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 发表于 2007-12-28 22:10

评价院感质量——控制漏报率和降低感染率哪个更重要?

在我们的医院质量评价中,有个指标是“漏报率”,评价标准是小于20%,这就意味着医院感染管理到位的医院,漏报率一定是很低的。于是很多认真的专职人员,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大家使出浑身的解数,为的是收集到完美的监测数据。
   我听说香港是不做漏报率调查的,也不要求医生上报!
   请问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如果您是检查医院的专家,是看他们的漏报率还是看感染率?如果您是院长,您更关心哪个数据呢?

绿茵场 发表于 2007-12-28 22:22

原帖由 缭绕 于 2007-12-28 22:10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在我们的医院质量评价中,有个指标是“漏报率”,评价标准是小于20%,这就意味着医院感染管理到位的医院,漏报率一定是很低的。于是很多认真的专职人员,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大家使出浑身的解数,为的是收集到完美的监 ...

首先声名我既不是检查医院的专家,更不是院长,;P
我的略见是:
漏报率可以为增加感染率的数据,能更实际地掌握本院的感染率,但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后者。
了解、掌握漏报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感染率!:)

海燕 发表于 2007-12-31 15:13

同意楼上的观点。:ok

风雨同舟 发表于 2007-12-31 15:52

回复 #1 缭绕 的帖子

近年来,我们接受了许多感染控制的新理念。
经过将近20年的漏报率调查,本底数据已经明朗。
我们的重点应放到目标性监测中。过程监测比结果监测更重要。以达到医院感染的零宽容。
明天就是元旦了,顺祝节日快乐!:haha :haha :haha

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07-12-31 20:10

医院感染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在我们已经收集了许多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因此,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收集各类数据,而是充分利用我们的数据,改善医院感染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感染率的数据更有意义,并且要充分利用感染率的数据改善我们的医疗行为,实施干预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质量持续改进(continous quality improvment ,CQI)

战台风 发表于 2007-12-31 20:34

漏报率往往要到病案室去做回顾性调查,统计一段时间的感染率及漏报率,意义真的不大!浪费时间及人力,但没次检查要有此数据指标,还是要做的.

星火 发表于 2008-1-2 10:26

同意5楼的意见!感染率更重要!!
制定检查标准的是否应调整思路呢?
进行不同医院感染率和控制效果评价应依据感染率,考核医院内部医院感染报告时漏报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感染管理科应从控制感染干预感染出发重视感染率的变化?
目标监测和前瞻性调查比漏报率调查更重要?

safihu 发表于 2008-1-2 12:54

控制漏报也还是应当为了降低感染率服务的。:(

为健康护航 发表于 2008-1-2 16:24

回复 #8 safihu 的帖子

有理!!!!!!!!!!!

thornbird 发表于 2008-1-2 20:33

原帖由 safihu 于 2008-1-2 12:54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控制漏报也还是应当为了降低感染率服务的。:(
应该看是什么科室或者专业的。1)对感染率高而且是外源性感染率高(有侵入性操作影响)的科室应该抓漏报错报,如导管相关感染、SSI的前瞻性监测。因为只有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干预错之才有价值、有体现,也可以提高院感的地位,因为这样临床才会认为你做的工作有价值有帮助。2)对于感染率本身就不高的病种如消化、内分泌或者外科科室除外SSI的感染,即便抓了漏报又怎样?这样的科室标准预防做好,基础的感控措施做好,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每月花大量的时间做回顾性监测,即便抓了漏报错报又反馈了辛辛苦苦做的分析数据,对临床又有什么大的帮助?
所以赞同楼上几位楼主的发言:1)开展有侵入性操作的目标性监测(这些抓漏报错报,但在抓之前要有标准、有指导、有培训);2)不抓回顾性监测的漏报错报,没有意义或实际意义不大。3)希望每年的检查标准中也能体现。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影响政策制定者。

茶语 发表于 2008-1-2 22:02

  如果不做漏报率调查,上级检查起来就没有数据,无法过关,但是对全院出院病人全面回顾性调查耗费的人力太多。
  我是这样做的:暂定几个本院内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如我院是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骨科这5个科室,每周固定一天下科调查,对科室的全科在院病人进行普查,有问题随时询问医生、护士,如果有感染超过48小时尚未报卡的病例,就算是漏报。
  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以抓住重点需要发现医院感染的科室;
  2、可以面对面的与医生、护士交流,在随意的交谈中对他们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宣传,坚持时间长了,这种有实例、近距离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重点科室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理论上应该效果更好一些。
  3、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进行前瞻性调查。
  缺点:不能全面反映医院整体的漏报情况。
不过这都是我的想法,正在试行,效果如何还不能肯定,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请大家给点评点评,多出点主意!

茶语 发表于 2008-1-2 22:06

我觉得很多时候应该这样想:如果不能改变他人,那就改变自已,让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胡杨 发表于 2008-1-3 17:17

回复 #1 缭绕 的帖子

我的意见:
漏报有有意和无意之分。知道不报(有意)是认识问题;不知未报(无意)是水平问题;
漏报率的高低,反映的是科室的整体素质;感染率的高低,反映的是科室的防控水平;
控制漏报率是为了真实反映感染率;降低感染率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前者是手段、是工具,后者是追求,因此“降低感染率”重要!!

fjyxxbz 发表于 2008-1-10 15:09

同意楼上意见,的确如此.不过基层医院做起来好像很难.专职人员能力有限,领导不重视,科室不理解.真的很郁闷.

茉莉花开 发表于 2008-1-10 19:29

同意2楼的观点,过程比结果重要!降低感染率才是感染的重点

青青 发表于 2008-1-16 15:17

肯定是控制感染率重要,这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漏报调查只是一种督促和信息统计的过程,是为控制感染率服务的。

皎洁华秋 发表于 2009-8-6 13:00

新手学习了

学海无涯 发表于 2009-8-6 18:16

论坛高人太多了,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感谢缭版提出这么好的问题,感谢诸多朋友高水平的见解!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09-8-7 11:53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对院感的评价标准只有4个:
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十四)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十七)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十八)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四十三)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已经取消漏报率调查的合格标准。以前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三级医院要求漏报率≤10%。现在一般医疗质量督察也不会去抱一大堆归档病历来查漏报率了,更注重的是现病历的质量检查,才能够真正发现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做好前瞻性监测,把病人住院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控制,才能够真正起到感染控制的目的。现病历没问题了,归档病历还会有问题吗?

larissa 发表于 2009-8-12 09:08

最近正为此事困惑呢,做了大量的工作去查证漏报,还同临床大夫“沟通”的面红耳赤,然而静下来想,临床大夫的一些理由和观点也不是毫无道理,甚至都怀疑自己是否在做一件没意义还浪费别人时间的事,感谢缭绕老师的这个话题,让我能及时的调整工作中一些思路,只想由衷地说一句:有论坛这个家真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评价院感质量——控制漏报率和降低感染率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