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9-8-25 19:05

口头报告丨主动监测防控新生儿MRSA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来源: SIFIC感染科普笔记发布人:王小虾
讲者丨黄辉萍(口头报告)整理丨刘安云(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责编丨王玉兰/倪明珠来源丨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

编者按: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医院和社区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菌,在临床广泛使用甲氧西林的情况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日渐严重,已经超过了SA感染中的50%,是医院感染中的主要病原菌。新生儿是SA和MRSA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MRSA感染,新生儿的原有病情变得更为严重,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更适宜MRSA定植和感染,如何有效控制NICU新生儿MRSA院内感染发生率? 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上,请听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黄辉萍主任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7395414686.jpg一、研究背景


[*]MRSA几乎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MRSA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菌血症等全身化脓性感染。
[*]MRSA感染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MRSA可广泛存在周围环境中,并传播给儿童,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


二、研究目的
分析主动监测等干预措施防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MRSA院内感染发生状况的效果。

三、研究对象

[*]时间: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11277例新生儿患者。
[*]内容:住院期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定植情况。
[*]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5305例)。
[*]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5972例)。


四、研究方法
(一)检验及菌种鉴定方法:

[*]菌种鉴定: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进行分离鉴别。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自动化仪器法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鉴定(参照CLSI2011年推荐的进行检测)。
(二)监测标准及诊断:
[*]MRSA:根据MRSA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更新版》规定进行鉴别,对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浓度为2μg / ml的苯唑西林进行抑菌培养,若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μg/ml的苯唑西林中仍能生长,则判定为MRSA。
[*]HAI:根据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MRSA是否为医院感染进行诊断。


五、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

[*]标准预防:对经外院转入及母亲有感染诊断的新生儿先采取接触隔离,送病原学检测。
[*]24小时内开具“接触隔离医嘱”。
[*]接触隔离措施:按病原菌种类隔离,床头悬挂快速手消毒夜;在隔离病房门口、婴儿床头悬挂蓝色接触隔离标识,患儿病历夹上贴“MRSA”标识,腕带上别黄色小纽扣标识为有传染性。

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8123911481.jpg

[*]感控专职人员到每一例MRSA患儿床边现场查看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专床专用。增加物表擦拭消毒的频次,实施班班擦拭消毒由责任护士用消毒湿巾完成。
[*]开展MRSA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及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感控护士自查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感控专职人员每周督查。医生漏开隔离医嘱、护士未落实隔离措施均与质控考核挂钩,并每月通过OA网通报批评。


六、评价指标

MRSA检出率、MRSA感染/定植隔离依从性、MASA社区感染例次率、MRSA感染发生率、MRSA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手卫生依从率。

七、研究结果


[*]MRSA感染基本情况及部位分布:
[*]2014年—2017年NICU住院患儿期间数为1127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42株,年龄最小1天,最大29天,平均年龄17.71±7.96天。
[*]34株MRSA,干预前后院内、社区MRSA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皮肤软组织(含2例脐炎)、胃肠道感染、菌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表1   MRSA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8739525084.png

[*]10株院内感染菌株的感染部位分别为:6例下呼吸道、2例皮肤软组织、1例菌血症、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表2   MRSA发生率和检出率比较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8797304472.png
MRSA发生率从综合干预前的0.49%下降至干预后的0.13%(P=0.001),检出率从19.40%下降至干预后的11.94%(P=0.008)。 表3   MRSA隔离率比较
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8855083860.png主动监测干预后MRSA隔离措施依从率明显提高,从61.54%上升至100%,差异显著(c2=5.03,P=0.025)。 表4    新生儿病房手卫生依从率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8948664579.png
注:干预前(2014—2015年)手卫生依从率为90.07%,干预后(2016—2017年)手卫生依从率显著升高至93.23%(c2=4.00,P=0.045)。 表5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率及MRSA感染类型比较https://www.sific.com.cn/Scripts/ueditor/asp/upload/image/20190526/15588699018446501.png

[*]医院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87%降至干预后的1.71%(P=0.524)。
[*]MRSA医院感染率从干预前的0.17%降至干预后的0.017%,降低了10倍(P=0.006)。
[*]社区感染率从干预前的0.28%降至干预后的0.13%(P=0.079)。


八、研究结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hbOcgUfdXu1FxwQrv7wuttJDhCM0PMgUzqYtUtj67bdH83VUG5lL5JQ0k2T35WCqibE9E297IO4zuIPhrnwaY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感 悟
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具有多重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的MRSA则更为复杂,并已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新生儿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其自身的易感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屏障保护功能低下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黄辉萍主任通过主动监测、标准预防、手卫生依从性、督导落实隔离措施等综合干预措施,在防控NICU新生儿MRSA院内感染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开展新生儿多重耐菌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星火 发表于 2019-8-26 08:38

学习参考

guangzhouanan 发表于 2019-8-26 08:52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旺姆啦 发表于 2019-8-26 09:42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ynosmile 发表于 2019-8-26 10:19

                        MRSA多关注,减少传播,谢谢分享!

nuanuaniao 发表于 2019-8-26 10:28

感谢老师分享{:1_16:}{:1_16:}{:1_16:},辛苦整理!

张瑞www 发表于 2020-3-5 14:17

感谢老师分享,下载学习了

zhouchan 发表于 2020-6-3 16:56

感谢分享,受教了,谢谢!

谢玉兰 发表于 2023-8-3 15:49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满意 发表于 2023-9-8 12:49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李群 发表于 2024-1-24 10:40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clx! 发表于 2024-2-18 08:15

学习了,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头报告丨主动监测防控新生儿MRSA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