把医疗工作做好,那感控工作何来提高?
只是听些培训,知道国外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而没有真知灼见,人云亦云,这种态度也是不可取的。

蓝鱼o_0 发表于 2011-3-27 12:52

回复 5# zdy010

大环境如此,有些事没法改变的。
就如我们升职称也是需要文章,课题。但在此之中,我们若将前沿的论点,感兴趣的问题,整合入“任务”之中,不亦乐乎?

江边一碗水 发表于 2011-3-27 20:36

正反双方的关注点好像比较有意思——成了做科研、申请课题是否“值得”、是否“道德”等等了——估计我归纳的还不是很准确。
我一直认为做科研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本分,否则怎么配叫专业技术人员呢?院感也是专业,院感人员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多多的做科研、申请项目,那是多多益善——评审中的确存在种种问题,但也是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撒。
科研课题申请是科研水平能力的PK,如楼主所言,我们应该,“会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积极参加,而不应甘做看客。

阳光 发表于 2011-3-27 22:27

我的理解是:楼主的观点和这个贴子http://bbs.sific.com.cn/thread-50814-1-1.html“做科学要有点品位,要“慢”得下来”比较贴合,做课题应以内在利益为主导,审慎对待。

江南水韵 发表于 2011-3-27 22:33

认同楼主的观点,这就是中国特色。

漠漠细雨 发表于 2011-3-28 10:28

哈哈,莫名其妙间,我的发言怎么就变成了反方论点,而且还引发了辩论。在我的发言中,科研课题的申报是需谨慎对待的,有何不妥?科研成果最终应具有实用性,有何不妥?科研数据需要真实可信,有何不妥?蓝鱼o-0老师本不需如此激动,还要弄出个什么正方反方,首先,您就误读了我的发言(作为有志于科研者,不应该如此粗心哦,{:1_7:} 开个玩笑)通篇之中,我并未否定搞科研,我只是对一些所谓的科研现象有些反感,还是那句话:申报科研需要谨慎,既然要搞科研,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务实,不要搞出个拍脑袋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太多附和于发明家的典故,就以为“我思故我在”或者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倘若没有任何前提基础就说这种话,那估计可看做是唯心论了。我想,牛顿如果没有前期研究,估计任由苹果把头砸烂了,也未必能研究出万有引力吧。其次,您可别动辄就为那些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说句公道话。通篇之中,我并未“一竿子打全”。我想,真正的科研人员应该是赞同我的发言,正因为有假科研人员的存在才让科研队伍被人指责,肖传国之流被现形应该是真正科研者所乐见的,科研中少一些浮夸也应是其所乐见的,何来得罪只说呢?再三,您发言说“诚然如您所言,感控研究工作开展有难度,经费不足,研究成果遇到与实际问题相背离,只能向实际问题屈服。”这句话,首先我反复浏览我的发言,似乎并未提及此话,应该说,这真真地是“被所言”啦。我对胡老大的课题存有担心,不是因为经费不足,而是担心在研究过程中是否真正落实、最终是否能获得真实可信的数据。其四,关于学术腐败,这个问题就不多谈了,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审核过程中的漏洞。至于您说“如果您有本事,忽悠到课题”,这恰恰是我所不赞同的。不是我在咬文嚼字,科研是严肃的,不是儿戏,作为一个务实的科研人,怎可用“忽悠”二字?最后,引用您所言,“论坛是我们的家,是我们交流,提高,开展工作的场所,适当的学术争论和论题探讨对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茉莉花开 发表于 2011-3-28 16:29

我去年晋升,为了晋升写课题、写论文,我做的课题很简单,就是把干预措施实施临床后的效果是不是有用,是其他同行实践过的内容,我只是验证而已。也许是经常临床督导,感觉还是有效果的!数据也和临床科室做了分享!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其实在结题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专家要点评的,都是外院的专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现在的我还是很困惑,作为基层医院,条件限制,要开展一些质量很高的课题有困难!

蓝鱼o_0 发表于 2011-3-28 16:40

回复 32# 茉莉花开

您的工作开展的非常出色!
将国外的研究成果,放到国内来开展课题研究,本来就是很好的论题。
现在很多基金都给予资助的,比如省自然,省社发和卫生厅项目。
非常理解基层工作的难度,经费问题、资源问题、实验问题,甚至时间分配问题等。
可以申请省基金,预防医学会的基金,方式采取合作的方式和高校合作,这样一来容易做,二来实验也有分担。
不但医院申请课题存在困难,CDC医疗机构等都存在困难,1方面评审专家是高校老师,他们认为医务工作者和事业单位的人不能很好的handle这些。2.高校老师的保护主义,这个圈子还是不容易进去。
哎,这确实是个弊端,现实如此,有时候也很无奈。

toto 发表于 2011-3-28 17:53

回复 17# 蓝鱼o_0


    各有见地,按照自己心中的方向去做吧!

楚楚 发表于 2011-3-28 18:43

回复 31# 漠漠细雨
漠漠细雨会员千万不要“莫名其妙”哦{:1_7:}您的话题引起大伙一番热议,您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呀。在论坛,我觉得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自己的话题有人关注,有人发表见解,甭管是同意,还是反对,甚至是质疑。。。在这种交流中,思想得到交流,认识得到提高,甚至是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就像是遇到了知心朋友一样。。。论坛提倡有意义的讨论,甚至是争论。感谢您与蓝鱼0-O会员二位高手过招,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极大享受{:3_811:}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11-3-28 22:15

这个帖子堪称精彩,跟楚楚管理员的感受一样,这种味道在向丁香园靠近哦。
我们的家园以温馨见长,但是另一面来看就是少了犀利的见解,激烈的讨论与争执,论坛要想走的更远,更加多姿多彩,期待有更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也许丁香园的年轻人更多,那种氛围有一种透彻、张力、蓬勃的感觉,希望咱们的家园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带来鲶鱼效应。

漠漠细雨 发表于 2011-3-29 13:38

回复 35# 楚楚

谢谢楚管鼓励,既然这样,我就适应如此之形式吧{:1_7:}

漠漠细雨 发表于 2011-3-29 13:51

回复 32# 茉莉花开

潮水版主说得好:申报课题和实施课题是一项负责的工程,把课题当作科研能力的锻炼就好理解了!
我对科研的理解是,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在于它多博大精深,而在于做课题的人实实在在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分析。基层研究者就做力所能及的课题。
其实,私心里我更支持23楼zdy010老师的看法,什么时候将医务人员彻底从科研的框框里解脱出来,让真正的研究人员去做研究,各行其是,也许是最好的。

保护神 发表于 2011-3-31 08:10

回复 2# 小雨点儿

老师讲得太好了!

海的女儿 发表于 2011-3-31 08:41

国内的学术腐败确实存在,大部分都是靠拉关系、走后门,现在所谓的课题大多是假大空,真正有实质性意义的课题、论文有多少?同意“什么时候将医务人员彻底从科研的框框里解脱出来,医务人员认真做好临床看好病人,让真正的研究人员去做研究,各行其是”的观点,而不是现在这种因为晋升的原因而去搞什么没有意义的研究和编数据,也许那时候才能真正还考研一片洁净的天空!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辩论:冷眼看课题申报与我国的感控人士更应积极申报课题,您支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