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儿科的血培养可以从留置针里抽吗
请问一下各位老师,我们医院儿科血培养是在给患者打上留置针以后从留置针里面抽取的,这样可以吗 不可以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12.1.1 采血部位及皮肤消毒程序:采集外周静脉血,不建议采用动脉血或通过血管内导管采血。只有在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可以分别通过导管和外周静脉采取相同量的血标本,同时送细菌室进行培养。多次血培养阴性,仍发热不退或全身感染症状明显但不能明确感染来源时,可考虑采取骨髓标本。通常首先采用70%异丙醇或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待干后,用碘液或碘伏(或2%氯己定异丙醇液)由内至外擦拭,待其完全干后,再用70%乙醇脱碘。严格执行此三步消毒后,可行静脉穿刺采血。对碘过敏的患者或儿童,采用70%异丙醇或乙醇消毒60秒,待穿刺部位乙醇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骨髓采集由临床医生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
12.1.2 血培养瓶消毒:在采血之前,用70%乙醇消毒血培养橡皮塞并干燥,然后将采集的血液或骨髓注入瓶内,并轻轻摇匀,以防凝固。
12.1.3 采血量: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10为宜。对于成人患者或体重在40kg以上者,通常按每个部位采集15~20ml血液,2个部位共采集30~40ml血液,2个部位的最低总采血量不能少于20~30ml。对于新生儿及1岁以下体重低于4kg的儿童患者,一次抽血0.5~1.5ml;对于1~6岁儿童,按每年龄增加1岁,增加1ml计算采血量,如3岁儿童,2个部位共采血3ml,每个部位各采血1.5ml。对于体重在15~40kg的儿童,共采血10~20ml,每个部位采集5~10ml。
12.1.4 血培养份数和采血时间
12.1.4.1 患者在采集血液标本时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若已用药而又不能停药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
12.1.4.2 对怀疑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套(不同部位,如左、右上肢各采一套)血培养标本。
12.1.4.3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如左、右上肢各采一次)血培养标本。
12.1.4.4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培养或一套血培养。多次采血不应在同一部位进行,应更换部位。对于间歇性寒颤或发热应在寒颤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小时采集血液。
12.1.4.5 对于某些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的建议:
a) 急性发热怀疑菌血症者,应尽量在抗菌药使用之前,在10分钟内于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标本,每一套血标本接种需氧和厌氧培养瓶各一个。
b) 对于非急性感染,怀疑有菌血症者,应在24h内于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标本,每次采血的间隔不应小于3h,并应于抗菌给药前或两次用药间隔期间采血。
c)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1~2小时内采集3套血标本,并尽量在使用抗菌药前采血;如果24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3套以上的血标本。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套,可选用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瓶。
d)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小时内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2或3套,每次间隔大于1h;如果24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2或3套以上的血标本进行培养。
e) 不明原因发热,可在24小时内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2或3套,每次间隔大于1h;如果24~48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2或3套以上的血标本。
f)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改变血培养条件和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
g)儿童菌血症患者在24小时只需要采一次血标本进行培养,需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消毒,以区别感染菌和污染菌。由于儿童厌氧菌菌血症罕见,常规血培养不做厌氧培养。
12.1.5 注意事项
12.1.5.1 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保存,有条件最好置35~37℃孵箱中,切勿冷藏。
12.1.5.2 申请单上应注明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采血部位(如静脉、导管)。
医院制定的,供参考.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说一个跟前面两位老师不同的观点。可以。但是要刚打进去的留置针,留置针是无菌状态,而不是已经留置一段时间的,被污染的状态。(只是个人观点,没有参考相关标准规范,不一定对,欢迎老师们提出批评指正) 冯国录 发表于 2019-1-15 12:25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说一个跟前面两位老师不同的观点。可以。但是要刚打进去的留置针,留置针是无菌状态,而 ...
