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 发表于 2010-1-20 00:01

我开展的是一类切口手术监测中感染病例较少,有必要做一大堆的统计吗?

我于2009年做了一类手术部位感染调查,全年调查下来,感染没有几例,因为一类手术感染率肯定是要低的。在收集资料时我们也收集了围术期用药、是否急诊手术、是否全麻等资料,但最后只做了感染手术的类别,各科室感染率的比较,分析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但是没有几例感染有必要做感染专率及危险因素等的分析吗?做了觉得没有意义,不做又觉得开展手术部位感染调查应该是要做的,如果碰上检查能过关吗?真是矛盾。请大家指教。

腊梅 发表于 2010-1-20 08:31

个人认为对这类手术切口有必要调查?这样做让临床科室如何看待咱们院感科开展的工作?是否浪费时间?
记得我省一次关于目标监测的例会(会外会),不少想开展的单位同仁均挤进去参加听已开展者的汇报,结果一位专家汇报后也是讲感染率很低,有一位未开展的老师提问:请问哪位已开展的专家能告诉我们,你们单位的手术病人是合理用药了?结果————无果

星火 发表于 2010-1-20 08:52

回复 1# 忘忧草


    遇到类似情况,统计学意义有多大?
一项工作要做,也促进了外科的感控。{:5_647:}
咨询制定该规范的专家,以后是否改进?

chaichai 发表于 2010-1-20 09:08

我觉得这个调查还是有意义的,手术部位的调查要先从抓效果明显的开始,一类切口开始做基础,再开展两类、三类切开调查。

604001322 发表于 2010-1-20 09:27

我们今年也打算做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白金 发表于 2010-1-20 09:47

是全市统一做还是各医院各做各的

碧水青天 发表于 2010-1-20 10:17

我觉得这项工作开展,对手术后切口感染率高的医疗单位有意义,各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做。毕竟我们医院感染部门的人力是有限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QZ 发表于 2010-1-20 10:19

我们医院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很低,但是目标性监测还是要开展的。准备做腔镜手术感染的目标性感染监测。

阳光 发表于 2010-1-20 10:22

有同样的困惑,收集的内容是不少,可感染病历少,对于危险因素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分析了。只好先接着做下去,重点放在一步步地规范感控措施上。

青霉素 发表于 2010-1-20 11:01

一类切口感染率低是好事,对于发生的那些感染可以避免吗?如果找到减少感染的方法,监测有意义。如果多是必然,而且感染率在: 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7%、8%和10%;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分别低于1%、 0.5%和0.5%。

有没有必要监测可以商榷。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0-1-20 13:53

不知道忘忧草老师的一类切口监测是如何开展的,你们做术后出院的回访了吗?从我们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来看,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并不低,而且主要的感染都是来自于出院后的随访,我也在做监测时查阅了一些外文文献,结果应该说是和他们一致的。术后随访发生的感染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36.13%,其中Ⅰ、Ⅱ类手术切口类型,占随访感染的87.50%;

忘忧草 发表于 2010-1-20 21:15

回复 11# jsxzmyp

09年没有做到术后随防,由于人力有限,但今年计划再做一年,对手术种类进行了筛选,对监测的病人进行术后随防,无植入物的在1月左右进行随访,看看感染情况再说。也许更有意义。至少外科医生听说我们在“调查”,他们有些感染控制意识。
09年的几例感染有病人个体因素,如闭合性软组织挫伤严重、另外也有医源性因素,如手术部位在关节处引流不充分、1例病人血糖很高就手术了。但是由于量少,单个分析就了了。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0-1-20 21:20

回复 12# 忘忧草

从我们做的经验来看,回访确实很重要,但是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回访的质量控制问题,因为不是每个病人都会再回到你的医院来复诊的,感染的诊断标准一定要严格掌握。

忘忧草 发表于 2010-1-20 21:32

谢谢提醒,的确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尽力劝说病人来我院复诊。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0-1-23 18:00

劝说病人都回到你们医院是有一定难度的,你应该除了病房,对于去门诊换药室换药的患者也要重点关注,有的病人会回病房去找医生,有的可能就直接在门诊换药室治疗了,还有的就会嫌麻烦,直接到附近的社区医疗中心就诊,这部分病人的感染诊断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仅供参考

初学者11 发表于 2010-1-26 14:33

我们医院切口感染率是很低,但抗菌素术后使用时间为4-5天,临床医生说,当然要用这么长时间了了,否则出了事谁负责。我觉得现在控制措施很多,但真正实现很少,领导觉得上面来检查,公关一下就好了,没必要这么认真。所以院感工作越来越难做了。

老土 发表于 2010-1-26 14:55

切口感染可能会涉及到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病人切口都是愈合良好,先出院后到门诊换药室换药,所以做起来麻烦,抗菌药物的使用,医生说,感染了谁负责啊,给病人省钱,病人不会感谢,感染了就麻烦了,可见,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

云淡风轻9 发表于 2012-1-13 23:03

我院是二级医院,感染率没上过3,咨询过相关专家,说是如果这样那就是漏报率高,经过半年的漏报率调查,也没几例漏报的,清洁手术切口感染几乎没有,在规范用药上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一头雾水。

icchina 发表于 2012-1-13 23:12

云淡风轻9 发表于 2012-1-13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院是二级医院,感染率没上过3,咨询过相关专家,说是如果这样那就是漏报率高,经过半年的漏报率调查,也没 ...

今天上午听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介绍,他们颅脑手术,SSI发生率,约4.5%。这是全国最有名的脑外科呀!

忘忧草 发表于 2012-1-18 08:49

感谢胡教授的关注,我觉得可能基层医院开展的一类手术有以下特点: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开展的手术级别低,中小手术多,没有难度高的手术;手术时间短,即使脑科手术超过4小时的也很少,所以感染率可能会较低。大医院的情况则不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开展的是一类切口手术监测中感染病例较少,有必要做一大堆的统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