当然,前提是采的血是外周血。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9-1-15 11:20
不可以
老师是怎么做到三个字就可以回复的。我打三个字的时候显示不满20个字符不能回复。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不可以,这样影响结果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 ynosmile 发表于 2019-01-15 11:51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2.1.1 采血部位及皮肤消毒程序:采集外周静脉血,不建议采用动脉血或通过血管内导管采血。只有在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可以分别通过导管和外周静脉采取相同量的血标本,同时送细菌室进行培养。多次血培养阴性,仍发热不退或全身感染症状明显但不能明确感染来源时,可考虑采取骨髓标本。通常首先采用70%异丙醇或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待干后,用碘液或碘伏(或2%氯己定异丙醇液)由内至外擦拭,待其完全干后,再用70%乙醇脱碘。严格执行此三步消毒后,可行静脉穿刺采血。对碘过敏的患者或儿童,采用70%异丙醇或乙醇消毒60秒,待穿刺部位乙醇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骨髓采集由临床医生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
12.1.2 血培养瓶消毒:在采血之前,用70%乙醇消毒血培养橡皮塞并干燥,然后将采集的血液或骨髓注入瓶内,并轻轻摇匀,以防凝固。
12.1.3 采血量: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10为宜。对于成人患者或体重在40kg以上者,通常按每个部位采集15~20ml血液,2个部位共采集30~40ml血液,2个部位的最低总采血量不能少于20~30ml。对于新生儿及1岁以下体重低于4kg的儿童患者,一次抽血0.5~1.5ml;对于1~6岁儿童,按每年龄增加1岁,增加1ml计算采血量,如3岁儿童,2个部位共采血3ml,每个部位各采血1.5ml。对于体重在15~40kg的儿童,共采血10~20ml,每个部位采集5~10ml。
12.1.4 血培养份数和采血时间
12.1.4.1 患者在采集血液标本时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若已用药而又不能停药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
12.1.4.2 对怀疑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套(不同部位,如左、右上肢各采一套)血培养标本。
12.1.4.3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如左、右上肢各采一次)血培养标本。
12.1.4.4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培养或一套血培养。多次采血不应在同一部位进行,应更换部位。对于间歇性寒颤或发热应在寒颤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小时采集血液。
12.1.4.5 对于某些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的建议:
a) 急性发热怀疑菌血症者,应尽量在抗菌药使用之前,在10分钟内于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标本,每一套血标本接种需氧和厌氧培养瓶各一个。
b) 对于非急性感染,怀疑有菌血症者,应在24h内于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标本,每次采血的间隔不应小于3h,并应于抗菌给药前或两次用药间隔期间采血。
c)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1~2小时内采集3套血标本,并尽量在使用抗菌药前采血;如果24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3套以上的血标本。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套,可选用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瓶。
d)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小时内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2或3套,每次间隔大于1h;如果24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2或3套以上的血标本进行培养。
e) 不明原因发热,可在24小时内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2或3套,每次间隔大于1h;如果24~48小时培养阴性,可再采集2或3套以上的血标本。
f)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改变血培养条件和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
g)儿童菌血症患者在24小时只需要采一次血标本进行培养,需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消毒,以区别感染菌和污染菌。由于儿童厌氧菌菌血症罕见,常规血培养不做厌氧培养。
12.1.5 注意事项
12.1.5.1 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保存,有条件最好置35~37℃孵箱中,切勿冷藏。
12.1.5.2 申请单上应注明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采血部位(如静脉、导管)。
医院制定的,供参考.
我们也是沟通了很多次,小孩的血比较难抽,都喜欢从留置针里面抽血。 冯国录 发表于 2019-01-15 12:25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说一个跟前面两位老师不同的观点。可以。但是要刚打进去的留置针,留置针是无菌状态,而不是已经留置一段时间的,被污染的状态。(只是个人观点,没有参考相关标准规范,不一定对,欢迎老师们提出批评指正)
谢谢,是采的外周血,留置了一段时间的留置针不只是污染,应该还会受抗生素的影响吧,我们也是沟通了很长时间,沟通没有效果, A.Zy 发表于 2019-01-15 14:30
谢谢,是采的外周血,留置了一段时间的留置针不只是污染,应该还会受抗生素的影响吧,我们也是沟通了很长时间,沟通没有效果,
嗯嗯,您说的对,只要留置了一段时间,肯定会有各种影响因素。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下载学习知识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1_1:} 刚留置的留置针,没注过药的,留取静脉血标本应该是可以的。 学习,感谢老师分享。 路过学习,感谢老师!!!!!!!!!!!!!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页:
[1]
2